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美国在二战期间共建造了113艘护航航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卡萨布兰卡”级(Casablanca),达到50艘,成为有史以来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航母。  相似文献   

2.
印度海军是南亚次大陆最为强大的海军,也是亚洲重要的海军力量之一。进入新世纪后,为了实现其称霸南亚、争当世界军事强国和一流大国的目标,印度不断投入巨资加强军队建设,其中又以增强海军作战能力为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印度海军部队主要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和海军特种部队组成,其指挥层次主要分4级,即海军司令部、地区海军司令部、舰队或基地和舰艇中队或海军航空兵中队。地区海军司令部是地区性海军作战指挥机构,下辖舰队、海军基地、海军站、海军航空兵中队等。舰队是海军部队的最高建制单位。航母和大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是用来争夺海上制空权、为攻击机护航并保护出海作战的我水面舰艇空中安全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已经装备有歼-8系列战斗机和新型远程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海军航空兵现役歼-7系列战斗机仍然是现有装备中的主力机型。如何在实战中充分发挥歼-7战斗机的作用,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船电技术》2010,(1):63-63
据StrategyPage2009年9月4日报道日本正计划建造更大的航母,长248米,满载排水量25000吨。二战后,日本宪法禁止海军拥有航母,然而,日本已经建造了两艘“直升机驱逐舰”,和航母非常相似。这样看来,拥有一艘“直升机巡洋舰”也不会引起宪法太大的反对。  相似文献   

5.
刘琨 《航海》1993,(4):13-14
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领风骚,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威风凛凛的战列舰贬入冷宫。二战以来,在人们关于海军和海战的议论中,航母是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对航母的兴趣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据印度国家新闻报2009年2月22日报道,虽然印度海军从俄罗斯采购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费用可能严重超支,进度也可能延迟,但印度海军航空兵在俄罗斯接受“米格-29”舰载机的训练并没有受到影响。当这艘航母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服役之时,这些舰载机飞行员将到航母上值勤。  相似文献   

7.
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威力的作战舰艇。由于其技术复杂、研制和使用费用高昂,所以到目前也只有少数国家拥有,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是30000吨以下的轻型航空母舰。在拥有航母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具备研制性能最为强大的重型航母的经济及技术实力,而像英国等传统海军强国二战后已逐步放弃了大甲板航母,而将轻型航母作为发展的重点,其它中小国家在发展航母的问题上更是放弃了重型及中型航母的研制。而比较强调独立自主的俄罗斯和法国则既没有研制技术较为简单、作战能力较弱的轻型航母,  相似文献   

8.
人民海军初创之时,所拥有的具有反潜能力的舰艇仅为少数起义的和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日、美护航驱逐舰和护卫舰,这些舰艇虽然在二战期间都是主力反潜护航舰种,但在进入中国后,声呐大多已被拆除,舰上的深弹也无法补充。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海军的反潜兵力主要足由猎潜艇组成的近海反潜力量。  相似文献   

