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广义完整运输产品的概念并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划分为主体层、客体层、载体层、组织层与制度层。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交通体系供给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优化供给产品结构,创新要素供给环境,完善供给制度,满足广义完整运输产品的要求,实现有效供给与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之间的时空匹配。同时,在北京交通供给侧问题基础上,提出优化北京综合运输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需求侧管理是缓解交通供给不足的捷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拟从交通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切入,通过分析运输经济中交通供求关系规律,阐述现阶段中国交通发展中交通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交通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找出交通需求侧管理的切入点和近期、远期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科技在交通社会服务中的应用存在的需求问题,结合市场对科技在交通社会服务中应用的需求,提出了提升政府网站服务水平、提升网上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和提升交通产品大数据采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辩证地认识供给与需求的本质,遵循交通运输业发展客观规律,分析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认为供给和需求两侧是互为条件、相互转化、阶段主次分明、辩证统一的,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提高交通全要素生产率为手段,以有效供给匹配有效需求,从低水平的交通供需平衡过渡到更高水平的交通供需平衡。交通运输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有可为,要系统认识交通运输需求侧管理的丰富内涵,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实现高水平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有依靠创新和改革,才能提供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本文结合我国处于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跨越发展的历史阶段,提出我国实施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按下交通转型发展的"加速键",实现向高水平交通供需平衡跃升。同时抓好交通发展的战略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提高交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还要从纵深推进"放管服"、深化市场化改革等入手,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在交通要素配置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交通运输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发展战略也需相应调整转变。本文提出了下我国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战略趋向。结合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规律可循,我国目前已处在运输化从1.0阶段向2.0阶段转变过程中。运输业的主要任务要从以大规模交通设施建设为主,转变为通过打破传统行政壁垒以有效推进多式联运,尽快提升现代交通运输的治理能力与水平。需要重视运输业如何满足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交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去杠杆并恢复行业财务良性,防止已有矛盾引发难以控制的系统性风险。运输业供给侧的真正短板包括都市区通勤铁路,有必要利用PPP模式纠正决策偏离市场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路运输效率高低是衡量公路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必然要求公路运输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发展模式。近年来,河南省交通运输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的拉动,也就是依靠需求侧发力,但是不断扩大的投资在拉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供需的不平衡问题,造成产能的严重过剩。本文基于DEA方法对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近几年的公路运输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这些城市公路运输效率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改革与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ITIL服务的内涵,运用ITIL理论的先进思想,从人员组织、管理流程、技术工具等浅谈交通信息化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资源稀缺是任何一个经济发展的内在约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要求。交通运输活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生产活动,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和催化作用。在资源稀缺的基本前提下,交通运输的投资意味着需要占用其他产业发展的资源,从而影响经济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通过本文研究,笔者从经济效率视角建立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为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建立了分析框架。首先,以供给与需求模型定义交通运输系统,并分析运输产品的微观经济属性;其次,分析经济的运输依存性和经济发展的运输权衡问题;第三,界定运输发展效率;最后,分析交通运输发展效率的微观结构。本文提出的理论,对于我国交通运输政府部门思考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或相关政策等决策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道路客运存在的相关问题,设计改革方案,促进道路客运发展。通过分析道路客运行业发展趋势,凝练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需求,设计改革方案;调研业内主体,验证方案可行性。研究表明,构建互联网支撑下的道路客运市场是基础,而放权简政是重要保障。通过互联网技术在道路客运中的应用,以及业内的深化改革,才能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的优势,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行公交优先是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鼓励居民公交出行的同时必须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公共交通服务评价可为其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建立了公共交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居民对北京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心理感知为潜在变量,构建了潜在因素因果关系模型与公交总体服务评价模型;基于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利用AMO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与评价;最后,经过模型修正,得到适配度最优的模型。研究表明,对北京市公共交通总体服务的量化评分为2.89分,乘客的满意度较低,迅捷性与准时性的影响权重最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这四大运输方式各自的旅客运输服务都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为向旅客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运输服务,也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人们越来越关注旅客"联程"的可能性。同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指出要发挥综合运输系统的组和效率和整体优势,实现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基于旅客运输需求的综合交通服务系统的设想,并对其主要功能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交通行业作为耗能比较大的产业之一,建设低碳交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将低碳关键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层面结合,以选择原则为依据,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自身的低碳化处理、增加各类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有效转换来实现低碳化的需求。同时引入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集成平台,实现掌握宏观交通动态趋势及微观交通信息并及时调整策略,进而构建兼具数字时代实时、高效、节能环保的低碳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新城镇化的建设为目标,构建区域多模式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交通引导功能。目前我国城镇化功能空间分化明显,交通需求多样化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文章提出差别化策略,从交通发展、城市空间等方向对石河子综合交通规划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分析了巡游出租车的产业技术经济特点,简要归纳了价格、数量和质量三重监管形成的历史与逻辑;利用佃农理论,分析了公司化经营必然导致"份子钱"的机理,研究了"份子钱"高低及有关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剖析了出租车数量监管中暗含的市场准入和经营者数量限制及其导致的内在市场扭曲,研究了推高经营权价格、经营权转让价格及群体性事件的传导机制。从规模经济、市场竞争角度,指出了巡游出租车大公司制监管理念的错误所在,分析提出了从推动建立合作经营自治组织开始逐步放松监管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形势下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分析归纳了绿色交通的新内涵,利用态势分析法对重庆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以内涵和环境分析为出发点,提出重庆交通运输体系绿色转型的优势——机会(SO)基本战略,并提出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