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航空货运价值链和国内的航空货运产品的发展现状,找出航空货运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航空公司的货运产品应该从满足客户的需求出发,通过整合航空货运服务链,形成航空货运服务链的主导地位,从航空货运价值链的角度来设计和推广产品。  相似文献   

2.
货运动车组是我国中车集团为满足铁路快捷货运发展而正在研制的新型动车组。本文从运输能力、车站货运设施设备、装卸搬运设施设备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铁快递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铁路快运的经验和航空快运的成熟技术,分析了货运动车组的顶层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高速货运动车组的总体技术方案应与标准动车组基本保持一致,要结合快捷货运需求重点对大开度装载门、货运专用地板及集装器具等关键技术进行研发,满足货物快速装卸、装载加固和在途安全管理等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坤杉 《综合运输》2007,(8):80-81
<正>一、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蒸蒸日上尽管2005年世界航空货运量达到1760万吨,仅仅增长3%,低于2004年14%的增长率,但是全球航空货运市场走势强劲,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吨公里需  相似文献   

4.
航空货运是航空物流业重要内容,发展航空货运对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民航强国建设和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的研究,得到中国航空货运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航空货运集聚特征明显,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控制90%以上的航空货运,形成由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性货运枢纽和昆明、成都、乌鲁木齐、西安等区域性枢纽的枢纽轮辐式网络结构,城市群对航空网络控制日益增强;航空货运仍然以腹地经济为主导,航空公司建设货运枢纽、货运机场深度改变货运空间格局,组织优化航空货运网络对于科学引导和培育航空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继续,但受益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航空货运需求逐步恢复,中国民航在逆境中展示出了强大的韧性,航空货运市场恢复良好。本文主要回顾了2021年全球货运市场表现,并从疫苗运输、地区差异、货邮吞吐量、运力结构和相关政策等方面回顾我国航空货运市场表现,再从冷链物流、国际市场、智慧创新和物流格局切入,全面展望2022年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于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的缺乏,我国航空物流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都面临着较大瓶颈。根据全球专业货运机场发展经验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电商平台+中小城市"的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是我国未来民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组成,也是建设民航强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明星城市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欧美各类型货运枢纽机场,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专业货运机场量化界定和空间差异化特征,为我国专业货运机场及其临空范围的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一定区域内部机场发展航空货运业务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货邮量在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概念,对"是否要将某个支线机场建设发展为以航空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这一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并从机场和托运人的角度对模型结果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针对模型分析讨论结果从支持支线机场走专业化航空货运发展路径、机场航空货运收费和地方政府对航空货运的补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07,(2):89-89
国际快递和物流公司敦豪(DHL)日前在上海宣布正式启动其中国国内航空货运业务。作为首个获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国内货物空运业务执照的国际货运商,DHL目前已获准在中国17个城市开展货物空运业务。同时,DHL也是目前惟一能够同时提供中国国内快递和国内货物空运服务的国际物流公司。  相似文献   

9.
航空货运是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为提高我国航空货运收益,本文首先分析了航空货运市场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规律、行业集中度和航线网络布局等,并结合专业访谈与文献调研初步确定货运定价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基于某速运公司年度货运数据,借助SPSS软件做因素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的强弱最终确定航空货运定价影响因素,从而为航空公司提供合理有效的货运定价策略,实现货运收益的提升,并促进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导致中美航空货运市场在内的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不平衡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与消费相分离的世界经济结构不平衡性,而这个不平衡性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而影响航空货运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从航空经济链条体系结构入手,运用投入产出法对航空货运业与各产业部门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构建以运输成本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区位选择指标分析货运枢纽机场的产业带动机制。最后本文对目前我国航空货运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贡献进行评价,并提出通过航空货运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民用航空货物运输市场存在着供求与需求不匹配,并且航空运价不能反映供需关系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缺乏信息明晰的市场。航空货物运力具备期货商品的属性,并且存在远期标准化合约交易的可能性。通过民用航空货物运力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使得航空企业获得套期保值的能力,从而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可以使得监管机关可以获得真实数据,以此为监管依据;可以发掘航空货运市场创造财富的潜力,从而促进航空货运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液货舱内液化天然气(LNG)由于密度差和漏热引起的分层和翻滚现象,基于VOF模型以及boussinesq假设建立了舱内LNG翻滚过程的控制方程,并利用大型商用软件FLUENT对翻滚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LNG由于密度差引起的分层是翻滚的根本原因;在液—液分界面附近,由于漏热会使得密度趋向一致,引起掺混,舱内一旦发生翻滚,将会使舱内下层过热LNG急剧蒸发,从而会引起舱内压力迅速增大,引发超压事故.为了提高LNG的储存效率以及海上运输的安全性,结合模拟结果提出预防翻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机场货运迎来了蓬勃发展,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对于机场货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确定影响货邮吞吐量的因素,其次根据机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三种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虚拟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对郑州新郑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南宁吴圩机场、海口美兰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机场货邮吞吐量受该地区经济和政策两个因素同时影响,政策因素对于机场货运的影响具有时效性,并且不同的政策类型对于机场货运的影响效果不同,间接支持型政策对于机场货运影响的持续性较强,直接投资型政策见效速度快,政府在颁布政策时不仅要根据机场实际情况考虑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影响的大小,还要根据机场当前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政策类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我们回首2004年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时会发现,其"井喷"式增长的车型主要是乘用车产品.然而,2004年却风云突变,在乘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中,载货车异军突起,其市场增幅三年来首次超过了乘用车,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6.
2018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持续疲软,需求增长率连续走低,中美贸易战前途未卜,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航空货运市场曲折前行。本文主要回顾了2018年全球航空货运市场以及中国航空货运市场现状,再以航空货运市场的货源结构、技术变革、发展模式为切入点,重点总结了2019年适合我国航空货运市场涉足的领域,为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监理是近年来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之一,文章通过对钦州港大榄坪1#、2#散杂货泊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环境污染的监理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大型制造业、工程的发展,大件水运货物越来越多,影响其安全运输的风险也一直存在,进而导致海上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运输人员对船舶载运大件货物时对船舶稳性、强度、系固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文章以大型整节段钢桁梁运输为例,对大件货物水上安全运输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关于水上大件货物安全运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月  陈楠 《综合运输》2022,(1):104-107+138
新形势下,优化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对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总量规模、货运功能、整体优化水平的多视域角度可以对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1)目前,我国航空货运形成了"4+3+N"机场发展格局;(2)我国机场货运功能整体呈现"低水平、扁平化"发展态势;(3)我国机场货邮规模体系优化程度有待提高,与美国也存在一定发展差距。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优化要有系统性思维,结合当前发展新形势和新机遇,重点应在供需两侧、系统布局、改革协同三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als with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regarding links between power unit or motor ship and ship cargo space. These link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igid and flexible. Rigid link, established between power unit and cargo space, is dominant in maritime and road transport (sea ships and trucks), and occasionally in transport on inland waterways (self‐propelled barges). Flexible link is used in railroad transport (between the locomotive and railroad units), partially in road transport (systems with trailers and semitrailers), and in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push‐towing, pulling systems and combinations of these systems). The main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determination of possible link types and organization of fleet for transport on inland waterways in case of flexible lin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