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白沙沱长江桥工程投资大,建设工期长,是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桥位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条线路走向、工程投资的大小及建设工期的长短。根据渝黔线线路走向,结合环保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工程条件等因素,对长江桥位进行综合比选,最终选择方案Ⅰ经既有珞璜站桥位方案为跨越长江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新建铁路西安至十堰线汉江特大桥的桥位选择和桥跨桥式设计问题。从穿越环境保护区、桥位两侧工程地质条件、桥位两侧工程设置、线路长度等方面对线路方案进行比选。选择十字院桥位作为推荐桥位,推荐桥位桥梁轴线的法线与水流流向夹角42°,最大横向流速1.7 m/s。根据GB 50139-2014《内河通航标准》的要求,采用一跨过江,对斜拉桥和拱桥2种方案进行分析,推荐主桥方案采用(60+64+86+420+86+64+60)m斜拉桥,可有效解决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大线黄河大桥是该线控制工程,重点介绍该桥的桥位、桥式方案的选择、主桥孔跨的选择、主桥孔跨布置、主桥钢桁梁构造,并对该桥的结构计算、主要施工方法及防腐措施进行介绍。经过综合比选,决定该桥主跨以180 m的单线明桥面下承式连续钢桁梁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黄河桥位的资源十分有限,在必须跨越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且满足规划、地质、航道等多方面要求的桥址尤为重要。结合项目特点及地形、地质、水文等工程条件,对黄河桥位进行了重点研究,多方面充分比选及综合论证,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方案,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5.
津浦复线淮河特大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浦复线淮河特大桥的设计中,我们根据桥址区域的地质、气象与通航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设计水位与流量,并经过认真比选,合理地选定了桥位方案及桥式方案。  相似文献   

6.
包神线黄河特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徐升桥  刘永锋 《铁道勘察》2007,33(Z1):10-13
从桥位比选、桥式方案、上下部结构设计、附属工程、施工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黄河特大桥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7.
就彩虹大桥桥位及桥式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桥位、跨径的确定双桥式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内有限的黄河桥位成为稀缺资源,这就需要设计者运用科学方法对高铁黄河桥位进行细致研究。本文以济滨高铁跨越黄河比选方案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不同跨越黄河桥位方案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线路方案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科学合理赋值,构建SWOT矩阵,得出不同方案在矩阵图坐标象限的位置,再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推荐方案。为使方案更为合理,对推荐方案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最大限度促使向利于方案优势方面发展,如公铁合建桥梁推荐桥位方案在设计中可以采取进一步优化设计,降低结构高度以满足机场净空要求,结合公路设计综合比选方案,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减少与其他方案投资差额,促使劣势向优势方面转换,减少不利因素,扩大优势,最终使工程项目可实施性更强,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彭建锁 《铁道勘察》2024,(1):112-116+137
为了确定包头至鄂尔多斯高速铁路黄河特大桥合理的桥位方案,综合考虑既有桥情况、河道水文、枢纽引入、规划环保等各影响因素,提出南海子桥位方案、画匠营子桥位方案、并行G210公路桥位方案、小白河桥位方案、并行包西铁路桥位方案等5个桥位方案。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线路长度、投资、桥间距、河道、环保影响等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给各影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及分数,并加权计算5个桥位方案总得分(依次为89分、82分、83分、79分、64分)。南海子桥位方案计算结果得分最高,且与定性分析结论基本一致,故予以推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权重分析方法相结合,避免了定性分析的人为主观性,可较为客观地评价各方案的优劣程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越来越多,研究并选择合理的桥式方案显得十分重要。以汉十高铁崔家营汉江大桥为工程实例,对桥位方案进行研究比选,根据孔跨布置提出连续刚构拱桥、刚构斜拉桥、钢桁柔性拱桥、钢混叠合梁斜拉桥4个方案,从技术、经济、工期、维修养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选择连续刚构拱桥方案,该方案结构刚度大,工后徐变小,经济节省,造型美观。  相似文献   

11.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于豫鲁两省交界处跨越黄河,控制线路走向因素众多。为确定合理的黄河桥位及两端引线线路方案,通过分层次分析多种控制因素并梳理线路方案比选逻辑关系,对桥位方案及局部线路方案进行比选以及组合方案的验证,推荐了最终线路方案,提出了类似情况下方案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虎跳峡金沙江大桥为丽香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大桥桥址位于环境敏感区、高烈度地震区及断裂发育带,需要综合线路走线、环保、地形、地质情况及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规划的影响,选择虎跳峡金沙江大桥的合理桥位及桥式方案。研究结论:(1)虎跳峡金沙江大桥的8号桥位416 m上承式钢桁拱桥是最优的工程方案,27号桥位(98+660+98)m钢桁梁悬索桥可以为规划中的水电开发预留条件,整体上经济、社会效应更好;(2)上承式钢桁拱桥承载能力高、刚度大、造型优美,适用于高山峡谷地形,但其拱肋位于结构下方,影响桥下蓄水及通航;(3)钢桁梁悬索桥抗震性能好,结构刚度能满足铁路列车的行车要求;(4)研究成果对于高山峡谷区大跨度铁路桥梁的桥位桥式比选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绥佳线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设计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改建铁路绥佳线佳木斯松花江桥 ,设计时进行了桥位、桥式综合技术经济的比选。由于水文条件复杂和通航的要求 ,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 ;该大跨度钢梁是我国严寒地区采用的最大跨度钢梁 ,钢梁的选材、墩台设计克服厚层冰压力是技术关键。另外 ,还立项研制了一种新型大吨位钢支座———铰轴滑板钢支座  相似文献   

