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研究目的:伴随着新时代铁路建设的深入推进,铁路运输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型到逐步适应型的历史性转变,轨道交通将更加重视地方性、区域性、城市性铁路布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网络化建设成为了新时期下铁路发展的战略重心。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的技术特点、功能定位、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系统化解析,以期为城际与市域(郊)铁路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研究结论:(1)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不同,但存在一定相近之处,在技术属性上各有侧重;(2)目前城际与市域(郊)铁路主要存在规划引领作用尚不突出、建设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投融资模式单一等问题;(3)实现城际铁路与市域(郊)铁路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应在出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突破层级管理藩篱、分层分类科学统筹、规范完善标准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行业自律等;(4)本研究成果可为城际、市域(郊)铁路相关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市域铁路因具有优化城市布局及串联城市组团等特点,日渐受到国内各大城市重视。结合温州城市特点、新型城镇化建设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TOD发展理念;从线网规划、建设进展两方面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情况;从技术标准、机电四大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温州市域铁路创新实践。温州市域铁路发展经验表明:市域铁路的概念、服务范围、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等,是当前阶段发展市域铁路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保证轨道交通投资科学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市域铁路设计速度为100~160km/h,采用宽体车和窄体车2种车型,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线路技术标准应与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相协调,线路平面设计标准应体现市域铁路特点。结合国内外市域铁路平纵断面标准研究成果,通过优化超高参数、参考行车v-s曲线并针对不同车型进行技术参数分析,提出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取值、线间距及其加宽值、长大坡道标准和竖曲线设置条件等设计技术标准。该标准适应我国市域铁路实际情况,在关注旅客舒适性要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动车组的技术条件,与现行铁路线路设计标准相比具有一定创新性,充分体现了市域铁路特点,且技术经济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市域铁路作为都市圈中心城与周边城镇中长距离通勤的公共交通系统,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与多样性选择。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性文件鼓励和发展市域铁路。通过解读国家政策文件精神、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市在建及规划市域铁路情况和上海市域铁路地方标准等,梳理总结出富有上海市特色的市域铁路建设标准,并结合上海市域铁路自身规划设计实践,提出上海市域铁路特点、功能定位、设计标准及出行时间要求、互联互通、站间距、车站有效长、土建工法、信号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观点,以期为上海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市域铁路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点均有别于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市域铁路的通道选择往往与城市区域内的既有铁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其线路走向以符合既有铁路功能及市域铁路功能为原则。本文基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以下简称S1线)与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至温州东站段在城区范围内共通道的情况,探讨S1线对金温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得出适宜于S1线可采用的合理方案,并归纳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的分析要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确定既有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是探讨对其利用方式的前置条件;(2)市域铁路对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增建二线和新建双线;(3)在与既有铁路共通道段,需充分结合城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4)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在对既有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直接决定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影响市域铁路网络资源的共享,是工程设计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国内外市郊铁路、城郊快线铁路等技术特点,充分剖析温州的城市现状特征及总体规划,基于温州市域铁路网的构架规模及S1线的站点设置原则,以满足功能定位、工程合理为目的,对市域铁路的制式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市域铁路可供选择的制式有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2)制式的选择主要可从与规划的符合性、适应项目特点、换乘、后期运营成本、工程经济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3)温州市域铁路宜采用国铁制式;(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在市域铁路制式选择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指导市域快线的规划设计以引导市域快线健康有序发展,分析轨道交通的分层体系以及各分层的相互关系和所处的位置,并对容易混淆的地铁、市域快线、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制式进行技术参数的详细对比分析。明确市域快线的属性及适用范围,特别是市域快线位于市区的线路和市区外围的线路应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及技术特征。确定市域快线速度目标值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和步骤,首次提出速度效率的概念,且市域快线应根据速度效率和站间距、旅行速度的关系来选择速度目标值,并明确了市域快线最高运行速度与站间距、速度效率、旅行速度之间的制约关系,市域快线要提高旅行速度应提高速度效率,而不仅仅是最高速度。  相似文献   

