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峰 《铁道建筑》2007,(9):85-88
针对铁路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结合增建Ⅱ线工程施工特点,以西延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无缝线路铺设施工为例,简要介绍增建Ⅱ线铁路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轨道施工技术,旨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广深线增建第四线的意义,第四线左右侧选择的原则及在四线情况下,线路的分工及能力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江民 《铁道勘察》2011,37(3):70-73
限制坡度是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限制坡度的选择对线路长度、工程规模和投资有着直接影响.在既有线改建或者增建二线项目中,第二线限制坡度的选择对线路走向、既有设施的利用均有较大影响.以多丰、虎丰线增建二线限坡方案研究为例,阐述增建二线坡度选择与项目所经地区地形类别、自然坡度、相邻线坡度、牵引质量及机车类型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西康线所经地区工程地质的特殊性,对增建二线线路走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一条经济合理又可行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5.
汪涛 《科技交流》2010,(2):12-18
本文根据阳安线所经地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的特殊性,对增建二线线路走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选择一条经济合理又可行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系多山国家,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5%以上,特别是西北和西南地区,高山重岭与内陆盆地交错相间,地形、地质条件均较复杂。早期在这些山区修建的铁路,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铁路设计理念的限制,技术标准普通偏低,远不能适应当前运输形势的需要,需要进行提速改造或增建二线。结合南疆线、兰武线、宁西线、西康线、阳安线等山区铁路改建及增建第二线工程,阐述了山区铁路提速条件下增建第二线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即结合路网布局和线路功能定位,合理确定既有线扩能提速方案;合理确定既有线改建提速方案和增建二线速度目标值,结合既有线车站分布及增建二线车站引入条件,合理确定提速方案;调查分析既有线工程病害的性质、类型及危害程度,结合既有线路走向,合理确定第二线位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综合铁路枢纽内多线并行地段增建三四线工程与既有铁路、市政道路、高层建筑聚集区等因素的匹配性问题,基于勘察设计实例,结合沿线重大拆迁聚集区、多条高铁和市政道路,从既有线里程确定、线路总体选线思路、线路重难点工程方案、平面计算方法等方面,对增建三四线线路方案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贯通测量以尖轨尖作为既有线里程确定的基础,多线并行地段选择基准线,重新确定相邻线里程;增建三四线采用多次换侧绕避重大拆迁,高层住宅聚集区附近市政道路上跨既有铁路,增建三四线宜下穿市政道路,城市景观好,噪声污染小;线路区间直线地段宜采用最小线间距,曲线加宽一般采用加长内侧线缓和曲线长度的方法完成,困难条件下增大线间距;直线变距与曲线变距适用于绕避桥墩、单点建筑物,曲线换侧与直线换侧适用于绕避既有线附近重大拆迁聚集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京津既有线现状的分析,以减少施工对既有线的干扰、降低工程投资为原则,结合京津四线铁路的运输组织和使用方式,研究京津增建第Ⅳ线方案,并进行方案的比选,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9.
苏碧成 《科技交流》2004,34(2):47-50
单线铁路增建第二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对其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要充分兼顾既有线现状,又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对于修建不同年代、不同标准的单线铁路,其第二线线路的技术标准及型式也是不同的。应综合分析,确保工程合理,避免浪费,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既有单线电气化铁道增建Ⅱ线拨接施工的特点,提出了接触网拨接施工模式,该施工模式能有效降低停电时间及线路施工等因素对接触网施工的影响,确保接触网拨接安全及工期。  相似文献   

11.
罗艳 《科技交流》2007,37(3):38-41
分析兰青铁路现状,对兰青铁路既有线提速及增建第二线设计速度确定进行多方案研究,并对既有线及增建第二线速差的合理组合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襄渝线增建第二线设计中 ,对于白河车站几种不同站位方案 ,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 ,进行深入的线路选线方案研究 ,并根据技术经济综合比选的情况 ,作出较为合理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水株线工程实例,剖析了既有线增建第二线时其左右侧选择的几种常见的类型,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本文能对既有线扩能技术改以及增建第二线的设计有所启发和提示。  相似文献   

14.
王相文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65-69,77
研究目的:新建托勒车站是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重点控制工程,本文通过对托勒车站施工的回顾,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研究方法:通过介绍施工便线的优化设计和封锁施工方案、新托勒站开站和既有托勒站关闭施工方案以及通过对施工进度的分析,引发思考,进一步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按本文施工方案,在西格段增建二线应急工程关既有站开新站类似工程施工中,我单位提前10天率先在全段安全、正点开站,为西格段增建二线按期开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结论:(1)在海拔3000m的高原、冬季及节假日组织增建二线和既有线改建工程施工时,应在正常作业指标的基础上预留24%的作业时间安排计划工期比较合理;(2)在类似工程中设置施工便线应按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优化设计;(3)在增建二线类似工程中设置施工便线,应结合工点前后线路设计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并为后续工程创造有利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张海兵  韩金秀 《铁道勘察》2004,30(2):19-22,26
通过对既有北同蒲铁路现状的分析 ,结合区域地形和扩能要求 ,着重对宁武至原平段恒山越岭线路方案进行论述 ,研究了既有线增建第二线及新线取直方案 ,提出合理的扩能方案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部分单线铁路已不能满足运营要求,相继实施了既有线增建二线的工程。在铁路建设任务繁重而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征用土地补偿费却居高不下,一涨再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如此。因此在增建二线铁路的勘测设计中,在满足铁路施工与运营要求的前提下,缩小线间距,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使用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缩小线间距的关键在桥梁,它对线路曲直、区间路基占地、土方拆迁工程量乃至运营、维修和养护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近年来在铁路桥梁勘测设计中的体会,对增建二线工程桥梁线间距的确定,进行粗浅的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呼准铁路增建第二线引入呼和浩特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选择呼准铁路增建第二线引入呼和浩特枢纽方案,考虑呼和浩特枢纽的客运功能、货运功能,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环境影响、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投资等因素,使研究方案技术经济合理,运输径路顺畅,综合社会效益优。呼准铁路增建第二线引入呼和浩特枢纽方案,结合呼和浩特枢纽的现状及整体布局,使其直接引入呼和浩特南站,货流方向顺直,建议以此方案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以既有南昆铁路威舍至岔江段扩能改造工程为依托,针对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沿既有线增建二线方案、3套右线绕行方案共4条线路方案。经过现场详细勘查,认为影响该区段线路选择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大型滑坡、岩溶暗河和危岩落石。分析了4条备选线路的优缺点,最终选择右线绕行另设岔江站方案作为该段线路的推荐方案。本文可为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段的地质选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赤大白铁路巴彦段既有线为R=600 m的回头曲线,在该线扩能工程的研究过程中,本段的增建二线方案影响到线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从线路方案研究的总体思路出发,综合线位对移民新村的影响和工程投资、水害治理、线路纵坡的选择等多种因素,对R=600 m、R=700 m、R=800 m的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20.
滦港线聂庄—东港站间既有线路存在通过能力饱和、储备能力不足、与相邻线路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影响大秦线煤炭下水通道的畅通。分析聂庄—东港段的现状,提出增建二线的扩能改造方案。同时,对增建二线后聂庄—东港段的能力适应性、线路通过能力与需求能力、输送能力与运量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