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9,(7):77-77
德国威图作为世界领先的机箱、机柜供应商,一直以来全力支持环保事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尤其在风力发电行业,对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威图都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2009年7月8日一9日,威图在北京召开了“营造风电行业发展的未来”——海洋机组电柜保护方案研讨会,针对海洋风电提供一系列威图专业的解决方案,例如机柜防腐、温度控制以及海洋风机组电柜的设计等,与客户一起开展前瞻性的技术探讨,旨在通过自身在德国风电行业成功的技术经验为中国风电行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型风电机组(即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并网电压的稳定性,以三节点系统为例,建立了新型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描述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微分代数方程,引入延拓法来追踪系统给定参数区间的平衡解流行.在此基础上,基于分岔理论和时域仿真技术,分析了新型风电机组无功功率和风速变化对系统并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系统上同时存在着Hopf分岔和鞍结分岔等,这些分岔现象是导致系统电压失稳的非线性动力学本质.通过结论表明,系统运行点越接近最大无功负荷点,电压稳定运行区域越小;系统运行至额定风速(11.5 m/s)之前时,随着风速的变化,系统电压基本保持不变;当风速超过14.8 m/s时,接入系统的电压会逐渐失稳直到崩溃.  相似文献   

3.
当前,浮式风电机组已成为60 m水深以上的海上风场建设的必然选择,而机组-浮体系统整体下水和拖航技术研究是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的核心技术.本文以“扶摇号”为研究对象,对浮式风电装备下水和拖航的方式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装船、下水及拖航方案,实现机组-浮体系统一体化下水和拖航作业,保障工程实际实施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多工况运行、强耦合、结构时变等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MOPSO算法的变桨变矩优化控制方法.以液力变矩调速装置输出转速波动最小和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为控制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并对机组桨距角和导叶开度进行优化,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从非劣解中求取最佳解;以2 MW前端调速式风电机组为对象的仿真验证表明,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可实现风电机组的功率控制,可以平滑输出功率,降低功率波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风电场各部门都是分散建立管理系统,数据共享能力差,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低,难以满足风电系统全空间全信息综合高效管理的需求. 针对该问题,在充分分析风电系统相关的场景数据、风电设施、以及各部门业务的关系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风电系统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时空数据共享、多部门多业务协同、可视化智能管理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三维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全生命周期风电系统可视化智能管理平台,包括实景数据管理、规划设计管理、动态施工监管和智慧运维管理等功能模块,贯穿风电系统工程全生命周期各个专业应用领域,为风电系统工程协同智能规划、建设和运维提供实时高效的决策支持,并以典型风电场为例进行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形势要求,从创新主体、创新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当前 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模式演进的趋势和重点,提出在信息资源垄断被打破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形成以行业内竞争为基础、通过行业外力量激发活力的新型科技创新模式。针对未来科技创新的环境及特征,提出了交通运输行业新型科技创新模式的关键要素,即创新主体的无差别化和多元化、创新基本条件的开放性和研发过程的个性化,并提出创造无差别化、多元化、开放化、个性化的科技环境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旨在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提升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桥梁检测无人机以其机动性强、体积小、效率高、使用成本较低、模块化维修保养方便、安全风险低等优势,近年来受到桥梁养护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针对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无人机桥梁检测多元化发展趋势及无人机图像采集下损伤诊断技术进展,总结出目前桥梁检测的无人机配置需求,研究了当前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在桥下定位、复杂环境下巡航能力、避障能力,以及在图像信息扰动下病害识别能力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分析了已有解决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现有的解决方案与技术尚不成熟。为全面掌握桥梁的健康技术状况,融合无人机、蛇形机器人、爬壁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多元化桥梁检测系统来实现高效、精准、全方位的检测作业,将成为自动化桥梁检测技术未来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风力发电技术和并网技术不断成熟以及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构建了含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的电力系统多目标动态环境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以火电机组的总燃料费用和污染排放量为目标,同时考虑了系统的功率平衡约束、火电机组的有功出力约束、爬坡约束以及系统的正负旋转备用约束。并采用基于非劣排序分子微分进化算法对该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构建调度模型及求解算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全面伸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当今每个技术人才的基本技能。本文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改革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风电场实际运行模型的精确性,采用了基于实测风功率曲线的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该方法运用统计学理论分析了风电场的实测风速及有功功率,得到风电机组的实测风速-功率特性曲线,并利用该曲线得到能够反映风电机组实际输出特性的风力机参数,从而建立了风电机组模型.以实际测得的风速作为分群指标,利用改进型最大树法对风电机组进行分群,进而建立了风电场的等值模型,并与基于风速分群的传统等值方法及风电场实际输出功率曲线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风电场进行等值建模是有效的,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浮箱的发展概况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浮箱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发展新一代浮箱器材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技术、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迅速崛起,高速公路发展也十分迅速。章介绍了新一代数字视频监控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用以高效、高质量、低成本地为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的应用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机动车驾驶人驾照考试中自助约考的法律依据、概念、程序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概括。对其系统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从驾考、驾校、考生及驾校管理4个方面指出对未来行业的影响,为当前驾培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前瞻性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监控需求,并满足数字化高校的建设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基于现有数据中心监控模式及功能,利用Zig Bee物联网技术对数据中心实施物联网管理,减少了数据中心监控硬件和软件冗余,保障了数据中心的可伸缩性。同时本文还设计了物联网数据中心的云计算架构,为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挖掘和辅助决策等相关应用提供了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与计算环境。本方案的提出,为数据中心的智能管理提出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的技术,其中包括双馈电机运行理论、交流励磁用变换器技术、发电机并网技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独立调节的矢量变换控制技术以及风电系统输出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等.分析了当今的热点及进一步的工作,为大型风力机组的工程实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及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的超超临界机组有利于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绿色发电。这一趋势对高温蒸汽管道设计、制造、使用和可靠性评估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概述了针对高参数火电机组蒸汽管道的焊接接头早期失效、新材料选择和应用、含缺陷焊接部件寿命评估、残余应力以及拘束效应的影响、在役部件材料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评估以及在役部件延寿理论等,高温结构完整性评估领域的近期研究进展及工程实践,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和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用新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为轨道交通供电能够降低牵引供电系统维护成本,提高安全性,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型牵引供电技术之一.首先阐述了辐射式、电场耦合式及电磁耦合式三种主要WPT技术的特点,并重点介绍了电磁耦合式WPT技术在轨道交通中应用原理.回顾了国内、外轨道交通WPT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大功率高频逆变器、分段供电技术、电磁耦合机构设计、系统优化和控制、谐振频率稳定控制是WPT技术在轨道交通应用中的几大关键技术及关键问题,并对以上关键技术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分析表明,当前对轨道交通WPT技术的研究应集中在研制大功率高频谐振逆变电源、分段供电技术及系统优化方面,对轨道交通WPT技术传输功率及效率的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及工程应用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车!叶子     
《家用汽车》2010,(5):18-18
<正>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集光电转换、风电转换和二氧化碳吸附转换等自然能源转换技术概念于一身,是一款绿色交通工具。叶子概念车在设计中以电能为主要动力来源,其技术核心是自然能源转换技术,包括光电转换技术,风电转换技术、二氧化碳吸附和转换技术。叶子车顶的一片巨型叶子是一部高效的光电转换器,可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以可视化的叶脉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社会中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它不但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以及耐久性要求,还可以按照工程的特殊要求以及结构构件形成一定的特殊性能。当前,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了混凝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就混凝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高性能混凝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提高使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十分优越,具有早期强度高、力学性能稳定和耐久性好等特点,主要适用于道路桥梁、高层建筑中。从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改善方法,并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