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斗轮取料机的行走系统由2台Schneider ATV71系列变频器驱动28台SEW变频电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电位计掉电和中点漂移后,变频器会收到错误的控制指令,导致取料机误动作,可能致使取料机大臂或斗轮撞击料堆.在PLC里增加对电位计的保护程序,在电位计出现掉电或者中点漂移时,PLC能迅速检测出电位计故障,限制...  相似文献   

2.
尹刚 《港口科技》2011,(3):17-19
以悬臂式取料机作为研究实例,研究了两台取料机近距运行碰撞情况.建立了两台取料机相撞的数学模型,对其PLC运行程序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改进.实践证明,应用本文中优化程序,对两台取料机防碰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杨军 《港口装卸》2005,(6):26-27
1问题的提出 日照港陆桥一公司#7、#8堆场煤炭改扩建工程中,在A-6皮带机所在的轨道上配置了2台额定能力为3000t/h(最大取料能力为3300t/h)的取料机,这2台取料机采用了PLC和变频技术,使用触摸屏实现人机对话功能,通过拉姆齐称重装置检测得到取料的瞬时流量值和累计值,再通过光缆进行各种信号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这2台取料机是沿海港口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设备。  相似文献   

4.
港口装卸设备的良好运行是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以及提高码头吞吐量的重要保障,港口生产的快速发展要求港口装卸设备运行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其中,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港口装卸设备的运行控制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LC控制能够全面高效快捷地监控港口装卸设备的运行状态,其工作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港口装卸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速度编码器(光电式增量型编码器)是港口设备调速系统核心部位变频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速度控制精度高和实现位置控制、状态显示等特点,在港口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2].信号干扰造成的PLC死机、编码器信号检测等故障不易排查和根除,增加了设备运行的故障率,降低了设备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彻底消除取料机大臂回转运行过程中斗轮碰撞坝基事故,防止斗轮机械损坏,对取料机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介绍了所采取的措施,如增加现场限位。利用PLC微分接点技术完善取料机回转保护功能。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控制系统总线技术的成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分布式节点以集中架构为基础,通过PLC组网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加强了系统的统一性和实用性,方便了组织管理和系统维护.然而,由于不同品牌的PLC产品和技术分归于不同的厂商,会产生不同硬件、软件产品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以及缺乏通用性等问题,也势必会产生技术壁垒和屏障.基于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考虑,应当尽量避免不同品牌的PLC产品一起混用的现象.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可能不得不面对将不同的PLC产品融于同一个网络中进行控制的问题.黄骅港就遇到了此种情况:在以A-B Controlnet网络为基础的控制系统中,加入了以安川PLC为控制基础的7号取料机(R7)和9号取料机(R9),实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港有关资料统计,在PLC控制系统中,系统故障的95%发生在PLC外部,而PLC内部故障90%发生在I/O模板中,即99.5%的系统故障发生在PLC的外围电路及I/O模板中。我港一期工程的2号取料机PLC控制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PLC的RS-485通讯口不能正常传输数据,更换PLC系统2个月后又出现同样的故障。  相似文献   

8.
汪大春  宋桂江  唱荣鹏 《港工技术》2011,48(6):23-24,31
投产10 a的黄骅港煤码头一期工程6 000 t/h取料机的回转支撑轨道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变形或塌陷,其更换频率为2次/a以上.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取料机整机自重和重载工况下回转轮的轮压,探讨轨道损坏的原因.就取料机回转车轮和轨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为该类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港煤四期扩容工程的取料机首次使用了先进的触摸屏系统.由于该系统的设计人员对触摸屏程序的开发是第一次,加上煤四扩容设备安装工期较紧,所以起初的触摸屏程序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经过两年时间的使用和对触摸屏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将PLC程序改造和触摸屏程序的开发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触摸屏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孙强 《港口装卸》2010,(2):40-40
在秦皇岛港煤四期扩容工程中,3台取料机的行走数据是通过编码器来检测的,检测后经过PLC处理,将行走数据显示在触摸屏上。取料机的停止、减速等行走动作受行走数据的影响。在夜间和视线不好的情况下,司机都是依照显示的行走数据进行操作的。  相似文献   

