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跨度桥梁非线性颤振和抖振时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的颤振和抖振分析方法。该方法以非线性有限元的直接积分法为基础,在研究中具体解决了随机风速场的模拟、耦合自激力的时域计算和统一的颤抖振时程分析流程等关键问题,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有效攻角效应。本文的研究纠正了过去时程分析方法不能同时处理颤振和抖振的理论缺陷。本文还通过所编制的软件的计算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桥梁抗风设计常用气动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性能,对该类桥梁抑制涡激共振和提高颤振稳定性的常用气动措施及其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桥梁涡激共振和颤振稳定性与旋涡的产生和漂移有关,因此气动优化的一般原则是改善结构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气动外形以延缓或避免流动分离、减小分离涡尺度、阻碍旋涡漂移路径。抑制桥梁涡激振动一般采用设置倒角、安装风嘴和优化风嘴形状、安装导流板等气动措施;提高桥梁颤振稳定性一般采用安装风嘴和优化风嘴形状、安装稳定板和气动翼板等气动措施。研究表明采用气动措施后,大跨度桥梁的气动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桥梁风害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桥梁应具有抵抗风作用的能力,风对桥梁的作用不单纯是平均风的静力作用,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其柔性较大,设计时必须考虑颤振、抖振、弛振等空气动力问题。分析总结了以往的桥梁风毁事故,研究了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及其对策,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线性颤振分析理论,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作用在结构上的气动力随风速以及结构变形的非线性变化因素,提出了大跨度桥梁的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具有流线型和钝体主梁断面的大跨度桥梁进行了各项非线性颤振分析,揭示了不同主梁断面形状大跨度桥梁颤振形态的内在本质和区别以及颤振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颤振稳定性是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大跨度桥梁的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对影响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一些设计参数如桥跨布置、矢跨比、边主跨比、加劲梁的高度、恒载集度及其支承体系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大跨度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主要设计参数,并探讨了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大跨度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悬索桥跨径朝向2 000 m级发展,由大攻角和大振幅引起的结构非线性和气动力非线性影响突出,颤振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桥梁颤振计算理论及方法已无法满足大跨度及超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设计需求,亟需发展桥梁非线性颤振计算理论与方法。在扼要回顾线性颤振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近年国内外关于桥梁非线性颤振的研究进展及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非线性自激气动力的研究成果和几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气动力模型,并根据桥梁断面气动力随振幅变化的非线性特性,重点介绍了2种不同类型的非线性耦合颤振计算方法,其有效性和准确性均通过风洞试验进行了验证。需要指出的是,气动力的振幅依存性是大跨度桥梁颤振后状态研究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计入耦合效应的高次谐波气动力的振幅依存性。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确定了三维和多模态非线性颤振计算方法,任意运动及紊流下非线性气动力建模和非线性颤抖振理论,以及如何科学制定\"软颤振\"的评价标准是未来需要重点开展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桥梁耦合颤振分析的新方法。这一方法给出用以估计竖向弯曲与扭转模态耦合的桥梁系统模态特征闭合表达式,对较好地设计结构系统与桥面截面,从而使桥梁具有良好的颤振特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将处于自然风中一前一后并列布置的大跨度桥梁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的不确定相互气动干扰处理成随机气动干扰,并归入到紊流风随机激励中,采用基于模态参数识别的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开发了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的专用程序,并以具有理论解的Theodorsen平板为例,通过系统响应数值仿真和颤振导数识别,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针对实际大跨度桥梁,设计了并列节段模型试验悬挂系统,开展了紊流风和随机气动干扰效应下的并列大跨度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将迎风、背风侧桥梁断面的颤振导数结果与均匀流、紊流风中单个桥梁断面颤振导数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背风侧桥梁对迎风侧桥梁的颤振导数影响很小,而迎风侧桥梁对背风侧桥梁的颤振导数有较大影响;该研究方法为存在这种随机气动干扰的并列大跨度桥梁颤振导数识别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陈艾荣  项海帆 《公路》2001,(10):60-63
运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对宜昌长江大进行了施工阶段加劲梁对称和非对称架设情况的颤振分析,探讨了施工阶段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施工方法以及非线性因素对施工阶段县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缆索承重桥梁的颤振可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校准得到极值风速变异系数约为0.13;由苏通大桥桥址风速统计资料计算得到极值风速变异系数在0.13~0.14之间。提出了计算结构可靠指标的随机梯度算法,采用该算法从多种角度分析了变量分布类型及统计特征对苏通大桥颤振可靠指标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极值风速变异系数宜取为0.15;随机梯度算法思路简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