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别对天然河砂和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分析2种不同混凝土强度离散差异原因,设置4组不同配比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配制的C50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大于天然砂;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各龄期的轴心抗压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桥梁建设中由于缺乏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质天然河砂,利用机制砂配制出C50混凝土,并用于预应力T梁。通过选用三片T梁进行常规试验和破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T梁和天然河砂T梁两者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一致,并确定了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3.
特细砂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配制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地区缺少天然中砂现状,研究了特细砂和机制砂混合配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使用天然中砂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相比,将细度模数分别为1.2和3.5的特细砂和机制砂按照2∶3比例混合,取混合砂砂率为54%~58%配制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相近性能,工程应用表明特细砂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隧道初期砌衬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隧道二衬采用机制砂进行高性能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解决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根据施工情况对机制砂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然砂资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机制砂代替河砂作为混凝土细集料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机制砂的工作特性,并对机制砂在配制中低标号混凝土路面中的配合比提出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宋金辉 《交通标准化》2013,(16):148-151
分析我国机制砂生产与应用中的难题,较为全面地介绍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以及高含石粉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技术与方法。研究表明,高石粉机制砂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且大大扩大了机制砂的应用范围,可降低机制砂生产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对特细砂和机制砂进行掺配试验,研究考察特细砂的不同掺配比例对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与天然中砂混凝土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特细砂与机制砂存在一个最佳比例范围,在此范围内混凝土性能达到最优。适量的特细砂比例的混合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指标接近天然中砂混凝土,且部分力学性能略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完全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可以取代天然中砂。  相似文献   

8.
通过结合工程实际,配制不同强度机制砂混凝土,利用固定水灰比、固定坍落度、高水灰比和大坍落度等手段全面地探讨不同强度混凝土的最优砂率分布;在单位用水量相同,最优砂率时强度与水灰比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机制砂对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多增加了混凝土的早期开裂趋势,要加强早期养护;机制砂对于混凝土的收缩具有正负效应:当石粉含量较小时,负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粉含量超过一定值时,正效应占主导,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可以提高其强度,但需严格控制机制砂的石粉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生产优质的劣级配砂配制混凝土,通过调节粉煤灰矿渣掺量配制了6组劣级配砂配制混凝土,用Andreasen方程评价砂石堆积效应,并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研究粉煤灰矿渣掺量差异对劣级配砂配制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劣级配砂与石混合仍可获得较紧密堆积,复掺40%粉煤灰、矿渣的混凝土及单掺30%粉煤灰的混凝土工作性满足泵送要求;各组混凝土56 d抗压强度均满足强度等级要求,且随粉煤灰含量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 可推断矿渣粉煤灰掺量对虽为劣级配砂配制但具有较紧密堆积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与对正常级配砂配制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大型活动交通特性,并在对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会场内外的交通组织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型活动组织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文结合作者近年开展的对部分交通枢纽地区旅客集散过程的调查及客流特性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国情条件下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的策略及关键问题,提出了需要研究的一些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差迷离心法分离提取大鼠心、肝组织富含溶酶体部分,并以溶酶体之标志酶酸性磷酸酶(ACP)及组织蛋白酶D(CD)的游离酶和总酶活性比值为观察溶酶体膜稳定性变化的指标。分别观察了低硒的克山病病区粮及病区粮加亚硒酸钠或蛋氨酸喂养的大鼠之心、肝溶酶体酶(ACD和CD)的活性变化。发现用低的病区粮喂养的大鼠心肝组织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下降,而加硒或蛋氨酸后,其稳定性增加。考虑这种变化与大鼠心肝组织中的GSH-P_x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NSE、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①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和细胞平均直径 ;②硒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表达NSE蛋白 ;③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NGF的表达减弱 ,与对照组比较 ,在培养的第 5、6、7天 ,硒能促进神经细胞NGF的表达。结论 硒可能是通过促进、增强NSE、NGF蛋白的表达 ,进而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 ,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相似文献   

14.
观察缺锌儿童血清维生素A(VitA)含量和5'核苷酸酶(5'-N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锌儿童血清VitA含量和5'-NT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01)。锌剂治疗两月后,随着血清锌水平的提高,VitA含量和5'-NT活性明显升高。提示缺锌可影响小儿体内VitA和核酸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TNF α在肉芽组织和胆脂瘤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TNF α在 4 2例中耳炎患者中耳腔肉芽组织、胆脂瘤及外耳道皮肤的表达。结果 包含肉芽和胆脂瘤两种组织者TNF α表达程度高于仅有肉芽的组织 ;仅有胆脂瘤的组织TNF α表达程度高于仅有肉芽的组织 ;外耳道皮肤 10例未见表达。结论 TNF α在肉芽组织和胆脂瘤中均有表达 ,说明TNF α在肉芽组织和胆脂瘤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且胆脂瘤中的TNF α表达高于肉芽组织 ,说明两者的形成过程中局部始终处于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6.
运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通过对中外铁路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论证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正确性。文章指出:股份制历经百年世界铁路风云变幻的洗礼,除保留原有筹措资金功能外,在优化铁路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铁路企业竟争力等方面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尽管股份制在旧中国铁路实践效果不甚理想,但仍不失是探索铁路多渠道投资兴路的有益尝试。 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指出基本国情,区域地理特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差异性,能源和消费结构的严峻性,决定了各区域间铁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不同的,决定了各区域间铁路客、货运输对象的不同,决定了铁路在21世纪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仍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决定了探索符合中国国情铁路改革的复杂性,紧迫性和稳妥性,决定了不同区域、不同形式、不同方法铁路运行机制创新的多样性。其中,推行股份制改造可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是加快新世纪中国铁路发展重要而现实的有效途径,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脾大、脾脏巨噬细胞 (MΦ)在门脉高压症 (PHT)脾亢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 ,对比观察PHT脾脏MΦ 内ACP含量 ,MΦ 超微结构及MΦ 吞噬破坏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对PHT患者的脾指数、MΦ 内ACP含量及外周血细胞计数三者之间作相关分析。结果 同正常脾脏相比 ,PHT脾脏MΦ 内ACP含量增多 ,MΦ 表面伪足增多、增长 ,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多 ,MΦ 吞噬破坏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多。PHT患者的脾指数和MΦ 内ACP含量与外周血细胞计数成反比 ,脾指数和MΦ 内ACP含量成正比。结论 脾大、脾脏MΦ 在PHT脾亢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ALTERATIONSINTHEPROTEINSYNTHESISANDCONTENTSOFRIBOSOMEANDPOLYSOMEINLIVEROFSELENIUM-DEFICIENTRATS(毕红),(李同良)(贾锡安),(赵君庸)BiHong;Li...  相似文献   

19.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测定了克山病病区(陕西彬县和云南牟定)、非病区(陕西礼泉)和低硒非病区(四川南部)健康人发铜、锌、锰、铁含量。发现:①与非病区相比,两病区儿童和成人发铜,两病区儿童和彬县成人发锰和发锌无差异;但牟定成人发锌低,而发锰高;②与低硒非病区相比,彬县成人发铜低,儿童发锌高;牟定儿童发铜高,成人发锌低;两病区成人发锰高;③病区儿童和成人发铁不仅高于礼泉,也高于南部,提示病区低硒人体铁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及与促凋亡基因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简称研究组)妊娠组织中survivin、Bax、PCNA的表达情况,以20例同期正常妊娠要求人工流产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妊娠组织中survivi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C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survivin的表达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抑制凋亡蛋白survivin表达下降可能在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