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高填方路基的变形特性,采用有限差分FLAC3D软件对高填方路基的变形问题进行了平面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对高填方路基的整个填筑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填筑高度时路基表层横断面竖向位移和路基坡脚处不同深度时的水平侧向位移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路基填方高度、路基边坡坡度和路基填方材料因素对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路基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水位变化对山区沿河半填半挖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水位变化速度越快,路基整体安全系数越小,路基填料渗透系数越大,路基整体安全系数越大。因此,设计沿河路基边坡支挡防护工程时,应考虑河道水位实际变化规律对路基整体稳定的影响;半填半挖路基填料宜采用渗透系数较大的填料。  相似文献   

3.
老路基加宽常常需要进行半幅填方施工,容易出现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利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分析填方土体的沉降机理,以某高速公路半幅填方中典型断面现场监测为例,分别对路基的加宽形式和宽度、填土高度及填料重度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幅路基差异沉降大小与路基宽度成正比,并随着新路填土高度增加其差异沉降曲线为S形,单侧拼接明显比双侧拼接差异沉降要大。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老路基加宽出现的半幅填方施工给出一些施工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坡积体路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按照坡积体的形成方式将坡积体分为崩坡积体、残坡积体和冲坡积体,并对这3种坡积体进行了定义。通过分析崩坡积体、残坡积体和冲坡积体的物质组成、力学特性及相关特征,得出坡积体引起的常见路基病害类型。最后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与Flac3D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坡积体半填半挖路基下边坡稳定性模型。分析了边坡高度、坡度及土性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得出影响坡积体半填半挖路基下边坡的因素为:填方土体黏聚力C_1路基高度H填方土体内摩擦角Φ_1挖方土体内摩擦角Φ_2挖方土体黏聚力C_2填土宽度B。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各类因素对高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建立模型模拟分析在不同因素作用下路基沉降的变化规律。运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不同填筑高度、边坡坡度、压实度和填料的路基沉降变形进行模拟计算,并结合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可靠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随填方高度呈现线性增加,随路基压实度的提高而线性下降,随填料容重的提高不断下降,下降幅度随路基坡度变缓而减小。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模拟计算值相对较高,偏差最大值为5.95%,实测值与模拟计算值比较接近,说明模拟计算准确率较高,可用于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6.
洪勤   《现代交通技术》2012,9(5):4-7
针对路基边坡尤其是高填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基于强度折减法,采用F1ac/3D计算分析软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路基边坡稳定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路基高度、路基填料性能指标、边坡坡率等因素对路堤安全系数的影响,并与传统极限平衡理论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公路S3为例,对路基工程设计进行详细探讨,以有效地提高公路路基的设计水平,保证公路的质量与使用安全。 路堤设计 当路堤填筑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采用1:1.5;当填筑高度大于8m时,则在其高度6~8m处设置不小于2.0m宽的护坡道,护坡道以上边坡坡度采用1:1.50,以下边坡坡度采用1:1.75~1:2.00。填方边坡坡脚一般均设置护坡道,护坡道宽度为1.0m,具体参数详见表1。  相似文献   

8.
山区公路地形复杂,高填路基多且容易变形,多层高填路基中各路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影响路基的变形。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考虑不同的路基几何形状和填料的物理性质,探讨了多层高填路基的变形规律,算例表明坡间路基顶面两边缘沉降是不均匀的,其中坡率的影响较坡高和密度的影响更明显。为消除坡间路基内外侧的不利高差,上层路基应尽量远离下层路基,即上层路基的边坡尽可能缓些,最好不超过1∶2;而且应尽量降低路基高度或将密度较大的填料置于下层路基中,以利于其固结沉降,减小上层路基的变形。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加筋填方边坡技术在渝长公路的应用 ,包括加筋边坡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经济效益等 ;用聚丙烯土工带作筋材 ,修筑了长 183 0m ,坡比 1∶0 75 ,最高达 2 1 0m的加筋填方高边坡 .应用结果表明 ,加筋填方边坡技术应用于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基边坡的稳定 ,具有安全可靠、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优点 ,是稳定山区公路高填方路基边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与机理边坡破坏与路基填料性质、路基边坡高度、路基压实度有关系。一般地,砂性土边坡较粘性土边坡易于遭受冲刷而破坏较高的路基边坡,而较低的路基边坡更容易遭受坡面流水冲刷,压实度较好的边坡比压实度较低的边坡耐冲刷。本文把G205公路屯桃段边坡破坏分为下边坡和上边坡两种形式,针对这两种边坡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公路下边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辽宁省彰武至阿尔乡(辽蒙界)高速公路K113-K144段风积砂试验分析,从理论上验证风积砂不仅可以填筑路基,还可以掺配水泥粉煤灰形成均匀密实型混合料,作为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材料。对掺配的粉煤灰细度提出了标准,为合理利用风积砂资源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填砂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公路运行的质量,填砂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填砂路基质量控制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填砂路基边坡防护的策略。为填砂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毛乌素沙漠沙样,对风积沙的工程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风积沙的压实可采用常规的击实试验方法和振动密实法,压实效果受颗粒级配、含水量、荷载大小、振动频率及振幅等多种因素影响;风积沙的内摩擦角与压实度之间呈线性变化规律,颗粒级配是主要影响因素,含水量影响较小;风积沙的室内回弹模量和加州承载比与压实度之间大致呈非线性增大规律,在某一压实度区间增大的幅度非常小。  相似文献   

14.
风积沙路基在沈彰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风积沙的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工程特性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拟建沈阳至彰武高速公路中风积沙路基设计指出了风积沙路基设计的要点,并进一步指出了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为风沙地区大规模采用风积沙填筑路基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风积沙物理力学特性的分析,确定风积沙的最大干密度和风积沙路基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省道S304改建工程中,为了克服不利地形、满足规范要求及节约工程投资,对K508+800~K511+000路段采用填挖方案.该区域内存在强风化白砂岩,稳定性较差.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高填方路基质量控制措施,介绍了沉降计算分析和病害监控方法,进行了高填方涵洞设计,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强度折减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强度折减法进行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验算,分析了设置台阶对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台阶的宽度及位置对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做出分析,确定了稳定性最高的台阶宽度及位置,为带台阶路堑边坡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区高速公路车辆下行最大纵坡及坡长限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路线最大纵坡与工程量、工程造价的矛盾十分突出,若严格执行标准会出现大量填、深挖路基、长大桥梁及隧道。从车辆动力学角度对山区高速公路车辆下行的最大纵坡和坡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下行理想最大纵坡、一般最大纵坡、极限最大纵坡和坡长限制分析值,供公路设计人员及标准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恒 《交通标准化》2014,(10):37-39
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公路中存在的风积沙路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等方面探讨风积沙路基处理技术.工程实践效果表明,该段路基的施工工艺、技术指标全部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