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铁路勘测设计的线路调查作业中,线路人员须完成大量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传统的调查方法须借助纸质图纸在野外实地调查、记录数据,然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为提升线调的整体作业效率,将线路计算融入"铁路线路外业调查系统",利用移动GIS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嵌入式空间数据库技术和语音识别等技术,研发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的集数据采集、分析与存储、线路计算、定位导航和影像资料记录等功能为一体的铁路勘测外业线路调查系统,使其不仅具有一般线调作业的可视化记录功能,而且还使系统具有线路计算和线路导航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铁路勘测制图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外业勘测的工作量,结合工程实例,选用适合的无人机平台和轻小型Li DAR系统,对铁路沿线进行无人机Li DAR航摄,以验证无人机Li DAR系统的可靠性和植被穿透性,并对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研究表明:(1)对获取的Li DAR点云进行坐标转换、高程改正、点云分类并生成DEM,同时基于高精度POS数据制作正射影像,根据实测点统计出的DEM和DOM精度指标,可满足铁路工程制作大比例地形图的要求。(2)根据DEM和DOM制作的大比例地形图和线路横断面图,通过外业勘测核实,相较于传统立体航测,中误差从0. 423 m减少为0. 265m,数据利用率提高了45. 5%,极大减少了外业勘测工作量。项目应用效果表明,无人机Li DAR摄影制图具有数据获取灵活、外业工作量少、成果精度高等优势,可以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铁路勘测设计实际需求,提出基于GN S S的铁路勘测设计数字化采集系统,包括中线测量、断面测量、水文测量、单点测量、既有线测量等.并从系统框架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利用移动设备、北斗导航、移动计算、CORS系统、GNSS RTK等技术资源,实现CAD地形图实时导航引导外业测量工作,满足铁路勘测...  相似文献   

4.
GPS技术应用于铁路测量是铁路外业勘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及其对铁路勘测的巨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源作为工经专业勘测设计重要内容之一,一直波工经专业所重视,由于高速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对路堤填产的特殊要求,使得土源问题更加突出,本文结合外业勘测成果探讨平原缺土地区路堤填料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实现一个勘测成图辅助工具。首先设计了一套外业测量地物代码字典,外业人员根据该地物代码字典进行外业测量;然后制作相关的地物符号文件,通过配置文件建立地物代码字典与符号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少量的编码工作,实现实测离散地物的批量、自动绘制。工程实践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能够节省大量的内业数据处理时间,降低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内、外业作业中,存在着外业描述数据纸质记录工作量大、内业人工录入数据错误率高、勘察生产各环节之间有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对此研发一种以GIS、CAD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同步、word在线编辑等为主要技术的工程勘察内外业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从勘察纲要、外业采集、土工试验、内业整理、成果审核、...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全站仪产品现已具备较强功能,但由于这些进口仪器配套的软件不符合我国的测量规范,其国外的勘测作业流程和方法也与国内目前的外业勘测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尚不能适应我们的勘测设计要求。在开发TOPCONGTS-700系列全站仪内置应用软件过程中,对解决这个问题,软件人员作了较为成功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铁路新线定测阶段,需测绘大量横断面。传统现场人工实测的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勘测周期长、勘测成本高。在新建铁路宁启线南通东至启东段定测中开展了航测法测绘横断面试验研究。试验证明,在平原河网化地区,航测方法测绘的线路横断面,与外业实测的横断面相比精度更高,更可靠,基本满足铁路勘测设计要求,为设计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GPS-RTK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RTK技术应用于铁路定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应用实例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实践证明这种作业方法能够省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业工作量,从而缩短整个勘测工期。  相似文献   

11.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勘察与设计接口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显付 《铁道勘察》2006,32(2):43-45
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为例,在分析铁路勘察与设计接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勘测设计一体化项目的开发目标、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以及实现外业勘察与设计接口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朔黄线软土地基病害分析及整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朔黄线东段工程为例介绍了朔黄线外业勘测软土的方法,对其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以及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软土的形成机理,给出了路基设计中软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大修设计的三个方面:外业数据采集、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三个方面的数据传输,采用新勘测设备提高数据采集自动化,加强纵断面设计和平面设计自动化,提高大修设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朔黄线东段工程施工,介绍朔黄线外业勘测盐渍土的方法手段,对其盐渍土的分布范围、厚度以及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分析盐渍土的形成机理,同时介绍路基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后的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郭平 《铁道勘察》2001,(2):25-27
介绍"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自动化处理系统"(简称TCAS)的主要功能及技术特点,其中包括外业观测、记录、检核、平差计算、施工放样测量、成果报表自动生成及一体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平 《铁路航测》2001,(2):25-27,29
介绍“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自动化处理系统”(简称TCAS)的说要功能及技术特点,其中包括外业观测、记录、检核、平差计算、施工放样测量、成果报表自动生成及一体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字横断面的标准化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柳忠杰 《铁道勘察》2004,30(6):45-47,51
在推行勘测设计一体化的过程中 ,外业勘测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其中数字化横断面的采集与处理又涉及到多个专业。因此 ,建立数字化横断面格式标准 ,实现横断面地质填绘信息的数字化 ,在专业间实现以电子文档传递横断面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建立标准化数字横断面的必要性 ,同时提出了几种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数字化横断面格式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30多年来铁路遥感选线实践证明,在铁路新、旧线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都可不同程度地采用遥感方法搜集桥涵、水文资料.总的来说,利用遥感资料和遥感手段在方案比选和初测阶段的水文勘测中,经济效果最为明显.遥感水文工作的特点是:将较多的野外工作转入室内进行,从而减少了外业实地调查和测绘的工作量;可以在没有线路导线或基平未贯通的情况下进行室内判释、野外重点调查核对及测绘工作.与常规的地面勘测方法相比,使用遥感像片进行水文勘测可以简化作业工序,节省人力,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加快勘测进度,提高勘测质量.在勘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航片、卫星图像判释和遥感手段是获取桥涵、水文资料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GPS技术应用于铁路测量是铁路外业勘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其应用及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铁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和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铁路勘测初测阶段,水准控制测量工作用GPS拟合高程替代四等水准将大大减少外业的工作量,提高铁路勘测效率。许多常用的拟合方法均将全部的待定参数看作非随机变量,根据传统的最小二乘原理求出最佳估值,这种方法缺少随机变量对拟合结果的影响考量,在理论上是不全面的,在实践中也有局限。利用拟合推估方法,同时考虑了趋势性和随机性更好地拟合GPS高程异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