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84年初我们对4个工厂的清铲工、扎固工、砂轮工及镁筑炉工等4个工种接触局部振动的工人117名,进行振动病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以相同作业环境但不接触振动的工人83名为对照。同时对各种手持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作了现场测试,还就工人接振工时进行了记录。本文着重对上述工种工人,末梢神经感觉功能的危害情况予以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凿岩机局部振动对铁路隧道凿岩工健康的影响,我们对407名不同工龄的凿岩工作了局部振动病的调查,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一、对象:随机选择407名凿岩工为对象,以同一环境下工作的92名其他体力劳动者为对照。两组499人均为30~60岁的隧道工。  相似文献   

3.
作者调查了340名振动病患者,其中磨刀工82名、磨光工186名和抛光172名。其主要职业危害是局部振动和静力肌紧张。磨刀工接触振动速度超出容许水平9dB,磨光工超出5dB,而抛光操作仅在125~250Hz超出2~3dB。实际接振时间占工作日的82%。由于接振参数不同,各工种振动病患病率不同。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4.
车辆乘务检车员在客车运输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车辆乘务检车员的健康及其劳动状况,以便为改进工人的劳动工作条件,增进身体健康提数锯,当好卫生参谋,我们于1987年对北京车辆段的乘务检车员进行了调查,先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一、调查对象为北京车辆段正在随车值乘的乘务检车员136名,均为男性,普遍对照组为与乘务员年龄,工龄相似的非乘务工作的男性机床工、木工和车、电、钳工等103名,另一对照组为与以上相似的192名男性列车乘务员。  相似文献   

5.
局部振动可引起末梢血管机能和形态的改变,尤其是振动性自指的出现,已被公认为局部振动危害的典型表现。因此,末梢循环机能的检查对于评价局部振动危害,特别是对局部振动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于局部振动危害引起的外周循环障碍进行了许多研究,检查方法也不断改进。近年,我们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查结合冷水负荷试验评价局部振动危害,获得初步结果,现报道如下。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砂轮磨光接触局部振动的工人共  相似文献   

6.
铁路部门手持振动工具使用相当广泛,机车和配件的制造和修理过程中从事振动作业的人数不少,在职业危害中占有很大比重。为了了解西安铁路地区手持振动工具对工人危害情况,为接振作业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0年1月对西安地区部分手持接振工种作业工人局部振动病的危害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振动工具的4小  相似文献   

7.
振动与噪声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扬州市广陵区卫生防疫站(225002)周正余根据江苏省局部振动病调查协作组调查所得资料,就振动与噪声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对象选择:使用局部振动工具的工人156人为接振组,与接振组...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噪声对锯木工人听觉损伤,以便今后采取预防措施,我们于1982年8~10月,对柳州铁路局管内七个单位的电锯锯木工人进行了体检及其环境噪声测定,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对柳州铁路地区木材厂、车辆段、直属房建段、分局房建段、第一建筑工程段、第二建筑工程段、机电厂七个单位的143名锯木工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工业煤气的应用日益增多,工人每日在生产环境中接触低浓度CO是难免的。本文对某厂接触低浓度CO工人进行临床调查,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工人组:某玻璃厂工人共119名,其中灯泡车间104名,瓶胆车间15名。男20名,女99名。年  相似文献   

10.
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比较广泛,铁路系统机械修配、配件等厂段中的电镀工人,接触铬更为频繁。铬中毒是电镀工人常见的一种职业病。此类作业环境中氰化物、强酸、强碱等化学毒物,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为了解电镀作业工人职业性危害情况,笔者于1977年对成都铁路局管内电镀作业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同时对电务、通讯等电源室的充电作业作了类似的卫生学调查研究,以探讨铬、氰化物及酸雾等毒物综合作用的规律,为预防电镀作业职业性危害提供科学依据。一、对象 (一)对成都局管内电镀作业较集中的5个厂段作车间空气中铬、氰化物、硫酸、盐酸浓度测定,对42名电镀作业工人临床体检。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一片大好形势下,遵循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对局内35名探伤工进行了健康检查。以拍胸大片为主,确诊矽酸盐肺两人,其调查结果如下: 一、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的调查: 为保护工人的健康,我们对局内济南、青岛、张店,兖州四个地区的电磁探伤工计35名进行了普查,并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进行了卫生调查。  相似文献   

