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2000,(1):48-48
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1.6亿t,汽油产量3741.3万t,85.5%的汽油为汽车所用;柴油产量6302.7万t,随着部分中、轻型汽车柴油化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东风柴油车以及五十铃N系列柴油车比例的增大,汽车柴油消耗量逐年增加,1999年柴油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上升到29.6%,柴油货车产量为汽油货车产量的1.58倍。1999年汽车柴油消耗量为1285.7万t,占柴油产量的20.4%。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柴油车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中的比例上增加的趋势,分析了柴油车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柴油燃料本身的组份变化对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8年6月,美国、欧洲及日本汽车工业会提出了世界范围的汽油和柴油标准(《世界燃油规范》),该标准将汽油、柴油分为3类,第1类主要考虑汽车/发动机基本性能,适用于对汽车排放没有或极少要求的国家和地区;第2类适用于有严格排放要求的国家和地区,如实施欧洲Ⅰ或Ⅱ法规及美国 Tier 0、1号、Ⅰ法规;第3类适用于对  相似文献   

4.
梁丹 《汽车与配件》2014,(31):35-37
<正>虽然使用柴油比汽油要节油且减排,但国内目前普及柴油轿车的环境仍不成熟,机制不完善,中国轿车柴油化比率要想达到欧洲国家水平,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根据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柴油乘用车的产量在7.24万吨,仅占全国乘用车产量的0.4%,而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该比例在50%以上,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轿车  相似文献   

5.
《重发科技》2004,(3):4
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KAM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柴油汽车正时时刻刻在渗透韩国轿车市场。据统计数据,2003年韩国登记的1324027辆汽车中有659079辆是柴油车(49.8%),比2000年增长了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在今天的国际汽车市场上,柴油轿车发展迅猛,甚至有取代汽油轿车之势。在西欧的汽车市场上,1999年柴油轿车的比例平均达到28.3%。最高的是奥地利,竞高达57.4%;而比利时、西班牙、法国等国家也均在40%以上。虽然柴油发动机在70年代才由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首次安装在轿车上,但现在已经变得炙手可热。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家用轿车和出租车,而且开始装备豪华车。目前车用柴油机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排放努力向零点发展,二是保持了可观的经济性。这也正是柴油车日益受到市场青睐的原因。由于人们对汽油车的排放问题重视较早,技术发展也快,现在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排污技术。而对柴油车排放技术的研究却整整晚了10年,所以发展得差一些。但近20年来,随着中冷增压、缸内直喷、共轨等技术的应用,国外柴油机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飞跃式发展,不仅升功率(发动机每升排量发出的功率)高,强化程度高,而且实现了小排量高速直喷化,碳烟颗粒排放正在逐步减少,排污技术日渐成熟。再加上柴油机热效率高,具备比汽油机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在全球能源日渐紧张的今天,当然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了。下面我们列举10款最省油的柴油车,注重节能与环保不仅是各国政府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也是各汽车生产厂家不懈努力的追求之一。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柴油车的世纪”,这是国际汽车界早已形成的共识。顺应这个技术潮流,我国柴油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不断上升,到2000年几近“三分天下有其一”了。然而,柴油车的命运却不佳。……  相似文献   

8.
《汽车实用技术》2012,(4):17-17
原油产量基本稳定,进口保持增长。据行业快报统计(下同),一季度生产原油5003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原油6655万吨,增长3.4%。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较快增长。一季度,原油加工量10491万吨,同比增长2.2%。成品油产量6438万吨,增长4.4%,其中汽油1999万吨、柴油3938万吨,分别增长6.2%和2.1%。  相似文献   

