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城市立交工程的方案设计与投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州华南路朝阳立交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华南路朝阳立交是华南快速道路与广清高速公路交叉处设置的立交 ,立交方案的选择涉及到立交功能、转向交通量、周围地形、地貌以及立交区的景观等各个方面。结合广州华南路朝阳立交的方案选择 ,阐述城市立交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海口市南大桥立交修改设计工作提出了城市互通式立交设计中,不仅要解决道路交叉运输的问题,同时也应全面考虑交叉口前后道路通行的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卢自顺 《科技交流》2005,35(2):79-82
高速公路设计的一个中部分之一是互通式立交,设计涉及规划与设计两个层次,是一项复杂而又创新的工作。本文结合学习、实际工作经历,总结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规划与设计中的一些要点,对立交型式、交通量计算、匝道排水、收费站设计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电气化铁路下穿立交工程中接触网过渡方案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下穿立交影响既有接触网的几种情况,探讨这类工程中接触网过渡施工的总体原则和限制因素,并介绍常见的下穿立交施工中接触网过渡的方案和总体步骤.  相似文献   

6.
某道路立交工程多台排水泵电动机的自动控制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卢硕生某道路十字立交工程中,因立体交叉处最低层道路成锅底状,为防止下雨天道路最低处积水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在立交处道路旁边设置排水泵房一座,泵房地下设有一个集水池,下雨时,道路路面的回水...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二绕—成温邛枢纽立交是成都市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西段的重要节点之一。本文结合该立交实例的控制因素,采用统计、类比、优缺点评价等方法进行综合技术比较;分析该立交在不同交叉位置的合理线路方案,以及交叉点的不同立交型式方案,为其他相似工程立交选型思路提供参考。研究结论:立交方案的选择,即是对立交的不同交叉位置以及交叉点的立交选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工程、技术、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全面均衡选择,实现交通流的快速转换和运输通畅,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营维护费用,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变速车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互通立交系统中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方,要想提高互通立交的行车安全性,做好互通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是必要的。本文全面介绍了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的设计,为了在主线与匝道过渡段间获得更舒适的行车条件,结合高速公路主线线形,重点介绍了互通立交变速车道的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武汉市七个高速出口之一的汉洪高速公路军山互通立交的选型和设计谈了一些体会,并阐明了交通量的定性定量分析与现状地形地物相适应是确定互通立交型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宁波大榭跨海大桥桥头立交工程 ,介绍大型城市立交的设计构思及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渝蓉高速公路与重庆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处渝西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服务水平,满足各方向车流快速、高效、安全转换的需求,根据立交周边地形地貌和城市规划等限制条件,对各阶段不同立交方案分别从交通和环境适应能力、行车安全、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后,最终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符合驾驶习惯的"变异Y形+变异喇叭形"设计方案,为今后类似枢纽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新理念在城市立交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城市立交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是城建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量迅速增长,城市立交修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立交建设有着与其他工程建设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城市立交建设涉及的因素多,拆迁多,社会影响和环  相似文献   

13.
李富 《科技交流》2000,30(3):44-53
结合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和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多方面论述互通式立交,特别是连接部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国内大量修建三孔式立交的今后交通发展问题,提出早期修建的三孔式立交在扩建后的交通功能上的不足。并就地道桥的单孔、双孔、三孔等设计断面进行分析,探讨了立交工程如何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选择优化设计方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几座互通式立交工程的投标经验,从技术角度阐述城市立交工程方案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玉华 《西铁科技》2007,(1):47-49,44
西安铁路局工务机械段从事过多处下穿铁路立交箱涵施工,在施工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从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法。本文概括介绍了线路下顶进箱涵施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外环线、津涞道为天津市快速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主要介绍了津涞道外环线互通式立交的方案选择过程,阐述了互通式立交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水下隧道已逐步成为我国跨江越海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水下隧道立体交叉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完善的水下立体交叉隧道设计及施工体系,以我国某座水下隧道立交段为研究对象,对立体交叉段做了总体设计,确定了主线与匝道的内轮廓;同时,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主线隧道及匝道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提出隧道主线及匝道的开挖方案。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采取CRD法等进行开挖,将大断面化为小断面,分部开挖,双层支护,成功解决了水下隧道立交段施工安全稳定的难题,可有效确保水下立交段隧道开挖的安全;(2)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先下后上、错开施工、超前支护、减少振动、分部施工、及时二衬"的施工原则,能够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3)应紧密结合现场实际量测数据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判别,二次衬砌尽量紧跟初期支护施作。  相似文献   

19.
常州社会通道下立交工程贯穿既有常州火车站区和在建沪宁城际铁路站场计12股道(合京沪铁路2股正线),下穿人行立交框架桥全长近190m,由南京上铁地方铁路开发公司代建管理。施工过程解决了基坑加固支护、既有站台雨棚临时加固过渡,较长框架结构的止水、裂缝预控等技术难题,对今后类似复杂施工条件下的下立交工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平 《科学技术通讯》2004,(2):22-24,45
本文介绍了官南路互通立交工程主线桥AL2连续梁预应力体系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