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标准化》2009,(2):92-92
国标《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风险管理规范》今年将出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近日表示,该项国家标准对我国地铁建设提出了许多强制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工程重大地质风险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地质极其复杂,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奇多,地下工程面临极大的风险和考验。本文总结并提出了“地下工程管理即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理念,通过勘测、调查研究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创新并实践风险预控方法(设计方案、施工工法、工艺设备等),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建立了“认知地质是基础、创新方法为手段,精细管理为根本”的“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模式。结合典型案例,论述广州地铁风险控制模式,以供同行们指正、参阅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国际重大地铁事故进行简单统计分析,指出造成地铁安全事故风险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定义进行探讨,并进一步介绍国内外大型城市地铁运营的典型风险管理体系,探讨地铁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特点及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地铁运营管理体系的异同点。指出目前国内地铁运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各类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事实.基于这一现状,以北京地铁近年来新建线路施工中出现的具体工程事故案例为背景,结合新建地铁的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现有事故资料的整理分析,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5种类型:地层过量变形引起坍塌、不良地质体突发灾害、施工诱发地下管线破坏、工程施工管理不力、施工设备及操作技术过失引发的事故.针对每一类事故,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方案,进而提出适合于我国城市地铁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城市地铁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地表沉降引发隧道事故,以青岛地铁4号线福州路车站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监测数据与Midas GTS NX模拟软件,对青岛地铁浅埋隧道施工沉降规律和控制优化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地质勘查资料、沉降数据和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得到了影响隧道稳定性的因素及该区段的沉降规律;通过建立不同水位环境下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分析了其在地表的沉降规律,确定了最大沉降位置即最不利位置并进行了合理优化,为类似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极为普遍。混凝土裂缝不仅对结构产生有害影响,而且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及外观质量,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裂缝渗漏采取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就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为题展开了研究,开始我们介绍了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然后我们介绍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在施工中用到的方法和技术,最后我们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未来做了展望并提出了施工中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目前地下工程基本以浅埋暗挖法为主。以青岛地铁某车站为例,查阅勘察资料、设计图纸以及以往地下工程资料,制定了清江站监测布置图以及监控频率;施工监测数据显示,超前导管注浆以及初期支护是限制围岩变形、确保结构安全稳定的有效措施。分析研究成果对该车站的施工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效果,同时为青岛地铁下一期工程修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举例分析了天津地铁委外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风险综合分析后对维修模式进行定位,并根据定位实行相应的策略,对天津地铁乃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设备委外维修风险管理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连填海区因其特有的工程地质条件,成为大连地区地下工程建设的难题。大连地铁二号线海之韵站位于大连市东港填海区,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现场试验,确保了工程的成功实施。对工程场地饱和软土震陷特性试验成果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条件下的地下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施工中解决深基地下工程防水的问题,以地铁工程为例,初步探讨了膨润土防水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施工的具体关键工艺和方法,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盾构法联络通道技术首次成功在地铁施工中应用。此项新技术是向地下工程全机械化、盾构工程全系统化迈进的关键一步,对推动包括交通、市政、水利隧道连接工程在内的整个地下工程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据悉,此次地铁盾构法联络通道技术由中铁上海局组织,成功运用在宁波地铁3号线施工中。这一区间联络通道全长17米,是国内贯通的首条盾构法联络通道,同时也是世界上首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利用贝叶斯网络对地铁隧道施工期间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其评价方法和结果能对施工期间的风险管理提出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富水地区地铁车站结构复杂,现场施工难度大,特别是施工缝和后浇带混凝土因收缩或不均匀沉降容易引起渗漏水。以天津滨海新区地铁B1线欣嘉园地铁车站为例,将地下工程主体施工缝及后浇带等关键部位的防水结构进行改进优化:采用新型镀锌钢板丁基腻子止水带,将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填充在环向施工缝和后浇带,并把多节注浆管在后续浇筑的混凝土里预埋,当拆除模板后即进行注浆;另外在桩头、穿墙管、止水带“十字”接头等部位采用新型装配式预制防水产品。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地铁车站关键部位防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李双全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0):172-172,174
地铁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有效形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地铁建设也得到大力的发展,因此,隧道工程也占了城市基础建设工程的很大的比例。地铁工程属大体积地下工程,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百年大计,混凝土除强度等级要满足结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渗漏就是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现从地铁隧道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Mjdas—GTs岩土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分析软件,对重庆地铁单拱大跨断面进行有限元模拟。对开挖工法采用二维地层一结构模型模拟各开挖工序,得出定性的评价;对初期支护安全度按破损阶段验算截面强度.进行安全系数的评价;对二次衬砌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并进行混凝土抗裂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类似地层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麓工大跨断面安全可行.麓工阶段中开挖中部核心土是双侧壁工法的关键工序。结论对城市地铁大跨度暗挖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地铁工程围护结构变更设计介绍,详细阐述了SMW工法围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计算过程,并提出该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总结了设计施工效果,该工法凭借其施工简便、造价较低的优势在地下工程的建设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浅谈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m长路面坍塌,并下陷15m。正在路面行驶的11辆车陷入深坑,多数地铁工地施工人员被困地下,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19人受伤。结合这次事故,本文分析了造成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地下工程往往需要穿越上部建筑物,而城市中建筑物大多采用桩基础形式,隧道线路虽可进行局部的优化,但仍受规划和总体线路的限制,这样,进行桩基托换往往是最好的选择方案。以深圳地铁5号线创业路立交桥为例,详细介绍了创业路立交桥桩基托换的设计、三维数值分析、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工程中监测数据的情况,可为类似的地铁施工提供全过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等一些地下工程设计中,存在围护结构与主体间先浇与后浇结构的接缝、结构抗浮要求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间钢筋相连接而共同抵抗水浮力等一些特殊节点构造处理,采用传统地已无法满足结构抗力及防水的要求,本文提出采用防水冷镦直螺纹方式来解决这些了点构造的钢筋接头,较好地解决一些地下工程接缝连接方式,要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