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城市交通面临严峻的形势。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地铁和轻轨交通方式.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势所必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将增加。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出行问题,在大、中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已形成共识。在最近几年,一些城市内修建了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列车。对于运营线路不很长,而旅客运输量又很大的线路,除地铁线路以外,又有了多种轨道交通列车的形式,如重庆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上海的高架明珠线轨道交通,北京的13号城市轨道交通等。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能加速城市化进程,并有效地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广州地铁1号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2号线使广州市轨道交通构架基本形成,为充分发挥地铁1、2号线的效益,拟建南北走向的3号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建设将极大地引导番禺卫星城的发展和形成新的城市发展轴,成为实现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思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5年底,我国市区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有150多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一般会涉及4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线网,本刊2016年第8期《特约时评》对此已有阐述. 然而,在目前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体系中,大多数只考虑了高铁、城际铁路、城轨(地铁或轻轨)这3个层次的轨道交通,因此,在未来不少大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中,必然会新增市域铁路这一层次.如何处理好这4个层次轨道交通线网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大都市都曾为交通问题所困扰。实践证明,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国外,像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这样的城市的轨道交通都很发达,一般在600至1000公里之间,每天运送旅客上百万人次,巴黎1000万人口,轨道交通承担70%的交通量;伦敦700万人口,轨道交通起主导作用;莫斯科,香港,轨道交通承担55%的客运量;东京轨道交通承担80%的交通量。那么,作为中国轨道交通大枢纽的首都北京,其轨道交通体系承担了多少的交通量呢。其地铁现状又是如何呢?为此,本刊记者实地走访考察了北京各大地铁线路。  相似文献   

6.
北京正处在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加速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交通问题十分突出,日益为社会关注.为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北京市委、市政府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治本之策,而重中之重就是大力发展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为了更好地介绍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本刊记者采访了市交通委周正宇副主任,他围绕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然而,在东京街头却很难看到公共汽车,因为东京的轨道交通实在是太发达了.地铁、市内铁路和近郊铁路纵横交错,能将乘客带到东京市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些轨道交通线路组成了东京这座城市的客运交通生命线. 1 东京都交通圈轨道交通概况 根据2005年度的人口和交通状况普查资料,有850万左右的人口居住在东京都的区域(东京23区)内,该数字从1975年起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在相同的3 0年期间,分布在东京都交通圈(自都中心50km半径范围)的人口已经从2 430万膨胀到了3130万.每天在东京都交通圈利用公交系统进行通勤、通学的人口约950万人次,其中50%以上乘客的出行时间集中在早高峰时段.特别是来自神奈川先和埼玉县的客流非常大,早高峰时段分别达到了48.7万人次/日和48.4万人次/日.东京市民至工作单位或学校的平均出行时间为68 min.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城市的组团式发展和郊区卫星城的兴起, 市域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前往往采取将市中心的地铁制式延伸到远郊区的做法,很少采用市域轨道交通类型;近年来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城市普遍存在中心区和郊区之间的交通不畅,而发展市域轨道交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规划和实施效果两个层面,研究南京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影响。首先,通过梳理南京历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互动关系,阐述各时期、不同城市形态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对轨道交通线网布局的需求,显示轨道交通“依据总规、支持总规”的属性;然后,通过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佐证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反作用,展现轨道交通“超越总规、回归总规”的作用。南京地铁在引领城市空间拓展、支持中心体系构建、促进城市立体化和集约化建设、引导城市人口与产业分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互动中的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下阶段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合理响应片区发展需求、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建设及科学引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增加,因而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和交通高密度已成为突出特征,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恶化.这时,轨道交通以其快速、舒适及大容量的特点,吸引了众多面临公共交通困扰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城市纷纷进行地铁或轻轨的建设.一时间,快速轨道交通成为各城市建设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1.
综合考虑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和外部成本效应,基于交通效能和环境效能,建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效能价格比模型,不仅可以激励运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而且可以纠正由于外部效应引起的市场失效,引导货主选择交通效能高,外部成本小的运输方式。以铁路和公路货运为例,分别采集并处理铁路和公路的各项效能指标数据,并根据对国计民生影响大小和对铁路运输依赖性强弱将铁路运输货物分为3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类货物各项效能指标的权重,利用效能价格比模型最后求得铁路和公路的合理比价关系为:第1类货物:0.455:1~0.549:1;第2类货物:0.525:1~0.624:1;第3类货物:0.617:1~0.729:1,为制定铁路货运政府指导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详细论述国内外工程因物价波动引起价格调整的依据与限制条件、常用调整方法,分析价格调整保证条件.通过国内外情况的综述发现,价格调整行为需要相关法律的保障、行业规范与行业的支持.完善的调价合同条款是价格调整的前提,详实的基础资料是进行价格调整的基础和条件,合理适用的价格调整方法是价格调整的关键,公正的争议处理方式是价格调整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简要概述了投标报价决策的工作程序及其流程,系统地总结了其工作步骤及其过程控制。笔结合多年来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的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对投标报价决策工作具有比较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合理低价中标与最低价中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合理低价中标法"和"最低价中标法"这两种评标办法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阐述"合理低价中标法"是我国现阶段最适合的一种评标办法;同时也论证了"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科学可行的评标办法,待条件成熟后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合理低价中标法”和“最低价中标法”这两种评标办法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国情,阐述“合理低价中标法”是我国现阶段最适合的一种评标办法;同时也论证了“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科学可行的评标办法.待条件成熟后应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工程项目变更的形式、处理程序和价款的确定方法,并说明了及时进行变更项目价款计量支付的重要性和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诸多弊端,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提出了工程价格管理改革的构想,并介绍了有关报价决策系统建立的理论依据,从而尽快建立起由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和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王金华 《铁道建筑》2006,(9):101-10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工程招标投标已经成为建设项目承发包的主要和法定手段,要想提高企业的中标率,必须熟悉当前的评标办法,掌握相应的投标报价技巧。文章着重从开标前和开标后分别阐述了投标报价中的一些技巧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将由特定高铁列车所提供的起讫点间的旅客运输服务定义为单个高铁客运产品。随着高速铁路越来越"公交化",同一起讫点间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票价的调整有了更精细化的要求。用经济学中的交叉弹性理论描述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程度,用指数需求函数描述客运产品的需求与票价的关系,构建并求解高铁动态票价优化模型,对客运产品间不同可替代程度下的最优动态票价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会影响票价策略的选择,且客运产品间可替代程度的增加是否有利于客票收益的提高与可行折扣票价集合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综合单价风险评估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市场的公开竞争促使施工企业科学地运用决策分析以获取项目。清单招标一般都采用单价合同,投标人要承担组价的全部风险,而出于种种原因,综合单价中的风险费用一直未得到投标人的充分重视。此文在深入理解综合单价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报价风险,以此为基础构建风险分析和评估数学模型;再以随机抽样为主要手段,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对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得出综合单价风险概率分布,从而为投标人的报价决策提供依据。综合单价报价风险决策方法的研究对施工企业投标报价风险分析和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