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个体角度获取公共交通通勤乘客出行行为特征,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公交总体出行规律,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基于公共交通刷卡数据与线站数据,针对公交通勤出行个体,借助图谱可视化表达优势,研究形成了以横轴为时间序列轴、纵轴为位置轴、节点大小为方向角度的公共交通通勤乘客出行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选用出行方式、方向、时间和线路等属性指标,采用结构相似度与最长公共子序列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图谱相似性判定。以个体乘客一周的公共交通出行数据为例,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能够直观反映个体出行过程,为出行特征表达与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不同公共交通类型乘客的出行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实现公共交通通勤乘客准确辨识,有助于获取精细化的公共交通出行特征,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乘客的出行需求.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刷卡和线站数据,对公共交通多源数据进行关联匹配并提取出行链.利用北京市连续1个月的公共交通刷卡出行数据,采用多层规划理论构建了个体出行知识图谱,提取了出行天数、出行空间均衡度等7类特征指标.通过RP调查获得乘客出行行为类别.以特征指标为输入,乘客分类为输出,构建了面向公共交通乘客分类的BP神经元网络模型.验证表明,模型平均分类精度为94.5%,Kappa系数为0.879.本文研究有助于准确识别不同类别的公共交通乘客,为优化公共交通运营及公共交通精准化服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区别于传统公交运营服务模式,辅助式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创新服务模式,可以提升公交快速、便捷、舒适等服务品质,满足乘客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创新尝试和有益补充。本文以满足乘客出行需求为研究目标,探讨分析辅助式公交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对策,并对传统公交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城公交     
公交怎么走乘客来决定 "公交怎么走,乘客来决定".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吉林市公交集团坚持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通过网约定制公交、街巷微公交等便捷化、精准化、智能化服务,把出行便利送到群众家门口. "网约公交车"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 吉林市公交集团推广"互联网+公交",依托"吉林行"信息平台,采取定制走向、...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交通》2023,(5):96-97
<正>近年来,在新基建政策推动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共交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提高公交车准点率和服务水平已成为缓解城市拥堵和促进市民绿色出行的重要举措之一。智能网联公交成为了公交系统提质升级的方向之一,而汉纳森智能网联公交则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当前城市智慧公交发展为背景,本文从我国城市智慧公交当前发展现状出发,围绕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研究、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一步从智慧公交客流特征分析、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共交通服务评估 等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每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本文从乘客特征智能识别与预测、 复杂场景下的智慧公交运营、智慧公交网络设计与优化,以及智慧公交服务评估等4个方面对智慧公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展望,并分别提出了代表性的研究问题。通过总结当前智慧公交的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展望,本文进一步指出智慧公交的创新性研究和发展,亟需从如下4个方面展开:挖掘乘客全出行链信息,提供一站式智慧公交出行服务;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视角下集 成智慧公交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公交运营效率提升;基于智慧公交多层级发展需求,构建面向政府、企业、社会用户的立体化公交运营系统评估体系;构建智慧公交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结合当前智慧公交出行的日渐兴起,本文总结了智慧公交当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智慧公交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智慧公交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认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集成应用,对提供多模式智慧公交服务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机遇。但是,单凭新技术无法提升智慧公交服务水平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还需交通系统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当前亟需围绕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本文同时强调当前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突出产学研相结合,为我国智慧公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挖掘公共交通通勤出行精准化特征,从追踪出行链的角度出发,利用公交与轨道多源数据研究常乘客通勤出行提取方法。通过选取潜在职住地设置高频职住地集合,提出公共交通常乘客职住地识别算法,结合出行链起讫站点与职住地空间信息匹配提取通勤出行链,并将常乘客出行分为home-work通勤、work-home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以北京市“回天地区”公交与轨道出行链数据为例,提取常乘客通勤出行。结果表明:常乘客职住地识别率达到85.9%,常乘客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在出行时空分布和出行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通勤出行提取可为北京市面向常乘客开展“预约出行”并分析其出行需求动态特征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是对公共交通系统多维度关联分析与国内外公交都市发展的最新研究方向,也是构建高品质、人本化的全过程公共交通出行链的必要路径。本文以杭州公共交通系统协同融合发展为目标,提出网络融合、走廊融合、站点融合、服务融合四大战略,并基于轨道交通站点研究慢行设施、公共汽(电)车以及换乘导向标识等重点领域的布设策略,以指导存量设施的精准调配与增量设施的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智能公共交通信息系统(Intellige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PTIS)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利用智能公交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为公共交通企业运营、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服务和政府公共交通决策提供高效、实时、动态的全方位信启、IPTIS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公共交通运营信息服务与公共交通乘客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毗邻城市间高品质、高竞争力的公共交通服务在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同时,还有助于形成重点车站核心区+公交走廊引导的点—轴发展模式,摆脱传统的小汽车依赖的蔓延式增长路径.以金华—兰溪城际公交快线为例,分析乘客出行特征以及城际公交快线服务与居民需求的匹配关系,总结现有服务在应对多元需求及车站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基于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