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城市人口、机动车保有量以及出行距离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出行总量迅速攀升,对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生活环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首先从城市交通复杂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和城市交通问题频发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然后以城市交通安全为切入点,从城市交通事故、城市交通违法和事故成因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道路及设施、交通宣传、交通执法、绿色交通出行和交通环境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办法,提出了"3IES结合理念",围绕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手段和目标,从交通理念、交通基础设施及其整合、交通信息化与智能交通论述交通管理的基础(即3I),从交通教育、交通工程和交通执法论述交通管理的手段(即3E)和从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论述交通管理的目标(即3S),指出3IES结合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众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对于推进打造城市交通社会共治格局、提升交通管理社会化水平、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现行相关法规文件的规定要求,就社会上存在的执法权和隐私权等一些疑惑进行了分析,并以国内36个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各大城市社会公众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实践应用情况开展了研究,分析了举报途径及方式、举报违法类型、举报成功率、举报时间和举报奖励等方面的特征。从社会公众举报技术、举报流程、工作机制、研判方法、未来规划等方面,对实战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研究思考,提出了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道路运输     
交通违法"高成本"时代来临闯红灯扣6分,不按规定避让校车扣6分,故意遮挡、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扣12分……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交通违法记分项由原来的38项增加至52项,多项交通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也有所提高,看似严苛的处罚背后,标志着我国交通违法高成本时代即将到来。交通违法记分是预防和减少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的一种有效教育措施,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为了充分发挥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  相似文献   

5.
钓鱼执法,指的是行政机关为了调查某些极具隐蔽性的特殊违法行为,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只有设计某种引诱违法的情景,或者根据违法活动的倾向提供其实施的条件和机会,使其违法行为暴露,取得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所采取的执法手段。上海"孙中界"事件是钓鱼执法引起社会关注的导火索,长期以来,治理"黑车"始终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黑车"屡禁不止,导致合法的出租车、公交车经营者不满,引起一些群体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钓鱼执法取证事件频频曝光,罚款目的及去向受到质疑,治理"黑车"执法行为不规范问题也引起不小关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停车问题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已日趋严重,停车供需矛盾尖锐,违法停车已居各类交通违法之首,乱停车问题对城市交通运行影响较大。停车问题不仅是民生热点,同时也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难点。据统计,一些大中城市50%以上的交通报警与"乱停车"有关,这对公安交管部门的勤务和警力造成严重的干扰和浪费。本文在总结城市停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停车管理的困境,并从停车供给侧、停车需求侧和停车供需匹配方面提出了城市停车管理的创新与变革之策,以期提升交通管理效能,保障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非现场执法"模式是传统执法模式向现代执法模式的转型升级,将有利于提高公路"治超"执法科技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提升"治超"工作效率、加强公路安全保护和提升交通行政执法形象,能够有效地解决"治超"执法人员不足、取证困难、车辆拦截安全三大"治超"一线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分析1.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交通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如何有效疏导交通,降低交通事故率是城市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城市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可发现约80%~85%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在制度不可谓不全、管理不可谓不严、惩罚不可谓不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交通违法行为还是频繁发生?归根结底还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理念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下,没有严格遵守道路安全的规章制度,导致了他们在交通安全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但是从人本角度看,较为外在的交通方面的因素却较为有限。本文无意讨论城市交通系统的方方面面,将重点聚焦在人们可感知的、能突出城市交通特性的因素,并用一个较为虚化的词语"气质"以概括,即从人本角度分析哪些城市交通的建设和管理较为重要。具体来说,本文分析得出了城市交通气质最具表现特征的三大方面,并比照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南宁做了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此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路怒症"(Rode Rage),是指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这类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交通风景     
<正>徐祖远参加中国航海博物馆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2010年3月3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祖远在沪参加了中国航海博物馆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与上海市副市长沈骏一起检查了陈展工程和文物征集情况,听取了博物馆筹建和开馆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和与会的成员单位代表及专家审议了开馆仪式及相关事  相似文献   

12.
交通要闻     
《运输经理世界》2012,(1):10-11
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正式启动 2011年12月22日,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论坛和政府磋商会议在哈尔滨落幕。会议签署了《中日韩俄东北亚陆海联运合作磋商会议纪要》,标志着四国政府正式启动陆海联运合作。据悉,四国将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的中日韩俄陆海联运政府间合作磋商机制,就签署中日韩俄政府间陆海联运协定进行磋商,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会议,并于2012年在中国举行首次磋商会议。会议商定成立由四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牵头,研究机构、企业等方面的专家参加的专家组,  相似文献   

13.
14.
交通要闻     
《运输经理世界》2011,(10):16-16
国务院通过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的六项主要任务:(一)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交通要闻     
《运输经理世界》2011,(4):21-22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3月14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人火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发展,加快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代表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涉及交通运输各个领域包括尽快出台《航道法》、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改革口岸管理体制、加强校车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交通要闻     
《运输经理世界》2011,(12):14-15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规划下发交通运输部日前正式下发道路运输业"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道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375亿人次、2.08万亿人公里、300亿吨、5.84万亿吨公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货运站场  相似文献   

17.
The need for acquiring the current-year traffic data is a problem for transport planners since such data may not be available for on-going transport studies. A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predict hourly traffic flows up to and into the near future, using historical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Hong Kong Annual Traffic Census (ATC). Two parametric and two non-parametric models have been employ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parametric models (Non-Parametric Regression (NPR) and Gaussian Maximum Likelihood (GML)) were more promising for predicting hourly traffic flows at the selected ATC station. Further analysis encompassing 87 ATC st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NPR is likely to react to unexpected changes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GML method, while the GML model performs better under steady traffic flows.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common traffic patterns in Hong Kong and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models, the NPR model is recommended for predicting the hourly traffic flows in that region.  相似文献   

18.
19.
交通微循环是缓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干路和干路之间的支路、街巷、里弄等组织交通微循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改善交通状况、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单向交通是交通微循环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交通组织方式之一。论文重点研究了单向交通在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交通微循环网络组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为多目标规划问题,下层模型为容量限制的交通配流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的遗传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与双向交通组织方式相比,单向微循环的交通组织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