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消息·动态     
日本广岛首辆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投入运营日本广岛电气铁路首辆完全在日本制造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将于2005年3月投入运营。该车名为U3·ALFA,由近畿车辆、三菱重工和东洋电器制造三家公司联合开发。该车为铰接式5节编组,有3台转向架,其中2台为动力转向架,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电  相似文献   

2.
介绍100%低地板车辆及转向架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针对目前国内外100%低地板转向架,从轴距、轮对形式、牵引电动机及齿轮箱布置方式、构架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技术特点,并结合国内整车制造厂家的实际情况,对自主研制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转向架的方案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8月1日,载有中车时代电气研制的牵引、辅助、网络三大核心系统的中国首列自主化全线无接触网超级电容低地板有轨电车在中车株机公司正式下线。自主化低地板有轨电车是国内首列四模块单车型低地板车,采用纵向耦合独立轮驱动系统以实现100%低地板技术,其转向架取消了车轴,牵引电机安装于动力转向架两侧,每台电机驱动同一侧前后车轮。列车运行于全线无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现代 100%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技术 特点,包括模块化设计及编组、车辆结构形式、转向架 形式、无接触网运行、安全防撞性设计及个性化等方 面。对主流 100%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转向架结构形式 及其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对低地板有轨电车系统的特 点进行阐述,从而为我国 100% 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设计 开发提供技术参考,为城市有轨电车运输系统的车辆 选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针对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的转向架结构特点,分析了轮对轴箱装置、联轴节、悬挂装置及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装配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要求,给出了相应的工序流程和工装要求,解决了装配工艺技术难点,保障了100%低地板车辆转向架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类型钢轨上有轨电车的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四模块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仿真模型。在模型中考虑CHN60钢轨与60R2槽型轨的影响,并依据规范设置了3条小半径曲线线路,最后以车辆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为评价指标,对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钢轨上的有轨电车非线性临界速度均能满足车辆运行要求,且运行在CHN60轨上的车辆具有更好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在小半径曲线线路上运行时,60R2槽型轨上的车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槽型轨断面具有一定的护轨功能,因而在有轨电车钢轨选型上,建议使用槽型钢轨。  相似文献   

7.
有轨电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由于其环保及人性化的设计正在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新潮流。在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发展中出现了各类不同的车辆型式及功能设计,充分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和旅客的各类出行需求,并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国外各知名制造商的新一代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产品,包括车辆的实际运用情况、主要特征、性能参数以及转向架特点等方面。对不同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总结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应用现状,并对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发展进行预测。认为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将在国内外得到更多应用,而无接触网供电方式、浮车型编组型式及采用永磁电机将会成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现代低地板有轨电车以其节能环保、方便舒适、建设周期短和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在世界各地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低地板有轨电车也在近几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多个城市已经开通运营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低地板有轨电车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形式,因此不同生产商研发的低地板有轨电车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着重以几种典型国产低地板有轨电车为对象,对比分析了包括铰接型、单车体型、浮车型在内的转向架技术特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低地板有轨电车因在城市中运行,道路工况复杂、小曲线半径较多,轮轨磨耗较为严重。又因轨道基本都使用槽型轨,在一定情况下槽型轨轨槽会与轮背发生接触,同样会发生磨耗。为研究车轮磨耗规律,以国内自主研发的新型7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及轮轨多点非椭圆接触理论对磨耗演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轮背内侧距下的车轮磨耗问题。结果表明,轮背内侧距对直线和曲线工况磨耗问题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在一定范围内轮背内侧距越小对直线工况越有利,而对曲线工况不利。通过对实际运行线路的磨耗情况研究发现,车轮磨损主要发生在曲线行驶中,对车辆在整条线路上的磨耗问题进行优化,综合考虑直线与曲线所占比例,当轮背内侧距为1 376 mm时磨耗问题得到最优,对于使用槽型轨的车辆设计时轮背内侧距应当与车辆悬挂参数相匹配。  相似文献   

