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维法 《船艇》2005,(11):20-24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所作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打造“水运强市”工程是嘉兴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嘉兴市今后五年及以后一个时期重点组织实施的嘉兴市重点工程。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打造“水运强市”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局面,港口才能大发展。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时,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形势,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档案事业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把促进档案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调动每个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档案工作创一流,为公司经济和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8.
观点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着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19日,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贯穿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水上消防》2005,(6):1-1
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安全发展作为重要理念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是对传统意义上安全生产理念的升华,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交通工作会议1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实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开局良好,实现“十一五”交通事业发展新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运》2009,(12):1-1,F000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12月12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促进内河航运快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落实到航道工程建设中是当前航道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瓦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海洋大国和航海大国,提高海洋开发和综合管理能力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局。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和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陆海统筹是支持“海洋强国”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陆海统筹发展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交通工作会议1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交通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实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开局良好,实现“十一五”交通事业发展新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沈益华 《中国水运》2006,4(6):10-11
长江三角洲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两个率先”战略的实施将促进长三角港口的快速发展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央提出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长三角地区2010年将总体全面实现小康,2020年将总体实现现代化.因此,在未来十几年,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国民经济、外贸进出口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必将带动港口吞吐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标准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紧紧围绕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标准供给,强化标准实施,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  相似文献   

20.
<正> 沿海港口在掀起新一轮建港热潮之际,如何用新的发展观指导沿海港口发展,成为摆在我们全体港口建设者面前的一个最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新世纪港口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要实践新的发展观 为什么要在现在提出研究实践新的发展观? 第一,解决当前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港口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区域港口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港口产业链短,功能仍较单一;港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