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2010年3月31日举行的2010中国(天津)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上,华越(VAUEO)携包括第3代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FV系列缓速器、V系列电涡流缓速器等多款产品亮相。其中,第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针对电涡流缓速器控制器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3 电涡流缓速器的维护 3.1清洗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表面及风道是电涡流缓速器散热的主要部分,保持电涡流缓速器转子表面的清洁对保证电涡流缓速器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特别对在灰尘较多和泥泞道路条件下使用时,要定期对电涡流缓速器表面进行清洗。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下坡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方法。确定了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器,根据汽车的瞬时行驶速度和目标速度差值以及加速度的大小,使电涡流缓速器输出适当的制动力作用在汽车上。利用实际车辆在不同初始运行工况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合理,能使汽车在设定的目标速度上稳定行驶,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下坡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方法.确定了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模糊控制器,根据汽车的瞬时行驶速度和目标速度差值以及加速度的大小,使电涡流缓速器输出适当的制动力作用在汽车上.利用实际车辆在不同初始运行工况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合理,能使汽车在设定的目标速度上稳定行驶,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电涡流缓速器对驱动桥的利弊,说明了电涡流缓速器在驱动桥上的安装方法,总结了安装电涡流缓速器对驱动桥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何仁  汤沛 《汽车技术》2006,(11):28-31
介绍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额定制动力矩为1400N.m的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并且在试验台上测试了该缓速器有关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汤玉胜 《汽车电器》2008,(10):48-50
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电涡流产生原理,阐述其结构和控制工作原理,从车速信号、ABS信号、油门开关信号等控制信号和控制器来分析其常见故障现象及故障维护。  相似文献   

9.
说明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汽车上安装电涡流缓速器的优越性,并对电涡流缓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1,(6):38-38
在"中国道路运输杯"客车及零部件评选中,威德车业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的WD-D-12型D系列电涡流缓速器获得"中国道路运输杯"最佳零部件奖。威德WD-D-12型D系列电涡流缓速器,转子重量35 kg,定子重量65kg。制动力矩为1200Nm,适用车重为11至14吨的车辆。此款缓速器是针对城市公交研发的,其产品特点是重量轻、维修方便等。  相似文献   

11.
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何仁  衣丰艳  何建清 《汽车工程》2004,26(2):197-200
运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电流密度和制动力矩计算公式,这些计算公式反映了电涡流缓速器各设计参数的相互关系.可用于指导电涡流缓速器的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2.
目前,缓速器有3类: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和磁力缓速器。磁力缓速器在日本应用比较广泛,而我国高档大、中型客车普遍采用电涡流缓速器及液力缓速器,并在部分重型货车(如欧曼、东风、解放)上试用电涡流缓速器。缓速器可以安装在变速器与传动轴之间或驱动桥上,其目的是减慢车辆行驶速度与防止不必要的加速。常应用在坡道、连绵的弯路和高速公路上,以减少行车制动器的使用频率,防止刹车蹄片温度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电涡流缓速器工作原理;通过电涡流缓速器2例故障的检修,阐述缓速器故障的判断方法与检修的步骤。  相似文献   

14.
电涡流缓速器发生装置故障时,可以先从手控开关是否工作正常查起。这里以泰乐玛电涡流缓速器手控开关为例,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手控开关故障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特性,研究了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与使用要求,提出了以缓速器的平均制动力矩、抗热衰退性系数、制动效能、单位质量制动效能、价格作为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评价指标,并且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车用缓速器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加权综合评价。从所举实例看,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比较各种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优劣,有着直观的可比性,得出的结果正确、可信。  相似文献   

16.
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何建清  何仁  衣丰艳 《汽车工程》2003,121(Z1):110-118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理论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公式,以此公式计算出的制动功率和制动力矩曲线与试验测定的曲线基本一致.同时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的设计方法,工程实践表明,此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指导电涡流缓速器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油区非等级道路行驶安全的需要,在油水罐车上加装了电涡流缓速器。分析了油水罐车加装电涡流缓速器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电涡流缓速器和车辆的匹配计算,最后对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电涡流缓速器制动效果、经济性均较优,是山区重载车辆较为优异的辅助制动装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涡流缓速器的几种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使用及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论文对现有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探讨,并且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电涡流缓速器。对其控制器硬件软件设计和制动效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该新型电涡流缓速器运用PWM(脉宽调制)控制方法,实现了结合车速和制动量判断的制动力矩的无极调节、温度电子控制、电压和过载保护等全控制功能。同时采用制动量位置传感器代替传统的压力传感器,使缓速器的特性能独立于主制动系统,不受主制动系统的制约。通过试验台和整车实地试验可以得到本缓速器的最大制动力矩达2500Nm。同时单独作用时的制动减速度可达0.77m/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