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交车辆在进出站过程中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干扰对交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公交车进出3种布置形式车站时的机非混行交通系统,阐述该3种系统机非干扰形式与延误产生机理;基于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出行效益最大化,以机非混行系统延误为目标,构建基于2种延误折算方式的系统延误模型;并利用VISSIM软件完成84个仿真场景用于描述这3种公交车站布置形式下的延误影响效果.仿真数据表明,3种公交站布置形式下混行系统的延误随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案例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延误模型可应用于分析与判断不同机非流量条件下公交车站布置形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交通调查数据开展交通模型维护升级工作存在抽样率低、样本量小、人工成本高、精度低、实施难度大等多种现实问题.在大数据技术不断更新完善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新的模型维护升级技术和方法.首先,阐述重庆市交通大数据的发展历程、数据类型、数据采集与数据格式.其次,在重庆市综合交通模型的框架结构中,分别利用大数据资源探索公共汽车线网的构建、各等级道路流量延误函数标定、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析、出行分布特征分析和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分析等相关技术方法.最后,以重庆市综合交通模型的应用实践成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向楠  林航飞 《交通标准化》2011,(22):112-116
针对不同进口道形式对交叉口分类,利用杭州市信号交叉口的实际观测延误数据,以统计出的进口道饱和度和延误值为基础,通过对饱和度和延误值关系的分析拟合,得出适合杭州市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函数,应用于杭州市宏观交通模型中,可提高模型的精确程度,并且在杭州市交通信息平台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公共汽车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对于智能化监测、管理以及信息发布至关重要,以往人工开展这项工作费时费力且常有疏漏。与此相反,公共汽车车载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及相关大数据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实时、全覆盖的优点。以公共汽车GPS数据以及其他静态信息为基础,以ArcGIS二次开发为手段,通过不同场景下公共汽车运行轨迹特征分析、公共汽车线网空间要素分析等步骤,建立了一套相对高效率且低成本的公共汽车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公共汽车线路走向变更及车站变更。最后,以杭州市数据为例,对该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计算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
公交专用进口道的选择和设置会对进口道的社会车流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在阐述公交专用道在交叉口的设置形式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基于实际交通调查数据,设 计了典型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仿真模型,选取了交叉口车辆排队长度、公交车延误、小汽车延误和人均延误作为评价指标,利用VISSIM软件仿真分析公交专用进口道运行效果与交叉口饱和度之...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公共汽车客流下降趋势、提升公共汽车服务能力,以重庆市为例,探索应对措施。通过挖掘"运营、服务、安全、机务"4大体系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融合分析体系,强化数据分析和仿真能力,将公共汽车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决策。通过优化调整轨道交通沿线公共汽车线网、新增或改造公共汽车站,提升公共汽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品质。建立多层级公共汽车线网,以快速骨干线加社区巴士为主,实现市民"干路出行快、支线出行便"的目标,从技术手段上提升公共汽车出行品质、增强出行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VISSIM对无信号环形交叉口以及有信号十字交叉口的通行延误情况进行模拟仿真.以车均运行延误时间、车均停车延误时间、车均停车次数以及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分析对比两种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在不同输入交通量水平下的通行状况,最终确定两种不同形式交叉口的输入交通量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情况,提高航班计划的鲁棒性,在对某航空公司冬春航班的某月10 d航班延误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鲁棒性提高的航班计划优化模型.该模型在制订航班计划时考虑鲁棒性因素,并且通过约束成本控制航班运营成本的增加.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Lingo进行建模,并代入10 d的航班数据进行...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待行区设置方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动车待行区的设置对交叉口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和延误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机动车待行区设置条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左转待转区和直行待行区的设置形式,并对每一种方式从渠化设计和信号控制设计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交通组织方法,并讨论了设置机动车待行区对通行能力的影响.然后以官园桥下平面交叉口为案例展开实证研究,并以VISSIM对改善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置待行区域后,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了17.4%,而交叉口的平均延误降低了26.1%.  相似文献   

10.
路网密度对城市公共汽车交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统计数据的量化分析对判断路网密度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从路网模式、车流特性及信号控制、交通拥堵三个层面阐述路网密度提升对促进公共汽车交通发展的作用机理.基于2007—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量化分析路网密度与公交客运密度的关系以及路网密度对交通结构的影响,从宏观层面验证路网加密对公共汽车交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结合旧金山、香港、首尔等城市路网案例,进一步指出借助路网加密促进公共汽车交通发展,不仅需要城市干路体系的支持,更需要城市支路体系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