14.
刘远长 《铁道勘察》2021,(1):81-85,90
半干旱平原地区宽浅性河流主河槽流量占比较小,河滩流量占比较大,上下游河道地形地貌及跨河建筑物的设置对交叉处设计流量影响较大,设计流量如何确定,河滩处的流量如何分配,桥位如何选择是设计工作中的难题.以某铁路跨越位于坝上草原的二道营河为例,提出考虑上游河道阻水及流量错峰折减的分析方法;以某铁路跨越位于坝上草原的葫芦河为例,...  相似文献   

15.
山区高速铁路地势起伏,选线控制因素多,铁路跨江河大桥需在已定线路大方向前提下结合桥位情况,采用地质、水文、孔跨条件最优的桥位。以南宁至深圳铁路容县北流河特大桥为例,研究分析了跨江河处孔跨选择思路与桥式设计方案的情况,通过研究得出,设计方案时应根据地面起伏、河流形态、通航条件、地质特点、工程预算等各方面全面比选确定,方能得到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遵义至瓮安铁路上跨湘江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介绍湘江特大桥主桥的桥位现状,为得到主桥合理桥式方案,根据桥位自然状况,提出两个可行的桥式方案,从结构受力、工程投资、施工控制、景观性等方面对两种方案综合比选,最终选择1-375 m上承式拱桥为推荐方案,为复杂山区铁路桥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结合玉蒙铁路的勘察设计,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峡谷河段,进行重点桥位及线路走向的多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比选,确定合理的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方法:遵循“线路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选址”的原则。采用地质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峡谷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综合比选确定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结果:作者通过系统的地质研究和对该项目地质选线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必须坚持重大工程优先选址,并重视宏观区域地质选线”的原则及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最终选定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结论:玉蒙铁路经过的曲江峡谷地段,地处高烈度地震区、活动断裂带附近,内外动力地质灾害突出,使重大控制工程曲江大桥桥位的选择十分困难。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系统研究峡谷区的区域地质环境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比选了8个桥址及4个线路方案,最终选定了5号桥址的C2K线路方案,为工程设计与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晋陕黄河特大桥是大西铁路客运专线"三桥一隧"重点工程之一,桥位选址的受控因素众多,特别是水文、环保、军事设施尤为控制,就如何达到各个方面的综合最优,本文从桥梁跨度、主桥桥式及桥位方案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比选,最终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桥位方案。研究结论:(1)通过对晋陕黄河特大桥桥位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中桥桥位推荐方案,该方案虽对黄河排洪有一定影响,但所经地区无不良地质,桥隧所占比重最小,对湿地森林公园影响最小,且工程投资最省;(2)该研究成果已在2014年7月1日开通的大西客专晋陕黄河特大桥上得到全面应用,可为今后我国在大江大河上需要修建相似桥梁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瑞铁路澜沧江大桥桥址工程地质比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大瑞铁路地质复杂,澜沧江大桥为大瑞线的控制工程之一,应先确定桥位,后选择线路方案,本文通过分析各拟选方案工程地质条件,得出最佳桥址方案.研究结果:王家庄与界牌桥位方案均跨越断裂带与不良地质,工程处理困难;霁虹桥位方案构造及岩性等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为最佳桥位.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蒙华铁路三门峡至荆门段,横穿黄河水系及长江水系。其中灵宝至内乡段处于秦岭山脉东端,整体呈中低山零星夹持丘陵盆地的地貌组合形态,河流众多,线路跨越黄河的主要支流洛河。当铁路与山区大型河流交叉时,桥位选择受线路选线、防洪要求、工程投资、施工条件等方面影响;桥型选择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在技术、经济性、施工组织、维修养护、景观效果等方面也要全盘考虑。本文就重载铁路洛河大桥桥位、桥型选择、主桥设计、施工方案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重载铁路山区大型跨河桥梁设计及重载铁路拱桥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结论:(1)大型跨河桥梁的桥位由于受河道条件、通航要求、大型结构受力复杂等方面因素影响,桥位的选择应结合防洪、通航要求、环保要求、地方规划要求等综合确定;(2)桥梁结构型式的选择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从技术、经济指标、施工组织、景观效果等方面综合比选;(3)重载铁路设计活载大、疲劳要求高,拱桥宜采用上承式结构,设计应重点关注对结构的强度及疲劳方面研究,蒙华铁路洛河大桥是安全可靠的;(4)对于地形复杂、材料运输困难的上承式拱桥,拱上立柱可结合立柱刚度要求选用钢结构或钢混结合结构;(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大型跨河谷桥梁设计及重载铁路拱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