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为减少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病率和正确合理地治疗咽瘘。方法 对1981 ̄1996年收治的18例全喉切除术后咽瘘患者作了分析。结果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为6.1%。结论 术前超剂量放疗、大范围手术切除、全身情况的影响、局部感染等是导致咽瘘的成因,而且非单一因素所致。局部治疗是处理咽瘘的关键,要因咽瘘病期和因人而异。预防咽瘘形成与治疗因瘘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肌病36例临床分析姜薇,马秀萍(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西安710061)Graves病伴肌病常见的有慢性甲亢性肌病;甲亢伴周期性麻痹;甲亢伴重症肌无力和甲亢伴多发性肌炎,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247例Graves甲亢病例(1992~199...  相似文献   

3.
<正> 喉切除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常因手术破坏喉的发音及呼吸功能,致使一些患者不愿接受。为此,许多喉科工作者不断改进术式,探索术后发声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1972年以来意大利学者Arslan经过动物试验,在喉全切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功能重建术,据国内外一些学者报导,认为此术式合乎喉的生理,既能彻底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36例喉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喉息肉组织中CD147和MMP-9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喉鳞癌组织中CD147的阳性率为83.3%(30/36),高于喉息肉(33.3%,5/15)和癌旁组织(16.7%,6/36);CD147的表达与喉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②喉鳞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率为72.2%(26/36),高于喉息肉(13.3%,2/15)和癌旁组织(5.6%,2/36);MMP-9的表达与喉鳞癌病理分级、T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③CD147和MMP-9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1,P=0.000)。结论 CD147和MMP-9在喉鳞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并可能与喉鳞癌的发展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自Hautant(1936)Portmam(1939)及Alonso(1947)先后发表喉癌的保守外科以来,对保守外科在治疗喉癌中的地位有过许多争论。喉癌的保守外科或喉的部分切除术包括垂直性半喉切除术,声门上水平性喉切除术和  相似文献   

6.
探讨手术治疗喉癌保护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参考 Pearson手术的基本方法 ,对我科近 2年来按过去标准需行全喉切除术的 7例患者 ,施行了近全喉切除并发音管再造术 ,观察了不同临床分期的下咽癌、喉癌 ,特别是合并有糖尿病时的恢复过程。结果 除1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伤口延期愈合外 ,6例患者术后 1 0~ 1 4d逐渐恢复吞咽功能 ,术后 1月经再造发音管可达到近距离满意的发音与会话效果。结论 近全喉切除发音管再造对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能较好地保留发音功能 ,同时又减少了误咽 ,是一种手术安全、减少无喉残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声屏障的车致振动噪声问题,基于列车-轨道-桥梁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列车-橡胶浮置板减振轨道-箱梁桥-声屏障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声学边界元法对列车通过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时的直壁式声屏障车致振动低频噪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声屏障的车致振动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其中水平局部横向振动特性表现的十分显著,远强于垂向振动;声屏障的车致振动噪声主要集中在120 Hz以下的低频段,其中在声屏障正上方和正下方垂向声场区域的辐射噪声最小;列车经过时引起的声屏障水平局部振动特性是声屏障辐射噪声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通透隔声板;声屏障局部振动不仅影响其辐射噪声的大小,同样对其辐射规律影响较大,即在具有较强局部振动特性的声辐射频段,声屏障具有规则的声辐射规律.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声异常因子、声传播异常的概念.讨论了声传播异常在研究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损失、混响及水声设备作用距离等方面的应用.仿真与实验证明,声传播异常是表征不均匀介质中声传播条件的有效手段,利用声传播异常进行传播损失、混响计算,或者利用声传播异常改进声呐方程进行水声设备作用距离的预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设置声屏障是降低道路交通噪音的一种有效手段。阐述了道路交通工程中声屏障降噪原理,详细介绍了声屏障插入损失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声屏障高度及长度对插入损失的影响,并针对现场条件受限、无法通过声屏障完全解决噪声超标问题的情况,提出了其他辅助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0.
