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深地下连续墙面临成槽时间长、施工难度大、槽壁稳定差等难题,成槽施工对地层扰动较大。依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儿童公园站基坑工程,采用铣槽机成槽技术,展开110$m超深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重点监测槽壁变形和周围土层沉降。此外,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铣槽机成槽施工过程,进一步研究成槽引起的槽壁变形和地表沉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槽壁的稳定性与墙体竖直度控制,以及地表沉降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DBG和MSM地铁站地下连续墙采用抓软层铣硬岩的成槽工艺,在场地狭窄、地层岩石含量高和环保要求高的情况下,历时13个月,安全优质地建造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2万余m2.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双轮铣成槽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工序,以武汉市某围护结构工程为例测算其费用指标,并分析了墙身厚度、成槽深度及岩层类型等因素对费用指标的影响,对比了双轮铣与传统机械的成槽综合单价及成槽效率。双轮铣设备成槽费用单价高,但是其成槽效率高,适用于低净空作业、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工期紧张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4.
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地铁Z1线,采用地连墙作围护结构,最大墙深67 m。在开挖过程中需穿越最大厚度达18 m粉砂层和两层承压水,选择合适的成槽设备直接关系到地连墙施工的成败。通过选取15幅试验槽段施工,根据成槽速度、成槽质量、设备故障率、设备耗油率等多因素,对三种不同型号的成槽设备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根据试验结果对成槽工艺进行了调整,确定了成槽设备配置方案,并提出了成槽设备冬季保养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现浇地下连续墙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围护形式,但是在特殊地层和施工环境下,传统工艺经常存在塌槽,现场水下现浇混凝土质量不易控制,接头夹泥、漏水,成槽泥浆排放存在环保问题等缺陷。装配式地下连续墙技术是对传统地连墙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重大改进,大大减小工程风险,提高施工速度,对城市地铁超深基坑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结论:(1)装配式地连墙在工厂预制,具有墙体质量好、占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环保等特点;(2)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了套筒锚接的接头形式满足受力要求;(3)配合预搅拌成槽、移动式墙幅拼装插入设备拼装墙幅,以及后期的墙缝注浆止水,永临结合形式的围檩配合内支撑体系,形成系统的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工艺;(4)装配式地连墙质量可靠、施工工艺简单、配套设备研发齐全、技术经济优势明显,可在地铁超深基坑明挖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含锚索粉细砂地质条件下同步进行锚索破除以及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时,极易引起槽壁坍塌现象。本文以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怡心桥站为背景,通过前期采用旋喷桩加固槽壁及旋挖钻破除锚索等措施先行破除锚索,减小了锚索破除过程中对槽壁土体的扰动;后期成槽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合理选用施工机具等措施,不但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同时有效地抑制了成槽过程中塌孔现象的发生。这为今后类似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介绍了挖斗式成槽设备构造形式、成槽工作原理和两种不同品牌设备性能对比,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该类型成槽设备在施工工效、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富水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泥浆重度设计计算方法问题,建立槽壁整体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保证地下连续墙槽壁整体稳定的成槽施工泥浆最小重度计算公式,并进行实例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槽壁整体稳定的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泥浆重度设计计算方法是可靠的,同时,为确保成槽质量,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泥浆重度理论计算结果的安全系数取1.3~1.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波地区承压水含砂地层中地连墙槽壁失稳问题,利用现场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减压降水辅助成槽施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辅助措施相比,减压降水可明显提高槽壁的稳定性,随降深的增加效果愈好,且成槽后12 h槽壁依然保持良好.减压降水辅助成槽试验期间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停止降水后地表沉降有约30%的恢复.最后,对比得到了最优的降深、井深、井间距、抽水量等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地连墙施工经验相对匮乏的现状,以杭州某地铁车站"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地连墙施工为工程背景,以不增加工程造价为前提,对地下入岩连续墙施工快速施工技术开展研究。