12.
高频率局部振动是砂轮磨光作业的主要有害因素。已有报道,振动作用可引起动脉张力过高,但动脉压升高在振动作业工人中的分布及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作者观察了4,000名磨光工安靜时动脉压的变化。其中男性1,962名、女性2,038名。年龄20~60岁。发现动脉压过高者(>159/94mmHg),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早期发现铅对人体的影响,许多学者都在寻找灵敏、简便、适合现场使用的指标,以便尽早发现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本文通过41名铅作业工人和35名技校学生对照调查,  相似文献   

14.
铅在工业上用途颇广,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新品种、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生产、但用和接触铅的作业在不断地增加,职业性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我局铁路系统,铅作业工人数占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矽尘作业。因此,为了保护铅作业工人的健康促进铁路运输生产,我们曾对管内铅作业人数较为集中的五个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铅作业工人集中的印刷厂,机务段和车辆段等五个单位,对车间空气铅浓度的测定及198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振动性工具的应用更加广泛,接振工人日益增多,局部振动危害亦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对露天采石作业工人进行了局部振动病调查,现报道于下。洛阳铁路分局庙沟露天采石场,位于洛阳市西约100km的峡石驿,海拔680m的山区。职工105人。生产程序为打眼,爆破,运输,破碎。使用的振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地铁列车经过车辆段咽喉区时对临近建筑物振动影响的特征及传播分布规律,以某地铁车辆段咽喉区临近新建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咽喉区线路临近的场地土及建筑物内部的房间作为测试点开展振动测试分析.结果 表明:车辆段咽喉区振动影响持时长、强度大、频率特性复杂;咽喉区内的减振垫碎石道床地面线路以低频振动为主,振动主频为12 H...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手持振动工具对人体危害的规律,找出它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对14个铁路工厂的铆工、清铲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工时统计。对有代表性的工具按ISO/DIS5349的要求进行了振动参数的测定,对辽宁省有代表性的有色金属矿的凿岩机及山东济宁市立式砂轮研磨机的振动参数进行了测试,对其工  相似文献   

18.
长期接触工业品五氯酚(pcp)与五氯酚钠(Na-pcp)对人体的慢性影响在文献中报道不多,为探讨从事pcp和Na-pcp生产的工人的职业危害,我们对天津大沽化工厂进行了职业病调查,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pcp生产工人34人,平均接触工龄3年(1~9年);Na-pcp生产工人58人,平均接触工龄5年(1~11年)。另以30名不接触毒物,年龄构成相似者作为对照组。 (二)方法:1.临床体格检查:对全部受检  相似文献   

19.
地毯厂电动剪作业局部振动危害调查山东省莒县卫生防疫站(276500)张祥浩庞维南来逢渠史德玉吕其贞张洪东杜秀梅为研究地毯厂电动剪振动对工人的影响,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两个地毯厂进行了调查。用丹麦B&K公司生产的B&K2513振动仪和国产469加...  相似文献   

20.
手把电焊作业,在整个铁路系统,遍及各个站段现场单位,分局所属以机务段、车辆段工人最多。电弧焊接是借助触点局部产生的6000~10000℃高温熔化金属,使两个部件接合。由于焊条和焊接件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局部进行着复杂的冶金反应,因而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粉尘、温度和电弧光等多种因素,污染生产环境,共同作用于电焊工的身体,影响电焊工的健康,其中以锰的烟雾危害最大。为贯彻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贯彻予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防治职业危害,我们组织了对遵义机务段电焊间的劳动条件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