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开发利用,涉及体制机制、运行管理、技术装备和工程建设等多层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缓解重点地区和繁忙航路空域紧张的突出矛盾,确保"十二五"军民航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空域是一种稀缺资源,航空发达国家对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视。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对空域资源利用问题进行讨论。文章在分析空域资源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计算了空域资源的价值,指出目前空域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给出我国空域资源利用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目前民航规章中有关通用机场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研究,对其定义内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通用机场定义和分类标准的建议,为通用机场的建设审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对确保航班的安全、高效运行有关键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此,对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工作中面临的航空容量压力、空域资源短缺和安全风险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空中交通管理效能,促进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优化空域资源是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宁 《综合运输》2009,(2):30-33
优化空域资源能够促进中国通用航空产业、中国空中高速公路及民用机场的发展。优化配置空域资源应重点抓好国防及国家安全的空域资源配置和空域结构优化两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学学 《综合运输》2018,(11):18-21
近年来,我国繁忙机场及相关空域趋于饱和甚至超饱和,对繁忙机场的容量流量实施动态评估和调控,避免超能力、超负荷运行成为民航运行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国民航逐渐探索出了以空管单位为主体的大面积航班延误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简称MDRS),和以机场为主体的航班计划调整机制。本文从以上两种机制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入手,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机场容量流量评估调整机制及系统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输》2010,(3):93-93
我国民航在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的同时,也遇到了民航可用空域资源紧张和民航自身管理水平、基础设施、人员培训跟不上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在确保航班正常特别是在航班大面积延误后服务处置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11,(12):90-91
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官员17日透露,低空空域管理改善试点明年起手扩大至整个东北和中南地区以及唐山等6个城市分区;到201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低空空域改革。国家李管委还透露,  相似文献   

9.
随着通用航空产业的迅速发展,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通航机场建成。但在运输航空发展如此成规模的情形下,有限的民航空域使得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在运行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聚焦给出一个通用方法,基于运动学方程、保护区概念、飞机性能、碰撞风险理论和航空器运行数据等,从简易净空图、碰撞风险分析和划设非侵入区三个角度逐步精细化地确定相邻民航通航机场协同运行的三维边界,用于判断相邻民航通航机场间相互影响程度,并给出对应的对策或建议。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航迹数据的非侵入区划设方法。以某一相邻民航通航机场为例,给出了三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以及采用划设非侵入区的运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区域管制中心接管的历程,针对我国现阶段区域管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高空管制下限调整的必要性,并依据《民用航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运行指导材料》中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获取区域管制扇区容量方法,建立扇区容量评估模型,同时以北京区域管制中心为例,分析高空管制下限调整前后扇区饱和度的变化,对于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保证航班安全有序运行,保证空域更灵活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