8.
结合市域(郊)铁路的功能定位、技术途径选择、建设运营模式及车站综合开发,就目前新建市域(郊)铁路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满足市域(郊)铁路基本客运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富余运力兼顾货运以提高项目收入,采用混合所有制建设运营以减少建设运营成本和延长还本付息期限及车站综合开发方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总结广州在市域快线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基于时空目标的功能定位,提出对线路规划设计的要求。分析国内外大站快线、快慢线组合以及复线等三大快线建设模式的功能差异及优缺点。以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线规划设计为例,提出规划设计阶段应以如何落实市域快线与线网衔接点、站点布置规划、最高运行速度及运营模式、快线停靠站点选择、投资控制等5个维度为重点研究内容,并逐一进行详细论述和数据比较分析,为新建市域快线的决策、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铁路网的不断升级与完善,部分中低速铁路能力得到释放,其客运功能定位有所调整,甚至有归口地方管理的趋势,而在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体系中,市域线不可或缺。通过对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市域铁路第一批试点项目在利用既有铁路的规模、标准、投资模式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运营权、既有铁路能力、客流需求、互联互通、车站设置、运营补亏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铁路列车的有关建议,为后续类似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日本铁路站车服务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日本铁路重视旅客服务质量,服务理念渗透至旅客站车服务和管理各个方面。从东日本铁路车站服务定位、功能布局、乘降组织、站车设备设施配置、列车乘务和服务管理等方面,介绍东日本铁路站车服务与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我国铁路站车垃圾发生量、组分特性以及收集运送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传统收集运送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垃圾收集运送方式——垃圾管道气力输送系统,可实现站车垃圾高效快捷清运,显著改善站车环境。  相似文献   

13.
轮轴检修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货车重载和提速后轮轴种类增多、检修要求提高等新情况,探讨利用信息技术且结合轮轴检修自动控制设备和HMIS轮轴子系统实现轮轴检修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法,并给出了轮轴检修工艺布局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技查新工作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评估与认定,系统定义了科技查新工作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在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科技查新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市场化延伸服务。并就当前开展科技查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标准站的站位和车站型式,对高架轨道交通使用功能和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对城市规划及城轨周边地区未来的发展也有间接影响。介绍了高架标准站的设计原则,通过对高架路中站与路侧站的比较,确定路中站更具优势,在此基础上,对高架路中站2种站台型式(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及设备管理用房采用内置或外挂4种常见车站型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高架标准站应该采用路中岛式,设备管理用房内置的车站型式。  相似文献   

16.
结合TDCS与TDMS系统的特点,浅议系统的功能和维护,对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维修人员的维护水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曼彻斯特现代有轨电车网络的建设背景、线网结构、运营组织、客流、票务、路权、车辆、多网融合等方面的情况。现代有轨电车作为曼彻斯特唯一的轨道交通模式,在其公共交通系统中承担着骨架线的作用,拥有英国最庞大的有轨电车系统。曼彻斯特有轨电车具有符合城市人口规模及城市布局的线网规划,高品质、差异化、多网融合的运营组织,其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健康发展有轨电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铁道机车车辆可靠性工程状况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可靠性工程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发达国家铁道部门对可靠性工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铁道机车车辆可靠性工程的目的,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开展可靠性工程的必要性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俊龙 《铁道勘察》2006,32(4):69-72
针对既有线上钢筋混凝土轻型墩横向振幅超限、墩身与墩基偏心等病害,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依据现场情况及施工单位的施工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结合京九线下行K1550 358店下中桥桥墩基础加固工程,介绍钢筋混凝土包箍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近年来天津铁路分局机务调车现状;阐述了利用机车监控装置为调车作业实施监控的可行性,从基本思路、遵循的标准和监控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调车监控的具体方案及解决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