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愿天佑美国航母!”这是俄罗斯海军军官经常说起的一句话,而能够说出这句话的底气便是拥有像“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原称“基洛夫”级)和“莫斯科”级(原称“光荣”级)导弹巡洋舰这样的“航母杀手”。“乌克兰”号导弹巡洋舰是尚未完工的苏联海军“莫斯科”级巡洋舰的第4艘,乌克兰政府早在4年前就宣布出售这艘巡洋舰,且把最可能的买家锁定为中国。然而,为全面封堵中国外购武器装备的渠道,美国政府和军方近一段时间以来不仅向乌克兰政府施压,力图阻止其向中国出售“乌克兰”号,而且积极与乌克兰方面进行磋商,准备以“适当价格”抢购走这艘巡洋舰。如果中国真的有意购买“乌克兰”号,那么它对于中国海军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在目前美国刻意搅乱局势的情况下,“乌克兰”号巡洋舰最终又将花落谁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不断有传言说中国大陆希望购买乌克兰制造的“光荣”级巡洋舰“乌克兰”号.而乌克兰也有意向中国出售。据外电报道,这艘几经波折的巡洋舰可能在2006年交付中国,进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无独有偶,中国台湾海军也有意购买美国退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据报道.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首舰“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已干2004年9月30日退役,另4艘也将在2006年左右陆续退役.台湾有兴趣接手这批即将淘汰的“宙斯臂”舰。那么.这两种冷战产物谁更厉害呢?本文不妨简要地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3.
“特拉克斯顿”号是美国战后继“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企业”号舨母和“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之后的第4艘核动力水面舰艇,也是美国建造的第3级核动力巡洋舰。作为昔日美国航母的主力“保镖”之一,“特拉克斯顿”号核动力巡洋舰的技术性能和作战能力自然不可小觑。但是斗转星移,岁月无情,该舰终因“人老珠黄”而被美国海军抛弃了。  相似文献   

4.
核动力巡洋舰(CGN)在美国海军中消失了10余年后即将卷土重来,美国海军眼下已经着手研制新一代导弹巡洋舰CG(X),其中一个备选设计方案就是满载排水量达到2.5万吨,使用核动力推进装置和装备海基拦截导弹的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CGN(X),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早建造和使用核动力巡洋舰的国家,先后建成服役了5级共9艘核动力巡洋舰,但这些曾经叱咤大洋的水面“核巨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便陆续退出现役,到90年代末已彻底从美国海军中消失了,目前世界上仅有俄罗斯海军还留有2艘“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原称“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美国海军的CGN(X)建成服役后,不仅用于替换现役“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常规动力巡洋舰,而且将成为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骨干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巡洋舰是一种装备有导弹、鱼雷、火炮和直升机等武器装备、具有多种作战能力、适于在远洋作战的战斗力强大的大型水面舰艇。目前,在水面舰艇大家庭中,巡洋舰仅次于航空母舰位列第二,是奉行远洋作战的大国海军力量的象征。在当代水面舰艇中,巡洋舰是最为集中、型号最少的舰种。从当今世界在役的巡洋舰分布看,几乎可以说只是美俄两国分而拥之。从战技性能分析,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和俄罗斯的“基洛夫”级尤其是“彼得大帝”号无论是高技术水平、武器配置还是攻防威力都出类拔萃,不仅反映了双方赋予该类舰的作战思想,这也体现了巡洋舰这一舰种目前的最高水准。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海军发现日本重巡洋舰的速度和火力都超过美国的同级舰,因此提出了建造更重型战舰的要求。美国海军对这些战舰的官方称呼是大型巡洋舰,实际上从各个角度来说它们都可以算是战列巡洋舰。  “阿拉斯加”级预计建造六艘,舷号CB1—CB6,实际只完成两艘。第三艘“夏威夷”号最终未能完成,因为战争早已结束。首舰“阿拉斯加”号和第二艘“关岛”号分别于1944年6月17日和9月17日服役,加入太平洋舰队对日作战。这一级舰原来是设计为巡洋舰队的领舰,对手是日本的重型巡洋舰,因此拥有较强的火力、机动性和先进的指挥性能,但是造价昂贵,与“衣阿华”级差不多,但装甲防护相差悬殊。阿拉斯加级舷侧主装甲带只有9英寸,对日舰的14英寸炮弹肯定没戏,也就是只能抵御日本重巡洋舰的主炮。建成后的阿拉斯加级重巡主要伴随米切尔的航母舰队,充当巡洋舰分舰队的旗舰,并为航母提供保护。末期日本海空军力量接近毁灭时,曾参加炮击舰队炮轰过日本本土,在二战中没击沉过一艘日舰,没有什么特别的战绩。该级舰相继在40年代末退役,50年代末拆除。  相似文献   

7.
最上级重巡     
在日本重巡洋舰史上,最上级是一级非常特殊的重巡洋舰,因为该级舰是日本钻条约空子、“偷梁换柱”建造而成的,被其它西方国家称为“惊人的违约舰”。那么,当时在最上级背后有着什么故事呢?  相似文献   

