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离子乳化沥青是以沥青和水按一定比例,在掺入适量乳化剂的作用下,经强力的机械混合而使沥青变成表面带正电荷的微粒,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褐”色的水包油型乳状液,以下简称“乳液”。 由于乳液可以在常温下使用,并可长期贮存,改变了铺筑沥青路面油料必须加温施工的方法,改善了施工条件,操作人  相似文献   

2.
人们为了改善加热沥青的施工条件,从本世纪初就开始探索研究乳化沥青,开始曾用粘土或牛血做为乳化剂,至1925年应用肥皂做乳化剂,并在欧洲开始沥青乳液的商品化生产。由于这种沥青乳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常温状态下,不需加热即可直接用于施工,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工程(或材料)的表面上,操作方便,节省沥青的用量,施工现场不需支锅熬油,工人们避免了烟熏火烤和沥青蒸气中毒,也防止因用热沥青而引起的烧伤,烫伤及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之乳化沥青技术得到普及与推广,1928年传  相似文献   

3.
乳化沥青是将基础沥青在热熔状态与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共同受机械力作用,使沥青以微滴状态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溶液中的乳状液。作为乳化沥青路面施工,国内外尚无现存设计施工标准,更无现存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试验成功可填补该省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施工的空白,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乙醇乳化柴油极易分层的问题,本文以磁力搅拌器、机械搅拌仪为乳化设备,用0#柴油与含水乙醇为原料制备含水乙醇柴油微乳液,通过实验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乳化剂含量、含水量、乙醇(95%-体积比)含量对含水乙醇柴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稳定性随含水量与乙醇(95%)量的增加而降低;随乳化剂含量的变化稳定性各有不同,且在乳化剂含量为1%左右时稳定性较好;通过增加乳化剂HLB值可在保证微乳液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含水量和乙醇含量;乙醇含量为9%,乳化剂HLB值为3.5,乳化剂含量为1%时,混合燃料的稳定性最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乙醇乳化柴油的配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省和 《公路》1989,(8):36-37
兰考县兰油一号道路是由中原油田投资修建的专用线也是兰考防汛的要道。全长5公里,设计路基宽8米,14%白灰稳定土基层,厚30厘米,宽6.6米,贯入式面层,厚4厘米,宽6米,以乳化沥青修建路面,于1987年6月28日提前竣工,经验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预算总投资136万元,节余60万元,7月1日通车交付使用。兰油一号道路面层采用了阳离子乳化沥青洒布层铺路面贯入式面层的操作工艺,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要求路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是以道路石油沥青与水按适当比例,并掺入阳离子型乳化剂,经机械作用使沥青变成细小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水包油型的褐色乳状液。路面为贯入式,面层按石料尺寸由下往上分层撒铺,粒径逐渐  相似文献   

