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行波效应对斜拉桥减震控制地震反应的影响, 推导了多点地震动输入下的大跨桥梁减震控制计算方法, 以一座大跨飘浮体系斜拉桥为实例, 在桥塔和桥墩处设置阻尼器, 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行波输入下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对斜拉桥的减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 半主动控制比较缓和地控制桥梁的地震反应, 而被动控制则急剧地控制桥梁的地震反应, 因此, 要慎用被动控制; 行波效应对无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斜拉桥的桥塔均具有很小的不利影响, 仅使桥塔内力增大约10%, 对主梁均具有显著不利影响, 使主梁内力增大近8倍; 行波效应对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减震效果的不利影响很小, 没有出现明显的控制效果变差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桥长的增长,大跨桥梁的地震反应随着地震动输入在空间上的不同而效应逐渐明显,采用大质量法,采用输入波速为300 m/s、600 m/s、1 200 m/s、1 800 m/s、3 000 m/s对地震作用下连续刚构桥进行空间效应地震反应分析,结论表明:考虑行波效应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值与输入的地震动有关,视波速越小,内力和位移变化越剧烈,对于高低墩不同的情况,矮墩的反应剧烈程度与高墩不同,与输入的地震波波速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对山区大跨连续刚构桥易损性的影响,以西南地区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采用谱兼容的方法选取了20条地震记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并得到其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墩高越高,桥墩相对位移越大,最高墩的相对位移为矮墩的1.03~2.81倍,但矮墩发生损伤的概率要大于高墩,在抗震设计中应得到重视;与一致激励相比较,考虑行波效应时,矮墩发生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的概率降低,高墩发生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的概率增大,但行波效应会同时增加矮墩和高墩发生严重损伤的概率,因此在高墩桥的抗震设计中,特别是在高烈度地区,应考虑行波效应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依托某大跨连续刚构桥箱形变截面高墩的工程背景,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其结构体系特性以及施工过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求解分析,根据第一类稳定性以及第二类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对该桥高墩在施工阶段不同荷载作用下的两类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明确结构整体安全特性,可为相似类形桥梁的设计以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一座大跨3塔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大跨多塔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比较了行波作用下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可能会使边塔的地震反应有较大增长,但对中塔的地震反应影响不大;行波效应对边、中塔基础及梁端位移的反应影响不大;结构体系的变化对行波效应有一定影响,当中塔由沉井基础变为桩基础时,行波效应对边塔的地震反应影响增大;而当中塔与主梁之间设置弹性索,中塔由桩基础变为沉井基础时,行波效应对中塔的地震反应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某中央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主塔桩基础模拟的3种方法:直接固结法、六弹簧模拟法和m法对主梁沉降、临时限位挡块受力和主塔沉降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直接固结法模型计算的结构整体刚度偏大且对结构位移估计不足,计算出的主梁沉降较小,且临时限位挡块受力过大,主塔沉降不符合实际;六弹簧模拟法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塔底的约束情况,主梁沉降和临时挡块受力较合理,主塔沉降符合实际;m法模型能较详细地考虑桩基与桥梁结构的共同作用,并且能够反映桩土的共同作用,计算结果与六弹簧模拟法相近。因此,对于常规设计和计算,建议采用六弹簧模拟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桥梁结构抗震分析IDA方法的应用流程,针对大跨斜拉桥桥塔结构的IDA分析方法的参数取值进行了讨论,利用CSiBridge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考虑桩土效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地震动时程曲线对桥塔结构进行抗震需求分析,以桥塔漂移度作为结构损伤指标,地震加速度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绘制了桥塔结构漂移度的概率分位线,并用超越概率的概念对桥塔地震易损性进行评估,为后续类似工程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ANSYS的斜拉桥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工控制在大跨径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桥梁的施工模拟计算对整个施工控制的成败与效率起着关键性作用.文中结合云阳长江公路大桥的施工监控实践,利用ANSYS的二次开发工具APDL语言,同时引入生死单元功能,编制了相应的ANSYS命令流程序,成功地实现了该斜拉桥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应用大质量法模拟行波效应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大跨度桥梁考虑行波效应影响的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以某一实际铁路大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在不同的视波速下的行波效应对斜拉桥主塔地震反应的影响,并与一致激励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铁路斜拉桥主塔的地震反应影响较为显著,进行抗震设计时,应重视行波效应对主塔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斜拉桥是一种由索、塔、梁三种基本结构形成的高次超静定组合结构.