声波在耳蜗内的逆行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蜗是内耳的听觉转换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把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生物电信号并经听神经传输到听觉中枢.正常耳蜗也可以产生声信号,通常把在外耳道记录到的耳蜗产生的声信号称为耳声发射.虽然耳声发射已经被应用于临床听觉功能测试和研究耳蜗工作的原理,耳声发射从耳蜗逆向传出的机理仍不清楚.近年的生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声波在耳蜗的逆向延迟明显小于其从耳蜗底回向顶回传导的延迟,这些结果提示耳声发射是经耳蜗内的液体纵波,而不是普遍认为的逆向行波传导至外耳道的.这一新的发现不仅能够促进耳声发射的临床应用,而且对于研究耳蜗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声发射信号的特点及实际应用中对声发射信号分析的需要,提出了一套声发射信号小波分析的小波基选取规则方法,根据提出的选择方法从常用的小波基中选出较适合声发射信号分析的几种,再通过对仿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结论:Daubechies小波、Symlets小波和Coiflets小波是适合于声发射信号分析的小波基.最后通过对能反映源特征的频带信号进行重构,这样能更好更有效的提取声发射信号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气为声之本,无气不能成声,是我国古代科学对发声的解释,至今依然正确,非常重要。气就是呼吸,是人的生理活动。声是物理作用。由气变为声,是由生理作用转变为物理作用的过程。这是用现代语解释气和声的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功率铁路机车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得到的数据与实际试验数据相符合,将整个缸内工作过程按放热率规律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研究分析.设计两种不同的燃烧室方案与原机型进行比较,讨论燃烧室喉口直径和燃烧室深度对于柴油机放热量、污染物排放量和缸内微观流场的影响.对比结果显示,当喉口直径为198 mm、燃烧室深度18.16 mm时,碳烟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量比喉口直径为188 mm、深度20 mm时分别下降了84.2%和43.4%;当喉口直径增加到208 mm时,缸内温度整体有所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是碳烟排放量增大.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内某互通公路沿线声屏障工程是利用聚合物-粉煤灰陶粒制备的吸声屏体。根据《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T 90—2004)对运营期的声屏障进行现场检测,通过检测声屏障不同平行距离、垂直距离的等效连续A声级并计算出插入损失,研究其实际降噪效果。结果显示:声屏障端点处降噪效果不及声屏障非端点处,且降噪效果有限;声屏障非端点处的降噪效果随着与声屏障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与声屏障垂直距离的增大,降噪效果的衰减程度变小。在总结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得出声屏障降噪效果的检测布点方法:检测点位布设在距离屏体两侧端点不少于50 m的中部区域,以垂直屏体1~20 m为重点检测区域,最远垂直检测距离不超50 m,检测数据取多组检测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声屏障是轨道交通重要的降噪措施之一,但在列车经过时声屏障同样会产生振动成为向外辐射噪声的声源.以内折型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适用于声学计算的板壳单元,通过建立高架线路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谱作用下的声屏障以及箱梁桥-声屏障的动力学响应作为声学边界条件,基于有限元-边界元理论分别求解单独声屏障和箱梁桥-声屏障的声辐射特性,初步探究了声屏障对高架路段结构声辐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地面反射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声屏障的振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水平局部振动以及垂向整体振动,水平局部振动对自身结构噪声辐射的影响最大,其结构噪声集中在0~180 Hz的低频段,与桥梁结构噪声频率范围重合度较高;桥梁上安装声屏障后的振动分布发生明显地改变,使得声压在部分频段内降低,周围声场的分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总体上声压增加了1~2 dB;刚性地面的反射会使整个声场的声压增大,声压增加值最大可达5 dB.因此,声屏障对高架线路的整体结构声辐射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考虑地面反射的作用后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振动与噪声这一轨道交通运维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利用声子晶体理论研究了铁路中多跨等跨轨道、桥梁,以及等间距管片地铁隧道,对其弹性波传播特性进行研究,以实现减振降噪控制,同时基于声子晶体理论的声屏障、周期性隔振屏障也是当前研究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的热点。通过对声子晶体理论的带隙控制原理的介绍,及其在铁路减振降噪相关研究现状的总结,归纳分析了近些年来基于声子晶体理论的周期性轨道、桥梁、隧道振动分析理论研究现状,以及轨道结构的振动控制、声子晶体类声屏障和隔振屏障的控制理论研究现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理论研究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4种生态型声屏障的特点及应用范围。阐述了梯形生态声屏障的隔音机理、结构形式、声屏障种植土的配比研究、植物的选择以及在湖南常吉高速公路的应用情况。这些具有隔音、绿化、景观和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型声屏障的成功研发与应用,是常吉高速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项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振动响应的高铁声屏障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开口形式的封闭式声屏障在高速列车所产生风压作用下的受力特征,以某高铁声屏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顶部不同开口间距的双侧封闭式声屏障及顶部不同覆盖长度的单侧封闭式声屏障整体模型;将速度为350 km/h的列车驶过时产生的脉动风压激励时程作用于声屏障结构整体模型,计算得到声屏障结构的静力响应和动力时程曲线;最后计算动力放大系数. 研究结果表明:双侧封闭式声屏障顶部增加开口间距和单侧封闭式声屏障顶部覆盖长度减小都有利于风压的释放,改善结构受力情况,随着开口间距增加或覆盖长度减小,有利作用愈加明显;对于双侧封闭式声屏障,开口2 m时立柱最大动应力是开口8 m时立柱最大应力的1.15倍,放大系数也增加0.12;对于单侧封闭式声屏障中,覆盖8 m时立柱的最大动应力是覆盖2 m时立柱的最大动应力的1.28倍,放大系数也增加0.37.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 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 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详细论述了声屏障设计流程、声屏障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声屏障安装施工注意事项,对声屏障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