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行车是人们广泛使用的短程代步工具,方便、快捷、环保、健身,是一种依靠人力驱动的简单的交通工具。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之为"自行车",实际上这种称谓是一种误称。自行车并不能"自行",仍然需要蹬行前进:若称之为"脚踏车"似乎还合适一些。  相似文献   

2.
沈鸿才 《中国自行车》2010,(2):48-48,50
我所收集的"自行车"并非指代步工具——自行车,而是带有自行车图案的物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带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与自行车有关的物品等着你去发现,去收集。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素有"自行车大国"之称,20世纪9 0年代以前,自行车是国民的主要代步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的代步工具逐步成为了低碳生活的"代言人"。近几年,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低碳出行方式,中国自行车协会也相应举办了一系列绿色出行主题活动为之助力,推动了我国自行车骑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收集的电子邮票中,有四枚的图案上有自行车或三轮车。一枚为丹麦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另外三枚都是新加坡的.分别为旅游工具三轮车、代步工具三轮车和健身自行车(见附图)。  相似文献   

5.
正一、自行车与中国结缘1866年,"自行车"一词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当时,清政府派出了第一个出国考察团去欧洲10个国家观光,张德彝的《欧美游记》里第一次使用了"自行车"一词。1868年,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这是一种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代步工具。后来报纸上有文章记载了当时的中国人骑行自行车的情景。自此,这个具有"神奇平衡术"的两轮车,驶入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须臾不离。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传统自行车"自行车"一词出现在我国,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脚踏车",而第一个将其称为"自行车"的是清朝末期一个叫张德彝的人。据史料记载,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但这是一种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到底何时出现在北京?其实并无确切的记载。据传,最初是出现在西交民巷的租界里。另传,北京的第一辆自行车是19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7.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节能的代步工具,由于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交通代步工具的多层次需求而产生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生命力。然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厂商事先承诺的速度达不到,杂牌厂家组装像搭积木,实力弱小的厂家突然蒸发,电动自行车经雨淋曝晒后容易发生故障等等,像其它行业一样,消费者在吃了苦头之后,也开始睁大了双眼、吸取教训,提高了对电动自行车品牌、质量、零部件生产厂家的售后要求。  相似文献   

8.
浩洋娇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坐落于风景优美、有中国"竹炭之乡"之称的浙江省金华市遂昌县,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制造、销售电动自行车、中高档自行车及其它电能驱动车辆系列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众所周知,自行车产品通过转型升级,已经从老百姓日常普通的代步工具转变为运动、休闲、健身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需要使用燃油,没有尾气和废气排放和噪音产生,无疑是城市百姓理想的个人交通代步工具。但目前有两大问题始终困扰着使用者:一是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公共场所停放和车库停放不方便,如果在成排停放的车辆中间取出一辆或在一  相似文献   

10.
电动自行车既是现代人的一种新代步工具,又是现代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工具。严格地说,电动车这个概念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大的方面: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里面还可分为电动(个人)小汽车、电动载货车、  相似文献   

11.
正自行车诞生于18世纪中期的欧洲,19世纪中后期中国首现自行车于沪上,新中国诞生后自行车逐渐开始成为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并一步步迈向"自行车王国"的地位。"自行车王国"当之无愧的"王牌"便是上海自行车厂的"永久"牌自行车,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笔者作为其设计者和亲历者之一,见证了她标牌和产品设计的发展、演变、转型,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文中将做首次公开,以飨一线设计人员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呼唤绿色环保"的二十一世纪,人们不但注重能源的节约,更关注居住的环境和绿色环保。电动车绿色环保、低能低耗,无疑是符合绿色环保革命需要的最好交通代步工具,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也将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让电动车成为普罗大众的代步工具,如何为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如何使电动自行车行业更加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是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新课题。聚焦五月份上海、商丘、无锡三次展会,在热闹的促销活动背后可以看到现在电动车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自行车,五十年代初始有,1955年全县有自行车行19家,110辆自行车(各拥有几辆自行车,对外租用,按时或日计租),到1987年全县已达134 855辆,为中青年出门的普遍代步工具,特别是城镇职工几乎人手一辆。"这是浙江《温岭县交通志》上有关自行车的一条记载,台州市温岭县(现为温岭市)难道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自行车?按常理推想,显然不是的。笔者在温岭市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时,特意留心了一下,查到了数卷与自行车有关的珍贵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4.
对于幼龄儿童来说,儿童专用的自行车挂车无疑是一种最合适的交通代步工具。据介绍,带有可调式车篷的这类自行车挂车,活动空间较大:当随车儿童感到身体疲倦或无聊时,此时,其就可在车上舒舒服  相似文献   

15.
正同属车辆类的汽车行业和自行车行业有很多极其相似的共性,两者甚至"亦敌亦友":可以把汽车看成是自行车的"敌人",因为正是汽车的诞生和流行挤压了自行车市场的生存空间,让后者由人人趋之若鹜的必需品和奢侈品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普通代步工具。但我们也可把汽车看成是自行车的"同道者",因为汽车行业的运营模式、发展趋势都能为自行车行业提供宝贵的经验,让自行车行业在发展中少走弯路、抓对方向。  相似文献   

16.
镁的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材料行业的"新宠",并作为21世纪的重要战略物资,年产量以大于20%的速度增长。目前镁合金自行车其重量比铝合金自行车重量轻33%,并且坚固美观,是未来理想的休闲、代步工具。在此背景下,许多自行车制造厂商纷纷看好  相似文献   

17.
凤凰牌自行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自从第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于1958年5月8日出产起,它风靡了整个中国,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一度供不应求,也曾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出访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相似文献   

18.
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是摩托车发展的主要动力摩托车工业的兴起是以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和运输工具为初衷的,由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发展到摩托车、汽车,无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结果,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表现。相关工业的发展与摩托车产品进步相辅相成作为民用代步和运输工具的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三者在发展过程中既互相包容、取代又相互制约促进。摩托车的发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产业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和消费大国。相对于汽车而言,电动自行车具有绿色环保、低耗能、噪音小、成本低等优势。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已通过电动自行车立法,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分类、重量、时速等技术标准以及交通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立法中大都将电动自行车视为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代步工具加以推广。然而,在深圳市,电动自行车却没那么"幸运"。"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20.
沈阳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东北的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有人口700多万。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代步工具,已逐渐被沈阳市民接受,也日益引起各方关注,一些相关报道相继见诸于报端,有:“一个充电器五个商家五个价”、“电动自行车上路耍威风”、“电动自行车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