其中主梁常见的结构形式是钢筋混凝土形式,而采用钢箱梁形式,既有利于减轻自重,又可以通过提前预制缩短施工工期,是目前大跨斜拉桥比较流行的一种结构形式[1,2].但是钢箱梁在预制完毕后,其结构尺寸很难调整,因此该类桥的安装线形标高计算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种考虑,采用MIDAS/Civil空间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计算成桥索力与设计成桥索力、计算成桥线形与设计成桥线形、索塔偏移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信的钢箱梁的安装标高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一座主跨360 m的双塔斜拉桥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全桥三维离散有限元模型,在地震作用下,比较了全桥设置黏滞阻尼器和不设置阻尼器两种情况下的纵向梁体位移与桥塔受力状况。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设置纵向黏滞阻尼器,可大幅降低桥塔底部纵向弯矩,同时地震作用下的梁体纵向位移也大幅度降低,黏滞阻尼器对斜拉桥桥塔抗震性能提升明显,建议在每个桥塔上设置黏滞阻尼器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大跨斜拉桥的纵向碰撞响应问题,基于主引桥周期不一致表现出的动力特性差异,建立主引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非线性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主桥、引桥分别作为主动碰撞体时主引桥周期比对碰撞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仅发生引桥为主动碰撞体的单边碰撞,引桥基本周期T1越低,碰撞效应对主桥影响越大。随着周期比的增大,主桥的抗震位移和弯矩需求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当主桥为主动碰撞体时,主桥抗震参数需求增大幅度小于引桥为主动碰撞体模式;主桥为主动碰撞体更易激起较大的碰撞力,这种表现将随着地震波有效加速度峰值和持续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主桥和引桥分别为主动碰撞体时对应的位移响应将呈现完全相反的结果,这也说明碰撞效应的不同源于地震波的纵向传播方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对大跨砼斜拉桥进行的稳定分析中 ,模拟了拉索只拉特性、施加了预应力与预拉力、考虑了材料非线性与几何非线性 ,得到了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大跨砼斜拉桥的线性与非线性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跨砼斜拉桥进行的稳定分析中,模拟了拉索只拉特性、施加了预应力与预拉力、考虑了材料非线性与几何非线性,得到了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用于大跨斜拉桥发展展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根据斜拉桥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结合复合材料用于桥梁结构的研究与实践,指出斜拉发展的第四阶段为新型复合材料斜拉桥,论述了材料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构造,设计、施工特点、技术经济优势及其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大跨铁路斜拉桥横向减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铁路大跨斜拉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研究了斜拉桥在过渡墩及辅助墩处横桥向合理的约束体系.通过大量的线性及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研究了不同的约束体系下斜拉桥的地震反应特点.针对基于粘滞液体阻尼器的减震体系方案,对阻尼器的设置位置及力学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墩及辅助墩横向设置粘滞阻尼器的减震体系方案由于其它方案,该方案不仅可降低主塔横桥向的地震反应,还可显著降低过渡墩及辅助墩的桥墩,进而提高边墩桩基础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7.
实际工程中,为时刻检测桥梁结构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通常会在桥梁结构上安装各种类型传感器,通过分析传感器采集的响应信号以获得其模态参数,并利用模态参数变化规律来间接评估其运营状态。基于此,为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确性,针对最为常用的模态参数识别算法-随机子空间算法(SSI)不足,提出了以频率值、阻尼比以及模态振型为判别因子的真实模态筛选算法。最后将所提算法运用于识别某大型斜拉桥的模态参数识别,识别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仅能有效实现真实模态的智能化筛选,且识别结果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斜拉桥是一种由索、塔、梁三种基本结构形成的高次超静定组合结构.常见的施工方法是先施工主塔再施工钢箱主梁,并张拉斜拉索,而塔梁同步施工方法目前在国内实践的大桥中尚属少见.基于塔梁同步施工方法,采用MIDAS/Civil空间有限元软件和桥梁博士平面有限元软件两种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详细分析主要施工工况下索力、主梁位移与应力、索塔应力与偏移的计算数据,证明了塔梁同步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动力特性是结构的重要参数,能有效反映结构线形和内力的变化.文中设计一套软件程序对桥梁结构施工期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利用监测数据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并进行初步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双肢倾斜桥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自重和施工临时荷载的偏心作用使桥塔产生较大的弯矩并可能在塔壁产生较大的拉应力,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合理的临时横撑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以某跨海大桥斜拉桥为背景,介绍了斜拉桥索塔施工过程中的主动横撑计算过程,并结合施工实践对主动横撑的设置进行了技术总结。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横撑后,桥塔根部的应力状态良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