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火工分离装置水下分离噪声产生机理的分析和研究,在满足分离裕度的情况下,研究一种专用火工分离装置,探寻装药量与分离噪声声源级的关系,进行水下噪声对比测试,其研究结果对水中兵器水下分离降嗓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舰艇天线机械装置可靠性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天线机械装置是一种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装置,对其进行可靠性建模研究是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从分析舰艇天线机械装置可靠性特点及失效模式开始,考虑机械装置的相关失效问题,构建了一种适合于舰艇天线机械装置的可靠性模型,该模型将有助于对天线机械装置进行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MEPC107.(49)规则,检验新研制的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性能,通过对YSF—1.0舱底油污水分离装置进行三种油溶液检验试验以测量其出水含油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含有船用燃烧油的溶液经油污水分离装置处理后出水中含油质量浓度不大于6 mg/L;对0#柴油其出水质量浓度不大于5 mg/L;对MEPC107.(49)规定的"C"溶液其出水中含油质量浓度不大于10 mg/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疏水脆性聚合物/水溶性添加剂复合材料在水中的降解失效机理,建立了此类材料的降解失效理论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了PE/PEO复合材料在模拟海洋环境的盐溶液中降解10周后的拉伸强度,与相关试验结果相吻合,并由此得出结论:PE/PEO复合材料吸湿后的拉伸强度与其孔隙率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该模型为此类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小型非火工分离器,对其结构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运用失效分析方法,确定了机构的薄弱环节,并对各环节进行了受力分析与强度校核,通过计算得知内筒壁厚的尺寸设计是影响连接分离装置总体载荷强度的关键。同时,对装置进行了分离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符合预期分离要求,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可为类似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非均相液-液聚结分离理论,研制了一套适合于船舶使用的新型聚结分离式净油机样机。该样机由过滤系统、聚结系统、分离系统、排水系统等组成。该装置集油液精密分离及高效脱水于一体,能有效清除油液中的颗粒及乳化水、游离水,且体积小、能耗低、振动小、寿命长。主要部件进行了防爆和自动控制设计,能够实现连续运行和无人值守运行。研制成功的新型净油装置可完全胜任繁杂的净油需求,还能节省宝贵的船舶空间和能量。  相似文献   

7.
浅议某型自锁式收放鳍油缸锁紧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自锁式收放鳍油缸的工作原理和自锁原理 ,通过计算发现该型自锁式油缸锁紧装置可能失效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使用和设计中维护和改进其锁紧装置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方便海洋结构物风险评估相关人员对失效数据的提取,设计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系泊设备失效数据库,通过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FMEA)总结该数据库的基本数据需求,建立失效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模型,并在现有的国内外数据库资料基础上收集FPSO系泊系统设备的失效模式、失效机制及失效案例等一系列数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海堤结构安全的随机不确定性问题,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结构可靠度分析理论,重点分析波浪、潮位和风等影响因素对海堤结构的作用,并针对我国海堤结构的特点,建立多种失效模式下海堤结构安全分析的功能函数和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的多种失效模式对典型海堤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海堤结构多种破坏形式下的失效概率,进而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与失效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已建海堤工程安全评估,对新建或拟建海堤进行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10.
周加建  刘建国 《船舶力学》2018,22(7):783-788
通过使被测喷水推进装置悬浮,并使其在船尾板和船底板上脱离推力传递,从而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喷水推进装置推力的整体分离与直接测量的构想。基于带自由液面的循环水槽,对试验台架的固定和悬浮系统的构成、吸入流量与空化衡准、变速传动系统配置以及机构受力平衡等多方面内容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该试验台架除了可进行推力直接测量外,还可开展动量通量法试验和推进效率试验。  相似文献   

11.
艉轴密封装置密封失效机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毅 《中国修船》2012,25(3):14-17
文章针对某型艉轴密封装置出现漏水量超标的的现状,根据实船维修的经验,对故障失效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船舶破损应急封堵装置的整体结构,利用UG软件建立封堵装置整体结构的三维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应急封堵装置结构中承受力作用的重要部件进行结构应力分析,并基于仿真结果对结构整体进行优化.然后对整体装置在布放使用过程中的水阻力情况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确定整体装置最佳的布放形式.  相似文献   

13.
油水重力分离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力分离是最为常用的油水分离技术 ,但国内外沿用的传统设计方法只能计算极限粒径 ,无法计算分离后排放水的含油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即从分析油水混合液粒度分布入手 ,综合考虑污水的物化参数、分离装置结构参数和处理量 ,建立重力分离数学模型 ,直接计算排放水的含油量。本文介绍了用 MIAS- 2 0 0 0图象分析系统测定油粒分布、用 3种常见分离装置进行数模实验论证的情况。实验数据表明 :数模在工程上应用是可行的 ,具有足够准确性。本文还介绍了用数模进行分离装置计算机设计的专用软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施睿贇  简小刚  姜晨 《船舶工程》2013,35(Z2):56-58
三条某型船所装调距桨装置在试验阶段出现应急调距故障,通过对故障调距桨装置的拆检,分析故障机理在于轴承环在安装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变形,导致桨叶轴承间隙过小,使得桨毂机构调距摩擦阻力过大,从而无法实现应急调距功能。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揭示轴承环安装变形对桨叶轴承间隙的影响,以有限元技术为支撑,采用转角计算的方法,得出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同时,对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工艺状态进行了改进与调整,从根源上解决了此类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海管线埋设ROV底部行走装置——滑撬进行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分析滑撬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根据5种典型的滑橇外形,制作缩尺度模型,进行泥池中的拖动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选出最优滑橇外形。在ROV近底滑行状态下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对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稳定性判据,结果表明合理的滑橇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运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夏铖  武永顶  郭涛 《水运工程》2020,(8):189-194
耙吸式挖泥船可利用耙头上的高压冲水装置有效提高疏浚作业的工作效率,现有高压冲水装置管路的设计仍不完善,一些结构亟待优化。采用数值方法对某高压冲水装置进行三维建模、模拟计算和分析,发现耙头内的高压冲水管路中存在较多漩涡流,水力损失较大,导致耙头施工时达不到理想的出口总压,影响效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使用渐变管、圆倒角等方式改善管内流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耙头高压冲水管路阻力损失减少,射流水速更高,冲水总流量提高约3%,出口总压增大,破土能力提升,从而提高疏浚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和利用海洋中蕴含的波浪能,设计了一种以漂浮浮体作为波能采集装置的新型波能发电系统。此新型漂浮式波能发电装置与其他波能发电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维护方便、不受水深限制等优点。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浮体初始吃水深度和入射波波高变化对波能采集浮筒运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波能装换效率达到12.17%,验证了模型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并对漂浮式波能发电装置的实物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流冷却系统引水装置水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出先进船舶自流冷却系统引水装置的定量设计原则,参照水泵性能描述方法,提出自流扬程的概念,用自流扬程和附加阻力描述引水装置水力性能。基于伯努利方程和边界层方程的计算分析表明,为提高自流扬程,引水装置吸入口应垂直于来流且高于边界层厚度。基于冲量定理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三维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为平衡自流能力和附加阻力,引水装置的入口流速与航速之比宜设计在一定区间内。实船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依据动力学特性设计一种新型空气动力艇回转式推进装置,通过简化流场模型和分析对称翼形受力计算空气螺旋桨推力和舵板受力,对比传统推进装置和回转式推进装置在不同转向角和螺旋桨转速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差异,并引入增值系数K对转向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偏转角下传统推进装置的推进和转向性能较好,但大偏转角下回转式推进装置的推进和转向性能要优于传统推进装置,且转速越高转角越大,其性能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