8.
大虾专为广大读者朋友开辟了一个邮箱,地址是123daxia@163.com。大家如有什么问题、什么要求以及对我们的批评和建议,等等等等……都可以来这里找我,我将尽心尽力地为大家服务。 大虾留 有问有答■答:你说得没错。“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外形是很相似,因为前者就是以后者的舰体为基础加装了“宙斯盾”系统而成的。从外形上看,“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最明显的区别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舰桥上有2块八角形SPY-1相控阵雷达天线面板(还有两块在后部上层建筑上);其次,…  相似文献   

9.
高雄级重巡     
高雄级是日本继妙高级后建造的第二批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该级舰虽然是在妙高级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比后者更加“雄壮威武”,综合性能更好。在同时代建造的重巡洋舰中,还很少有哪型舰能够与高雄级相媲美。也正因为如此,高雄级在当时赢得了“日本巡洋舰之王”的称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高雄级虽曾在战争初期得意一时,但随着盟军在战争中后期掌握战略主动权后,高雄级就只有招架之功了。最终,在盟军如潮的攻势面前,高雄级重巡洋舰全部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0.
1911年6月,英国女王加冕,大阅海军,我国清政府应英国政府的邀请,派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率领“海圻”号巡洋舰前往庆贺。 “海圻”号到英国后,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并赠送加冕银牌一面。加冕活动结束后,“海圻”号在英国原制造厂检修了机器,并开往比利时补充燃料,然后,该舰转美国、墨西哥、古巴等国进行访问。于1912年夏回国,历时一年,成为航程最远的中国军舰。  相似文献   

11.
~~美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约克城”号退役  相似文献   

12.
11433型“诺沃罗西斯克”舰是前苏联军“基辅”级重型载机巡洋舰的第3艘舰。  相似文献   

13.
据俄塔社报道,乌克兰国防工业综合体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乌鲁斯基称,乌克兰已正式建议中国购买部分完工的“乌克兰”号巡洋舰。他还说,乌克兰将遵守与俄达成的协议,即只能共同把这艘舰卖给第三国,“关于保密的问题我们不会不履行承诺。”乌克兰总统将决定这艘舰艇的命运。这艘巡洋舰是从l986年开始建造的,现在已完成95%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在二战前日本海军建造的所有轻型巡洋舰中,“夕张”号是非常有特色的一艘。该舰是日本海军最小的轻巡洋舰,但却应用了许多构思巧妙的设计,其中有些还对世界巡洋舰的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夕张”号虽然“个头”不大,但在实战中却表现得非常活跃,取得的战绩甚至强于一些比其个头大得多的重巡洋舰。因此,尽管该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陪葬品,但其本身仍不失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5.
苏联的解体使其包括航母在内的169艘各型舰艇被迫停止建造,许多为海军研制的项目也因此半途而废,其中便包括用来取代“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新一代巡洋舰——“夏伯阳”级。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艘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轻型巡洋舰,尽管在二战期间并未取得什么值得称道的战果,但却在二战之后创造了意大利水面舰艇的多项第一,它就是本文的主角“朱塞佩·加里波第”号巡洋舰。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美国海军现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大多装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被统称为“宙斯盾”战舰。  相似文献   

18.
古鹰级重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巡洋舰是与轻巡洋舰相对而言的,其特点是吨位大,火力强,速度快,装甲防护力好。但重巡洋舰得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吨位大,而是在于其装有200毫米以上大口径舰炮。比如二战中美国建造的许多巡洋舰吨位都比日本和意大利的一些重巡洋舰大得多,但却被称为轻巡洋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美国巡洋舰的大吨位不是为安装重炮而设的,而是为了提高续航力特意设计的,其主炮口径最大只有152毫米,也就是当时轻巡洋舰的火力水平,所以尽管其吨位远超过1万吨(如“克利夫兰”级轻巡标准排水量达14000多吨).但也只能划入轻巡行列。所谓“大炮巨舰”,两者都不可缺,不过若较真谁主谁次,那就要首先看火力,再看吨位了。  相似文献   

19.
1933年,“伦敦条约”签订时,日本海军已拥有“古鹰”、“妙高”3级12艘重型巡洋舰(CA),依据条约规定,日本不能再建造重型巡洋舰。为了能够在战争时期保持所谓“大日本帝国”的海上优势,重巡无疑再次成为日本海军的首选,为此,日本采用了一种“钻条约漏洞”的策略,在计划建造的“最上”级上仅安装5座三联装155毫米主炮,  相似文献   

20.
战斗机在军舰上起降这是本世纪初美国人的一大创举。早在1910年11月14日,美国人就在其“伯明翰”号巡洋舰前甲板上架设的飞行甲板上成功地进行了陆地飞机舰上起飞试验。第二年又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上成功地进行了飞机着舰试验。至此,美海军开创了海军航空的新纪元。然而,美国人却没能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