10.
独立车轮动力转向架纵向耦合蠕滑导向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型100%低地板轻轨车采用独立车轮动力转向架的导向机理进行分析。认为独立车轮动力转向架一侧的前、后2个车轮与轨道的接触处会因转向架前、后"轮对"发生横移和摇头而出现纵向蠕滑,产生纵向蠕滑力;在纵向蠕滑力矩的作用下,转向架前、后"轮对"将反向摇头和横移,从而使独立车轮转向架实现导向功能。通过定性分析、公式推导和动态仿真,论证了纵向耦合蠕滑导向理论的正确性,公式计算和动态仿真的结果均与定性分析的结论一致。纵向耦合能够使独立车轮动力转向架获得导向能力;实现纵向耦合的方式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电气的;纵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的导向能力不如传统轮对转向架。  相似文献   

11.
以铰接型有轨电车作为计算模型,阐述了铰接型有轨电车的重心、轴重、轮重的原理以及计算过程。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计算轴重、轮重,软件采用C#语言,基于VS2010平台以及数据库SqlServer2008。该系统具有数据查询、存储、编辑以及删除功能,操作方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有轨电车、传统有轨电车以及轻轨的区别进行分析,给出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义。结合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技术条件的现状,对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线路平面技术条件(如最小曲线半径、车站间距、曲线车站最小曲线半径等)以及主要线路纵断面技术条件(如最大坡度、竖曲线、最短坡段长度等)进行研究。提出现代有轨电车的各项主要线路技术条件的具体取值或者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有轨电车与地铁的车辆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轨电车与地铁在车辆维修制度和车辆段布局等方面的特点。从车辆段的主要功能、车辆检修制度、车辆段用地规模和工艺设计等方面,分析比较有轨电车车辆段与地铁车辆段的差异,为有轨电车工程中车辆段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道岔是线路的关键设备。有轨电车线路使用槽型钢轨,槽型轨道岔与普通道岔不同,槽型轨道岔就成了有轨电车项目中线路工程的关键。为了满足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一期工程需求,在分析部分国内外有轨电车槽型轨道岔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现有钢轨的品种范围,进行现代有轨电车用59R2槽型钢轨6号单开道岔设计,选定拼装式转辙器、整体型高锰钢辙叉的典型结构,并进行厂内试制和试铺。该道岔已经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并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应用的54 m长轻型有轨电车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瑞士和其他国家正致力于发展现代化的地区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要求继续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对各种有轨和其他交通工具进行试验评价.此外,还对无轨电车的使用条件及今后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路基工程作为轨道基础是确保有轨电车运营车辆平稳、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内尚无统一的设计标准与结构形式。为此,对国内有轨电车路基设计标准的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得出较优的路基形式与设计参数;并经已运营的广州海珠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的应用,验证了研究成果;所提出的经济、适用的有轨电车路基设计标准,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通过对有轨电车转向架检修间的设计对转向架各部件的检修进行详细论述,介绍转向架检修间流水线设计的基本情况,并对转向架检修之后的标准及检修流程、各部件的检修进行说明, 指出可能存在的不尽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9.
Translohr有轨电车轨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nslohr新型有轨电车系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导轨的轨道结构与传统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有着很大区别。结合上海浦东张江有轨电车工程导轨的轨道结构设计实践,简介了该类有轨电车正线导轨的轨道结构的设计概况,详细介绍了树脂浇注工艺特点和道岔设备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轨电车在国内迅猛发展,了解各地发展情况及问题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国有轨电车蓝皮书编写组展开全国调研并撰写了蓝皮书,报告研究并分析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项目审批、规划设计、设备、运营维保、立法和标准等关键技术和管理情况,指出我国有轨电车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初步形成、创新技术得以应用的发展成就,但也存在审批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及标准缺失、客流普遍偏低、运营人才及经验缺乏等风险。未来全行业应在法律及标准体系完善、规范PPP模式、提高技术国产化率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