9.
航空母舰(以下简称航母)自二战中取代战列舰而成为海空新霸主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最具威力的海空作战力量。美、英、法等西方国家无不将其作为发展重点,甚至一些中小国家也开始拥有了航母。美国作为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超级大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与苏联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事对抗,航母更是其海军力量的核心。美国在航母的研制及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目前,美国海军共拥有11艘80000吨以上的重型航母,其中10艘为核动力航母,这些海上巨兽已成为美国推行其全球霸权主义、对外作战、进行武力威胁、干涉及显示力量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水手 《航海》2001,(5):40-41
综合外电报道,7月17日,意大利海军正在建造的新航空母舰的龙骨在拉斯佩齐亚市的泛安科纳造船厂建造完毕。这将是意大利海军除“约瑟夫·加里波第”号轻型航空母舰外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也将是意大利自二战以来建造的最大一艘航母。这艘预计耗资8.54亿美元的航母有望在2008年开始服役。意大利称,建造新的轻型航空母舰的目的是代替2002年退役的“维内托”号直升机巡洋舰,但其投送能力和战斗力都将远远超过后者,并将使意大利借此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其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歼轰7的攻击     
海军航空兵突防作战,是当代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海军航空兵的空中突防作战,不仅能有效地打击敌空中及海面目标,而且还可以打击敌沿岸及岸上纵深目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武器的广泛应用,现代海上作战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海军航空兵虽然是一支岸基航空兵,但同样担负了对远海目标的作战使命。近年来装备的机关报型歼轰-7战斗轰炸机,使中国海军攻击力量迅速增长,成为远东最强大的海军航空兵。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现时的空中作战力量是由空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共同组成的。美国空军早在从属于陆军航空队时期。就和美国海军有着各自独立的飞机型号和装备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主力飞机装备与海军舰载机截然不同,而美国海军的作战飞机也很难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认可.但美海军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却在二战前期被美国陆军航空队所接受.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舰载机战斗是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防空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载机防空作战主要作战对象是突袭我航母编队的敌方航空兵,作战目的是在敌方航空兵对我航母编队发射舰空导弹前进行至少一次抗击。基于兰彻斯特方程对空战过程进行仿真,并针对不同作战样式建立对应数学模型。通过对战斗结果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航空兵作战结局同航母编队预警距离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阵位配置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军航空兵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相继组建,结束了中国长期有海无防的历史。1952年9月6日,作为人民海军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成立。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重要的海空作战力量,并在与美蒋海空军的作战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面貌一新的海军航空兵已具备了远程巡逻、反舰、制空、电子战及空中加油等现代作战能力,时刻保卫着我国领海领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军的发展是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又是海军装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航母为平台的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受到最大的关注。国内外对中国航空母舰和舰载机发展的热情已经持续很久,近几年已经多次出现中国海军发展舰栽机的消息,"航母上船台"和"歼-10上舰"已经被证明是假消息,但网络上新近出现的疑似苏-33的飞机图片和影象资料,又一次将中国海军舰载机的话题推向了热潮。这次关于中国海军舰载机的话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在这次热潮中不但苏-3 3的问题被提及,而且昙花一现的苏-33UB也被多次提到,甚至有的分析文章将苏-33UB说成是为中国研制的,由此还论证出中国海军应该采用苏-33UB的设计思想等话题。  相似文献   

16.
海军航空兵是一支主要担负海上作战的空中作战力量,组成上与空军航空兵较为类似,通常由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反潜航空兵部队和执行预警、电子对抗、空中加油、运输、救护等保障任务的部队组成,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是海洋战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力量,也是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民海军初创之时,所拥有的具有反潜能力的舰艇仅为少数起义的和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日、美护航驱逐舰和护卫舰,这些舰艇虽然在二战期间都是主力反潜护航舰种,但在进入中国后,声呐大多已被拆除,舰上的深弹也无法补充。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海军的反潜兵力主要是由猎潜艇组成的近海反潜力量。■小艇深弹时代在苏联五十年代的援助计划中,猎潜艇是海军“空、潜、快”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直接购买了数艘苏制04型猎潜艇之后,1959年,根据苏联提供的6641猎潜艇图纸和部分关键设备,我国开始自行建造037型猎潜艇。037基本型的主要性能为:标准排…  相似文献   

18.
苏红宇 《船艇》2003,(1):20-24
美国海军自二战中途岛海战后,确立了以航空母舰作为海军主力的舰队建设方针,并在之后的50余年始终未变。虽然在这期间出现多种“创新”思路,但他们或昙花一现,或无疾而终,或沦为航母编队的附庸;而美国在面临战略调整、经费缩减、新型航母造价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6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狂风”战斗机的移交,战后德国海军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兵部队——第2海军航空兵联队(MFG-2)也同时宣告解散。谨以此文,回顾这支部队的主要发展历程和一些重要事件,作为其永久的留念。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启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1月6日,我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海域,正式开始护航行动,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晋河”、“哈尼河”两轮与“河北翱翔”轮、“观音”轮共计四艘商船接受了首次护航。此次我国海军舰艇编队护航由亚丁湾东部海域护送四艘商船至曼德海峡入口处,全程550海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