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城市道路中机非混行路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可能发生相互干扰问题,在实测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生存分析的模型,利用非参数法对机非干扰行为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道路宽度、交通流量等条件相同时,机动车驾驶员比非机动车骑行人对距离更为敏感,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大,非机动车速度较高,机动车速度较低,干扰距离较小;反之,干扰距离较大.结果为不同情况下机非干扰行为评价、机非隔离设施的设置、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非共板道路作为一种国外引入的新的设计形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交通混乱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根据慢行交通精细化设计的理念, 在分析人非共板断面的交通特性基础上, 以提升慢行交通连通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合理性为原则, 提出了人非共板断面路段和交叉口的精细化提升思路和方法,并以上海市临港人非共板改造项目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该工程建成后不仅对该地区慢行环境提升有良好的效果, 而且对其他地区相似的人非共板类改造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相互干扰的混合交通机制,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相互影响因素考虑到交通阻抗函数中,在此基础上,建立混合交通UE分配模型及其算法。最后,将该算法运用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局部路网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复杂功能区如何实现慢行交通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以某城市非通过性道路进行慢行交通理念下的重新规划改进为例,采用车流量数学模型理论,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能力进行计算,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加潮汐车道、拓宽非机动车道等方式优化非机动车挤占人行道的状况.改进完成后,该道路的实际通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社会调研发现,民众对该道路的交通状况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准确识别非机动车道内的交通冲突事件既是量化评价非机动车道安全水平的基础,也是剖析与理解非机动车道内运行风险产生与发展过程的重要前提.基于轨迹的交通冲突识别与分析技术已被运用于城市交叉口处机动车之间以及机非之间的交互安全分析,但目前鲜有聚焦非机动车道场景内交通冲突事件的分析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个体的(Agent...  相似文献   

6.
为剖析不同因素对非机动车流膨胀程度影响的差异性,文章利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选取直行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为因变量,右转机动车交通量、左转非机动车比例、直行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电动自行车比例等9个因素为自变量,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直行非机动车流膨胀宽度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右转机动车交通量、直行行人交通量增加会不同程度降低非机动车流膨胀发生的概率,而左转非机动车比例、直行非机动车交通量、电动自行车比例变大会加剧膨胀程度;机非隔离形式、非机动车道宽度等变量对不同膨胀程度等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模型回归及边际效应计算结果,提出了改善非机动车膨胀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104国道湖州五一大桥改建工程为例,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出行需求进行综合梳理,并结合交通流向、地形地物、断面布置、用地条件、匝道和非机动道展线、桥下空间利用、避免交织、行车安全、造价等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设计指标,提出了3种设计方案。经多方面综合比选后,以方案1双环展线式菱形互通为推荐方案。该方案采用机非分离式桥梁断面,避免不同类型交通的行车交织,沿河地形利用环形匝道展线克服纵面高差,提高了行车安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对村镇过境公路认识不统一、设计标准不明确、建设方法混乱等问题,以北京琉辛路密云县不老屯镇过境段为例,采取不同的断面类型,分析其交通特性,研究断面类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鉴于村镇过境公路周边环境的复杂性,认为应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的横断面标准进行设计,可有效改善村镇过境公路的安全状况,提高其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信号交叉口的配时方法进行优化,兼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利益,减少混合交通的总延误时间,分别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信号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和饱和流率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混合交通所有交通参与人的总延误最小为优化配时目标的广义延误模型,并采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搜索最优周期和各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应用分析表明,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时,人均延误比传统配时方法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混合交通均衡配流模型及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Wardrop用户均衡UE交通分配方法是城市规划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交通根本方法,然而,文盲并不于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城市交通规划。因此,根据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流之间作用机制的解释,建立了混合式UE分配模型及其算法。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城市道路旧城改建或道路拓宽所采取的人非共板断面工程案例,在分析人非共板断面优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运用人非共板的观点,并对人非共板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赣州楼梯岭大桥工程为例,从大桥两端的接线条件、安全性、人性化和工程造价的角度,探讨了结合慢行系统的跨江通道设计。在综合考虑车行、人非总体方案以及防洪、航道等因素后,采用了双层桥设计方案,并通过合理设置慢行桥落地形式,使人非慢行系统直接接入章江两岸滨江道路和滨江公园慢行系统,从而大大方便了两岸慢行交通转换,提高了人行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山大道BRT走廊沿线的交通组织设计思路和方法,包括公交车辆、社会车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有效组织,禁左措施应用和信号相位的优化调整等,并对BRT开通后走廊路段和交叉口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非机动车作为一种低碳和绿色的交通方式,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常州市为例,分析了非机动车交通的现状特征,总结归纳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改善措施,力求构筑功能完善、设施齐全、便捷安全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  相似文献   

15.
对清华东路与双清路丁字交叉口上下班高峰期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及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查,针对该交叉口存在的道路过窄、信号灯配时不合理、非机动车及行人流量大、道路标志标线不明确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拓宽道路宽度、增加非机动车车道、对信号灯配时相位进行优化等方案,最后运用Synchro仿真软件对改造前后的交叉口进行模拟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改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不仅涉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宽度,而且与地下综合管线布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阐述了如何在满足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布置地下综合管线,探讨了道路横断面设计与综合管线布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重点研究了经济高速增长期道路交通伤害与机动车保有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各自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全面统计,并且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对两者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了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与道路交通伤害之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方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2-14,40,236,237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是上海市绿色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分析了浦东新区中心区域内非机动车道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无信控路段具有强交互性和高事故率,由于缺乏交通信号将人车进行分离,导致其容易形成人车通行冲突,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为此,以各道路使用者的损失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人车通行冲突博弈模型.通过研究过街行人与机动车辆的交互作用,分析双方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并构建得失矩阵;同时在考虑决策者主观心理感知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上海市松江区北九亭地区居民出行,改善区域交通环境,需将位于沪亭北路的G50临时上匝道移至西侧九杜路,并新建收费站及管理用房。由于交通功能及流量发生变化,需对九杜路进行局部道路拓宽。为此,在建设条件限制下,结合九杜路交通需求进行了断面布置的多方案比选,以兼顾各种交通需求的通行效率及安全,最终推荐在道路红线范围内采用机动车道5车道及人非共板断面形式。工程建成通车后运行状况良好,断面的比选及布置方式可为同类型道路拓宽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