9.
《汽车杂志》2004,(8):80-85
试车之前,我跟广州锦龙的张总聊了一下,问及大众在中国销售A6柴油版的决定,他很诚恳地告诉我,他们只是希望能给客户更多的选择,TDI技术是德国大众的强项,除了这款V6高端柴油轿车,一汽大众已将高尔夫列入柴油车计划。虽然中国柴油轿车无论从意识还是市场发展都比较滞后,但柴油车在国外,尤其欧洲一直很受推崇,在汽油油价高企的今天,他们相信会有精明的汽车消费者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统计,1999年,我国柴油 车的产量达到542082辆,占全年汽车总产量的29.6%。 随着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柴油发动机及 柴油车的产量持续增长。其中,大客车产量保持稳定,柴 油货车的产量迅猛增长。1995年,我国柴油货车的产量为 260600辆,到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462811辆, 市场占有率为61%,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从比例上看, 重型货车,也就是那些载重量在8t和8t以上的货车所占 份额最大,并将保持最强劲的增长势头。以一汽公司为 例,从1997年以来,其9t和10t货车的产量每年均比前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汽车的问世,汽车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和生活工具,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世界汽车产量约为5577万辆,就我国而言,2002年的汽车产量也超过了300万辆。作为汽车的能源目前仍主要依赖于石油产品(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根据专家预测,按照目前的石油开采量,  相似文献   

12.
黄为民 《时代汽车》2005,(12):77-78
前不久,一个由汽车企业、媒体共同倡导、主办,旨在为乘用车柴油化鼓与呼的“新柴油主义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专家、代表一致认为,柴油化是当前减少汽车能源消耗最快捷、有效的解决办法,呼吁各方为柴油车的推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汽车用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二者都是从天然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其质量能否达到国家车用燃油的标准以及能否正确的使用,对汽车影响非常大。下面简要介绍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以下简称汽油、柴油)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在社会汽车保有量中,柴油车比例不断扩大。根据对本地的初步调查,岳阳市所辖六县一市范围内,已有各种柴油车1600多辆,约占车数的20%。而柴油车中,495Q型又占绝大多数。农村运输专业户的柴油车为数更多。这种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这与当前汽油十分紧缺,柴油比汽油好买,且价格比汽油低,经济性能好有关。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04,(7):86-87
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哪个更有益于环保,一份来自美国的报告认定汽油发动机是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使各个汽车工业评论家大为震惊。今年早些时候,UCS(Unl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科学家关注联盟)发表的文章the Diesel Dilemma(柴油进迟两难),对欧洲人有关柴油是上上之选的观点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16.
国际燃油价格上涨,导致我国燃油今年已第三次调高价格,柴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排放(包括CO2)等优于汽油机。由于柴油汽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原先认为柴油车冒黑烟、振动大、噪声大的缺点已不复存在,柴油车性能已可与汽油车相媲美。节能、安全、排放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主要课题,柴油汽车就具备了节能和排放的优势,但我国就有北京、兰州、厦门等很多城市都对柴油汽车实施限制政策。从去年开始,一汽一大众推出捷达SDI、宝来TDI、奥迪A6TDI柴油轿车,其中宝来TDI、奥迪A6TDI已达到欧|||排放标准,但仍受到北京等城市的限制。为此,本刊将陆续发表文章为柴油车呼吁,希望能为柴油车推广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晓青 《汽车与配件》2001,(53):26-27
柴油汽车走俏市场 近年来,汽车市场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柴油汽车卖得火爆,主要集中在一些著名的品牌上,这些品牌出现了持币待购的可喜现象,从而带动了柴油机及相关产业的高速增长。柴油汽车产销量直线上升,尤其是轻型和重型柴油车市场异军突起。 轻型柴油车品种质量优化,科技含量高。产品突出“小、巧、精、美”的设计理念,整车结构紧凑合理,经济实用;柴油机由直喷式普遍代替了涡流式,并开始采用增压和增压中冷  相似文献   

18.
姚励 《时代汽车》2011,(1):80-81
"先进的柴油轿车,与同排量的汽油机相比,节油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颗粒物排放几近相同,而动力却提升30~50%,在环保标准苛刻的欧洲,清洁柴油轿车已经占据了50%的销量,而我国柴油轿车占轿车比却不足1%!""至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其中乘用车占75%,如果当年柴油乘用车能够占据乘用车销量的30%,按柴油车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车辆排放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改善燃油质量和减轻空气污染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尽管有许多燃料可以替代汽油和柴油,但在未来几年内,这两种燃料仍然是汽车所需的主要燃料。由于车辆燃料的质量基本决定了尾气排放质量,因此,许多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汽车燃料。  相似文献   

20.
《汽车情报》2007,(2):12-13
不断攀升的燃油价格促进了汽车柴油化的进程,原来以汽油机为主要动力的轻型客车,2006年上半年第一次出现了柴油车销量超过汽油车的现象,这个趋势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