通过"优化地下入岩连续墙施工机械配套选型,提高成槽质量及效率"、"改进护壁泥浆配比,确保护壁效果"、"研发改造成槽施工机械,减少涡流对上部软土层的影响"等多方面工作,优化传统入岩地连墙成槽工艺,形成了一套"旋挖钻机配合方锤破碎岩层、成槽机取土"的快速成槽工艺,有效确保车站地连墙施工进度及质量,可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大梁隧道和祁连山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针对高海拔环境,采用整体移动模架与小模板拼装组合式模具。对比分析组合式模具,介绍水沟电缆槽施工关键技术;阐述和分析组合式模具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以及水沟电缆槽施工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控制措施和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建苏州火车站现场试验并通过数值分析,对微承压水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施工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微承压水、施工荷载、抓斗吸力等对槽壁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制作标准导墙及型钢围挡处理空槽、减小成槽机设备影响、合理控制地下水位高程、采用φ800mm@600 mm高压旋喷桩加固、控制护壁泥浆原料和制作工艺等控制地下连续墙槽壁坍塌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深厚富水砂层地连墙成槽施工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深厚富水砂层地连墙泥浆槽壁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泥浆液面波动是诱发深厚富水砂层地连墙槽壁发生浅层失稳的重要原因,其失稳区域为导墙顶面下2.0~7.5 m范围的粉土层和砂性土层;槽壁水平变形沿深度方向呈上大下小的非对称"鼓肚"形曲线分布,地表竖向变形沿横向水平距离呈"勺子"形曲线分布,最大沉降值位置距槽壁水平距离约(0.10~0.15)he(he为成槽深度),沉降槽宽度约为(1.0~1.5)he;提高泥浆液面高度、降低地下水位、合理设置槽壁加固体间距均有利于深厚富水砂层地连墙成槽槽壁稳定。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地连墙槽壁稳定性控制和施工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市场站—甬江北站明挖区间地下连续墙施工为背景,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采用3种不同方案进行成槽施工方案比选,最终选用在微承压水粉砂层进行降水成槽施工方案,并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中的降水成槽施工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地连墙等围护结构在膨胀土层中成槽、成孔时容易出现的缩颈和塌孔等难题,结合扬州瘦西湖隧道工程中膨胀土引起的施工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的手段摸索出一套可以应对该特殊土层的地连墙施工技术体系,并对该技术的优点和施工流程进行了介绍。对用GB34型悬吊式液压抓斗成槽机和"跳跃法"施工方法对膨胀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成槽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场区地连墙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保证了围护结构施工时的槽壁稳定、垂直度控制、成槽质量、渗透水的预防,为后续类似地质条件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微承压水地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州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中连续墙成槽施工为背景,结合一典型事故案例,通过现场施工、检测及计算分析,从地层条件、施工参数等方面探讨了微承压水地层中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成槽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微承压水地层是连续墙成槽塌孔的重要因素.抓斗施工时频繁抓土与上提,使其下方一定范围的泥浆受到负压影响而减弱护壁作用.地面超载较小时...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8号线是一条由北向南贯穿北京城的轨道交通线,分一期、二期、三期及北延线4段实施。其中,三期工程处于富水地层的车站围护结构大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开挖难度大,成槽施工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选取某车站10幅地下连续墙,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连续墙成槽过程中采用的两钻一抓、抓铣结合2种不同工艺进行比较,选取高效、合理的成槽工艺及设备配置,为后续类似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地下连续墙是地铁工程中主要采取的围护结构形式,围护结构的质量决定地铁工程的成败。在城市中建地铁会遇到各种地下障碍,有些障碍物无法改移或受重点保护,在此种情况下施工地连墙时,普通的成槽机无法成槽,结合地铁车站的实践,可以通过"气举反循环绞吸式成槽方法"在障碍物下方进行地连墙施工。  相似文献   

19.
在淤泥质软弱土层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时,由于流塑状淤泥层强度低,抗滑及稳定性差,容易造成连续墙成槽过程中淤泥质黏土塌孔,难以成槽。将水泥搅拌桩固壁技术运用于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试验探究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参数,应用朗肯土压力模型推导在水泥搅拌桩固壁条件下泥浆重度计算公式,再结合实际工程,总结淤泥质地层固壁泥浆的配合比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在此设计参数下的水泥搅拌桩固壁能够保证地下连续墙顺利成槽,解决了在流塑状淤泥质地层中地下连续墙难以成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杭州地区上部软土、下部硬质岩的软硬交替地层中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背景,文章针对杭州某地铁车站、过江隧道、供水管道等地下连续墙成槽时间长易导致失稳、成槽垂直度控制难、钢筋笼对接质量控制难等问题,通过采取台阶式交替开挖、超声波检测加强过程跟踪、钢板加焊修正槽壁前后偏差、千斤顶微调下笼姿态等施工技术措施,保证基坑工程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接缝位置处均无渗漏水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