6.
一、乳化沥青的发展趋向乳化沥青的发展已有五十多年历史。所谓乳化沥青就是将微小的沥青颗粒稳定地均匀分散于水中,成为水包油型的乳浊液,使它在常温状态下,能够成为可以铺筑路面或是建筑防水用的流动乳液,这就大大改善了施工条件。首先,在施工现场不需要将沥青加热熬制到一定高温才能使用,这就节省很多的燃料与热能,根据国外调查,铺一平方米2.5厘米厚的热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8,379仟卡热能,而铺同样数量的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7.
微乳化生物柴油能够降低发动机NOx排放和烟度,还有一定的节能效果,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代用燃料。采用TX4/TX7复合乳化剂制备了微乳化生物柴油,并系统地考察了复合乳化剂的KHLB值、配比量、乳化方式、水质、醇的种类及环境温度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合适的配比可以形成微乳液,而乳化方式、水质和辅助表面活性剂醇对微乳液形成没有大的影响,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比较大,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8.
乳化沥青存储性能不足一直是影响其应用的较大问题,中国已有将纳米SiO2粒子作为添加剂来改善乳化沥青稳定性的研究,但其效果不明显。该文基于Pickering乳液原理将表面改性后的纳米SiO2作为乳化剂直接乳化基质沥青,探究是否比纳米SiO2作为改性添加剂对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改善效果更佳。首先分别制备了普通改性乳化沥青A、纳米SiO2做改性添加剂的乳化沥青B和基于新型纳米SiO2Pickering乳液乳化的乳化沥青C共3种乳化沥青,然后通过光学显微镜与SEM,探究纳米SiO2粒子分别作为乳化剂和改性剂时乳化沥青表面结构的微观形貌差异,分析3种乳化沥青中乳液颗粒的不同形态;最后通过室内乳化沥青试验和乳液颗粒粒径分析,进一步论证纳米SiO2分别作为乳化剂与改性剂对于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差异及差异机理。微观与宏观试验均表明纳米SiO2作为乳化剂比作改性剂能使乳化沥青具备更好的稳定性。该文的研究说明纳米SiO2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阳离子乳化剂CH-R、GY-2、MQ-S,变化其剂量制备不同乳化沥青,对乳液乳化效果、标准粘度及蒸发残留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H-R型乳化剂用量为0.8%和GY-2型乳化剂用量为0.3%时,乳化沥青乳化效果较好,对应的乳化沥青性能相对较佳。同时,进行不同乳化沥青与不同集料的粘附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碱性集料使得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和凝固速度明显加快,集料与沥青之间具有较强的粘结力,稀浆混合料整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0.
使用阳离子乳化剂乳化沥青,可使乳液中的沥青颗粒周围带有阳离子电荷,当这种沥青乳液与矿料表面接触后,带有阳电荷的沥青颗粒与带有阴电荷的矿料表面产生阴阳离子的吸附作用。而且,即使矿料表面处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对于茂名沥青及茂名沥青与渣油掺配沥青的乳化问题,包括乳化剂、稳定剂合理选择的依据,有关乳化剂、稳定剂对乳液和沥青的性能,以及乳液混合料的工程性质等。提出了以OT、1631乳化剂为主剂,与其他乳化剂、稳定剂复合的基本配方。同时重点介绍了利用毛纺厂的印染废水代替自来水制备乳化沥青,既可提高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同时可减少乳化剂的用量,降低沥青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采用3种不同的乳化剂A、B、C,变化其剂量与SBS和SBR两种胶乳共同作用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并对乳液乳化效果及蒸发残留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A型乳化剂用量为0.8%,B型乳化剂用量为0.3%,且同时采用SBS改性剂剂量为4%时,乳化沥青的性能相对较佳;采用SBS改性剂较SBR改性剂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残留物的延度和软化点。另外,进行不同改性乳化沥青与不同集料的黏附性试验,试验结果说明使用碱性集料使得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和凝固速度明显加快,集料与沥青之间具有较强的黏结力,并且整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蒸馏方法将生物质热解油(BPO )精制后与柴油配制成乳化燃料,研究了影响乳化燃料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乳化燃料的稳定性与复合乳化剂HLB值和乳化温度有关,乳化剂的最佳 HLB值在7左右,乳化燃料的稳定性随乳化温度的提高先增大再减小,40℃时乳化燃料的稳定性最好。理化分析表明乳化油的密度、运动黏度、凝点等物理性质基本能够达到车用燃料标准。采用激光衍射技术对乳化燃料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热解油乳化比例的增加,喷雾锥角先减小后增大,Sauter平均直径 D32逐渐增大,雾化质量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4.
前言源远流长的乳化实践和乳化理论表明:1.乳化的前提是乳化剂体系具有乳化对象要求的特定HLB值.单种乳化剂难以使成分复杂、品系相异的沥青材料实现最佳乳化.2.乳化剂之间以及乳化剂与某些非乳化剂(即所谓“助剂”)之间有微妙的协同效应.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以柴油作为乳化燃料主要成分,配制了含水乙醇质量分数分别为8.9%,16.1%,22.0%和27.3%4种乳化燃料,并对这些乳化燃料和柴油的理化特性、微观分布及结构进行观测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一乳化剂Span80乳化效果较好;随着含水乙醇质量分数增大,乳化燃料的密度和运动黏度略有增加,表面张力略有减小,蒸发性变得更好,初始馏出温度明显降低,含氧量增加,十六烷值和低热值逐渐降低;含水乙醇均匀地分散在柴油中,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分散相液滴平均直径逐渐增大,乳化燃料稳定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6.
CRS—1型沥青乳化剂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合成的乳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较为较尽的研究,该乳化剂与常见几种改性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尤其是用这种乳化剂生产的乳化沥青具有“慢裂快凝”作用,该研究为改性稀浆封层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稀浆封层用的乳化沥青为慢裂型乳化沥青,普通阳离子乳化沥青多为中裂或者快裂型,非离子乳化沥青主要为慢裂。把两种沥青乳化剂进行复配,结合两种乳化沥青的优点制备复配型乳化沥青。主要总结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与不同种类非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复配,并进行乳化沥青的性能测试,是否适用于稀浆封层。  相似文献   

18.
乳化沥青颗粒粒径分布对乳化沥青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激光衍射技术测定乳化沥青的粒径,研究乳化设备、乳化剂类型及用量、皂液pH值、CaCl2等对阳离子乳化沥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设备对乳化沥青粒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胶体磨制备乳化沥青的平均粒径较小,粒径呈正态分布,分散效果较好;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制备乳化沥青的粒径分布差别较大,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化沥青的平均粒径减小;随着皂液pH值的增加,乳化沥青的平均粒径先缓慢增加,pH值达到一定值后迅速增加;随着Cacl2用量的增加,乳化沥青的平均粒径先略微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19.
柴油乳化过程是指在乳化剂的作用下,水和油以微小颗粒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介绍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柴油乳化过程。为了得到按不同比例配制的乳化柴油的节油和废气排放数据,进行了柴油机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乳化柴油具有一定的节油效果和改善废气排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冷再生乳化沥青体系,考察了单一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与复配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复配)对乳化沥青残留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一乳化体系的复数粘度、复数模量等流变学参数除相位角外,其他受温度影响较小;复配体系的复数粘度、复数模量以及相位角等流变学参数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阳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体系抵抗温度变形的能力优于阳离子乳化剂体系。采用G*/sinδ与|G*︱/{1-[1/(sinδtanδ)]}两种评价方法对4种体系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对于冷再生乳化沥青体系,这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