11.
蒋强 《港口装卸》2021,(3):20-21
取料机作为散杂货港口的主要设备,各机构在各个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港口企业至关重要.取料机大车行走机构作为取料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整机的稳定性.结合取料机大车行走制动器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其控制程序,有效地解决了取料机制动时晃动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QLG1500.40型滚筒式混匀取料机是武钢工业港混匀料场的关键设备.该机自1992年初投入运行以来,由于其电控系统的设计先天不足,调速性能差,致使取料机行走机构多次出现严重故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大大地影响了混匀料场效益的发挥.为此,我们针对原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技术改造,使系统调速性能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首次在国内大型混匀取料机中实现了全自动同步运行的作业.  相似文献   

13.
魏戴宁 《机电设备》2021,38(5):89-92
西门子PLC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在PLC编程中也有着明显的优势。船舶尾气脱硫系统中有多个子系统,这些系统与废气清洗控制系统(EGCS)都采用DP网络系统构成,具有网络电缆敷设简洁、PLC通信配置简单的优势。以其中一个子系统为例,采用西门子PLC为主站,两台丹佛斯变频器为从站。详细阐述了DP网络构架、开发PLC与变频器之间的实时通信程序、变频器参数设置等,实现了PLC与变频器的通信。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 目前,大型港口翻车机的PLC控制系统可以对电气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故障显示,而对机构、结构的运行状况,却缺少应有的运行监测手段.特别是对设备运行一个时期后的机构、结构状态无法判别,导致对机构、结构的故障隐患不能早期判断处理,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使得设备管理部门对翻车机的整体运行状况缺乏全面的把握[1].因此,开发一种能长期稳定实时在线监测翻车机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是极其必要的.近年来,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已应用于民用土木工程、桥梁结构的监测,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2].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 国内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以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展开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1995年开始成立课题组对作业成本计算法进行应用性研究[1],王平心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试点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获得了较大的成功[2].李安定、张琦等对作业成本法在港口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探讨[3 -4],杨慧对港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研究[5].  相似文献   

16.
1问题描述日照港煤二期堆料机、取料机等大型装卸设备于2003年投产,其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电气系统采用施耐德昆腾PLC程序控制、ABB变频器驱动、人机界面显示模式。人机界面采用台湾产海泰克触摸屏,编程软件采用ADP3。触摸屏和PLC通过RS232协议通讯,用来显示设备限位开关、电流、动作角度、压力等状态信息,便于操作司机掌握设备状况,了解设备运转实时信息,及时查找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取料机行走编码器的稳定性以及行走位置的精度,将编码器的安装位置从行走检测轮变更到行走从动轮上,并重新设计制作从动轮的轴承端盖及外端盖,以配合编码器的固定、安装。根据编码器检测轮轮缘周长的变化,重新修改PLC程序中行走位置的计算公式,使其能准确计算出取料机的行走位置。  相似文献   

18.
神华黄骅港是一个现代化的专业煤炭运输港口.煤炭运输系统由翻车机、堆料机、斗轮取料机、装船机、带式输送机等大型装卸设备组成,这些大型装卸设备的控制系统全部采用美国A-B公司生产的新一代ControlLogix系列PLC控制系统作为中央控制单元.  相似文献   

19.
传统舰船数据实时通信系统在完成船舶数据实时通信过程中,需要多组数据交互设备协同完成。受到不同设备协议损耗的影响,实时通信质量很不稳定。结合PLC技术特点,提出PLC技术的舰船数据实时通信系统设计。通过PLC技术整合创建数据实时通信硬件的集成模组,根据设计硬件对通信协议接口进行设计;对接口数据进行定位策略的定义计算,从而完成整套系统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系统的数据实时通信效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设计系统较传统通信系统,具有数据实时通信稳定性好,通信质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沈瑜 《中国海事》2022,(2):61-63
随着《压载水公约》的生效,如何更好地实施公约要求成了港口国关注的重点.港口国监督(PSC)在促进港口国实施公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然而,随着PSC的深入,一些潜在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总结了目前PSC执行《压载水公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