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11月30日,从山西省经信委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意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从2015年12月1日31日,对山西省标注的甲醇重卡和燃气重卡新能源汽车在山西省境内减半征收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据介绍,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免费为新能源汽车办理牌照,收集车主姓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汽车消费税进行了调整,提高了3.0L以上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同时降低了1.0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这是国家从征收汽车消费税以来第二次对其税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信息     
成品油消费税半月再上调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12月12日联合下发通知,自2014年12月13日起,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28元,由现行每升1.12元提高至1.40元;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16元,由现行每升0.94元提高至每升1.10元。航空煤油继续暂缓征收。对于此次上调消费税,财政部表示,我国的消费税不是普遍征收的,仅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等特点的消费品征收。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抑制对能源的过度消费,是国际上比较普遍采用的做法。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后形成的新增收入将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节约利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对厢式货车改装生产的汽车征收消费税问题给予批复(国税函[2008]452号)。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规定,对于企业购进货车或厢式货车改装生产的商务车、卫星通讯车等专用汽车不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不征收消费税。  相似文献   

5.
《汽车情报》2008,(7):41
燃料油消费税开始全额征收,但汽车用油消费税保持不变。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出的《关于调整部分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对石脑油等四类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即恢复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按每升0.2元征收消费税,燃料油按每升0.1元征收消费税。燃料油消费税并不等同于燃油税,燃料油消费税是国家对企业消费燃料油这种商品所征收的一种消费税,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4,(4)
<正>从相关渠道获悉,消费税改革方案将很快公布,国家财政部正联合相关业务部门加快推进此工作,高档汽车将会重新分档征收消费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消费税改革,根据财政部规定,消费税改革包含扩大范围以及调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政府为降低能源消耗.将对大排量和运动型汽车征收更高的消费税税率,大排量汽车最高将被征收27%的消费税税率,而与之同时。更有消息称,为鼓励经济型轿车发展,国家有可能对小于1.0L排量的轿车消费税予以免除。  相似文献   

8.
近期获悉我国财政部正在研究制订新的汽车消费税征税办法和税率。其核心内容就是降低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实行这种差别税率的指导思想就是贯彻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实际上,对大排量汽车增收消费税,就相当于美国征收的“油老虎”税。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汽车消费税实行于1994年,是在对有形动产全面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为体现对公务用车“寓禁于征”的原则,另行增加的一个税种。其针对汽车生产(进口)企业,在汽车销售出厂(进口)环节一次性征收,根据汽车的排量,分为3%、5%和8% 3档税率。2002年,国家采取了对符合环保要求的车型减征30%的消费税的政策。目前,鼓励生产环保、低耗能的汽车,对排量大、污染大的汽车征收重税已成为共识,因此,与其相关的税制也亟待改革,特别是对汽车消费税政策的改革。现今,汽车消费税的改革“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雀龙 《商用汽车》2005,(8):27-30
近期以来,关于“汽车消费税政策将作重大调整”的说法在业内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广大汽车生产厂家的广泛关注。据悉,调整后的的汽车消费税有可能从目前的3%、5%和8%3档调整为1%、3%、5%、8%和10%5档,汽车排量在1L以下的税率从3%降至1%,3L以上的税率从8%上升至10%;还有一种说法是,排量≤1L的汽车消费税税率将全部取消,2.2L以上汽车的消费税税率由8%上升到10%,3L以上的征收14%,4L以上的征收20%。另悉,财政部的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日发到相关部委,实施细则很可能在2005下半年出台。我们不禁要问:汽车消费税到底是怎么回事?针对汽车的税费共有哪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2000,(1):38-38
汽车作为耐久性消费品,在发达国家已得到相当大的普及。汽车无论在生产、销售阶段,还是在购买、使用阶段.均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因此汽车税收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每年征收的汽车消费税近40亿元,汽车增值税100多亿元,车辆购置附加费200多亿元,公路养路费400亿元。因此,我国每年征收的汽车税收近12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业》2001,(1):74-74
汽车作为耐久性消费品,在发达国家已得到相当大的普及。汽车无论在生产、销售阶段,还是在购买、使用阶段,均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因此汽车税收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每年征收的汽车消费税近40亿元,汽车增值税100多亿元,车辆购置税200多亿元,公路养路费400亿元。因此,我国每年征收的汽车税收近12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10,(43):46-47
<正>今年8月份,由国务院组织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披露。该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要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未来10年政府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政府在税收政策给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很大优惠。比如,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  相似文献   

14.
陈全世 《时代汽车》2014,(11):58-59
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发展,大概讲四方面内容:第一个,搞新能源汽车为什么;第二个,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动向;第三个,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第四个,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搞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刚性需求,有的说是节能减排,这是对的,但不全面。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节油,不是节能。新能源汽车可能不节能,也可能节能,看怎么做。我干了二十多年新能源汽车,搞的不节能,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崔东树 《汽车情报》2006,(11):19-26
汽车消费税制定的初衷是抑制轿车消费,但此次消费税的调整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整需求结构,并规范消费税的征收标准。此次消费税调整的意义重大,不仅对乘用车市场的短期结构造成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未来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方向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导报》2008,(1):8-13
印度的最新财政预算案中削减对小排量汽车征收的消费税,为经济增长和豪华车需求的日益增加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7.
消费税是国际上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2006年3月21日,中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政策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汽车消费税亦在调整之列。汽车新消费税率及新旧消费税率对比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05,(5):5
目前我国在汽车消费环节中,根据轿车的排量大小分三个档次征收消费税:微型轿车为3%.普通轿车为5%,高级轿车为8%。虽然排量不同的轿车税率不同,但是差别不大,随着能源、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这样的税率政策已经不能满足税收对鼓励汽车节约能源的调节作用。轿车大量进入家庭之后,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大排量轿车消费税的征收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近段时间,“关于汽车消费税政策将作重大调整“的消息在行业内炒得沸沸扬扬,引起汽车生产厂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了解,新汽车消费税有可能从目前的3%、5%、8%三档调整至1%、3%、5%、8%、10%五档,汽车排量在1升以下的税率从3%降至1%,3升以上的税率从8%上升至10%.还有一种说法是,将排量在1升及其以下汽车的消费税税率全部取消,2.2升以上汽车的消费税税率由8%上升到10%,3升以上的征收14%,4升以上的征收20%.不论选择何种方案,反正一句话,消费税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并且近期肯定会有其结果.据悉,国家财政部的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日发到相关部委,细则很可能在下半年出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摩托车消费税的话题,已有许多业内人士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并且也曾为取消消费税奔走呼吁,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时至今日,除了从不久前在南京召开的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座谈会上传出的消费税将有可能由在生产环节征收改在流通环节征收外,关于降低甚至取消消费税的呼声和要求,一直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有效重视和答复,至今仍毫无进展,这不禁让众多关心民族摩托车工业的人在忧心忡忡的同时,开始思索背负沉重消费税的中国摩托车工业在加入WT0后如何面对和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