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慢行系统规划方法对具体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研究提出基于使用者需求分析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用于指导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慢行系统规划。"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首先通过分析山水格局和用地结构,建立慢行系统初始方案,其次对初始方案进行需求侧要素点和供给侧要素点两方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初始方案进行多轮优化调整,从而构建宏观层面供需平衡的慢行骨架系统。中观层面根据组团功能、慢行交通集聚程度划分慢行分区,并结合路网条件供给,提出各分区的慢行发展模式。最后以厦门市为例说明"需求引导法"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受城市中心区用地限制,近年来各大学因自身发展需要纷纷在城市郊区兴建校区。然而,现有城市郊区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空间尺度过大、人车冲突隐患严重、校园缺乏活力等问题。慢行是大学校园内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对慢行系统的改善规划设计成为提升校园活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厦门、上海、昆明和天津等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对比国内外高校的校园规划实例,研究校园慢行规划的特殊性。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基于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查方法对慢行交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安全、便捷、舒适、活力的规划目标;将慢行交通设施与公共空间改造相结合,提出步行和自行车改善策略和方案,并对重点片区进行改善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银川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交通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缓解银川交通拥堵问题刻不容缓。本文选择银川BRT沿线为调研区域,对慢行交通系统作出具体研究。通过对BRT沿线两侧用地性质调研分析,确定银川BRT沿线典型站点,总结当下银川BRT沿线现状交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与慢行设施结合的状况和街道人性化设施布置,在实际经验和具体数据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银川BRT沿线现状交通的街道绿化,步行走道,节点空间及相关慢行设施提出具体改善措施,以此配合银川创建公交都市,减少机动车出行使用率,缓解当下银川交通拥堵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慢行交通与公交优先以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慢行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设置的必要性,对安全岛、人行横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置展开探讨,并列举了实现交通宁静区的交通工程办法,以期对我国构建成熟的慢行交通系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机动化发展的快速时期,机动车保有量保持逐年递增趋势,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及严重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不断上升,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正在逐渐受到公众的关注。文章对慢行交通系统组成及各自特点进行阐述,研究了慢行交通设施的规划设置方法,并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为实现城市低碳交通及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客观评价平交口的慢行交通设施安全状况,从必备性、合理性、完好性三个角度出发,建立平交口慢行交通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结合江苏省淮安市枚皋路与承德南路交叉口做了案例分析,评价该交叉口慢行交通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街道的功能需求重心由通达性转变为舒适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拉萨作为旅游城市,不仅要承担常住居民的日常出行,还要满足大量游客涌入的旅游高峰。将慢行交通与“完整街道”理念相融合,对慢行通道、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绿化景观进行分析,为街道慢行空间改造和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慢行交通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慢行交通系统的缺陷和不足。然后结合2012年慢行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和城市慢行交通现状问卷调查数据两方面,分析慢行交通的问题和事故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慢行交通安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保障交通弱势群体的安全出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模式是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慢行交通的特点、定位及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胡安华 《综合运输》2018,(12):102-108
为提升城市品质和交通疏解需要,作为成渝高铁终点站,重庆火车站将提升改造为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交通疏解方案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败的关键,经过对重庆站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交通设施及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现状交通调查分析成果及重庆站改造方案,研究了菜园坝综合交通枢纽外部分流方案、综合交通接驳方案、既有道路衔接及交通分流措施等,确定了交通疏解方案,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也为类似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