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筏是一种隔振装置,而影响隔振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运用MSC/PATRAN,建立了船用电站浮筏的有限元模型,设置了影响浮筏隔振性能的各种不同参数,包括筏架的质量、刚度、结构阻尼、隔振器的刚度等,并利用MSC/NASTRAN计算出了不同参数状态下的振动加速度,通过对计算所得的隔振传递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最优隔振性能参数,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虞红海 《水运工程》2018,(2):203-205
针对强夯施工产生的强烈地面振动会对周围人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采用连续屏障隔振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行强夯振动试验和砂石桩隔振试验研究。对比研究不同砂石桩材料、桩距的试验方法,得到不同材料、桩距砂石桩的隔振效果差异,得出"砂石桩屏障对强夯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且隔振效果随砂石桩间距变小而增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刘玉标 《中国造船》2002,43(Z1):87-94
本文针对海上导管架采油平台的冰激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整体隔振方案,通过采用建筑抗震用叠层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振元件,对实际平台进行教值仿真分析,模拟出导管架采油平台采用隔振方案后平台冰激振动状态.比较发现采用隔振后平台的振动位移和加速度与隔振前有相当大的改善,同时采用优化算法对平台的静动力响应进行最小化设计,计算出最佳的隔振支座参数.另外本文还对隔振方案的静动力特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浮筏系统隔振性能的功率流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树浩  桂洪斌 《船舶力学》2012,16(5):567-572
文章采用刚度为常数、阻尼随频率变化的Bush单元来模拟实际的5-200Hz的隔振器的垂向机械阻抗特性。通过有限元频率响应计算得到了浮筏隔振系统的结点响应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隔振器机械阻抗方程求得隔振器两端的受力值,进而代入功率流表达式得到了系统的输入输出功率流。对系统输入输出的加速度响应和功率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采用功率流来评价隔振系统的优劣更能反映隔振系统的实际隔振效果。采用功率流作为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合适的,而且在某些方面要优于采用单一的加速度(速度)响应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分析基座在船舶减振降噪中的作用,根据阻抗失配原理设计建立4种基座模型,并用数值方法对其隔振效果进行研究。隔振效果用外板均方速度级、加速度振级落差和传递率表示,结果表明桁架式基座在低频段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槽钢减弱了基座在中频段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准零刚度隔振器各系统参数对隔振性能的影响,可为其应用于隔振系统提供攻关方向。[方方法]以线性隔振、准零刚度隔振组成的双层隔振系统和两自由度等效线性隔振系统为对象,分别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平均法推导谐波力激励条件下2个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率,证明前者比后者有更好的隔振性能,并提出增强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的方法。[结果]研究表明,双层隔振系统第2阶共振频率对应的功率流传递率最大值小于1,意味着其在第2阶共振频率附近范围内仍具有隔振效果,从而克服了两自由度线性隔振系统的缺点。[结论]双层隔振系统可通过适当减小阻尼比、质量比和刚度比来提高其隔振性能,且比等效线性隔振系统的低频隔振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7.
船用主机单层橡胶隔振装置隔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舰船的振动环境、振动理论及隔振系统等内容.在了解单层隔振装置的基础上,文章就船用主机单层橡胶隔振装置隔振性能测试研究的目的、方案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该机组隔振装置的振动烈度和振动加速度等测试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对测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系统地分析了该机组的振动现状及其隔振装置的隔振性能.为其维修保障打下了基础,也为进一步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限位类型对带限位隔振系统冲击特性的影响,对带限位隔振系统进行简化,将隔离器、矩形橡胶片、设备分别模拟为弹簧、矩形橡胶片和质量块;通过改变限位类型,对上侧无限位、下侧无限位、双限位的隔振系统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同时对隔振系统施加冲击载荷,并分析设备的加速度响应和隔离器的相对位移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下侧无限位较上侧无限位和双限位的限位模式的隔振效果更好,进一步证明了上下限位间隙不对称以及上下限位器刚度不一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隔离限位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浮筏隔振系统中的柔性因素对隔振性能的影响,将ADAMS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结合,建立刚柔耦合浮筏隔振系统模型。分析该模型的频域特性,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加速度振级落差,得到该模型隔振性能随基础柔性、筏架阻尼等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板式浮筏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直接法计算了隔振系统对动力学激励的加速度响应,以中间筏架各局部厚度为设计变量,以中间筏架重量为约束,以减小弹性基础振动、增加振动隔离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用可行方向法实现了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实例结果表明,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可在筏架重量不增加、通过重新分布筏架的重量就可以减小基础的振动,增加浮筏系统的隔振性能;优化后基础的振动显著降低,极大地提高了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