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14,(6):2-6
<正>4月29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出台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新措施;5月16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召开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随后,两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对机动车检测改革新政进行了解读,本刊对此进行了归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近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新措施。此次新措施主要针对当前车检中的不严格、不规范、不方便问题,力求找准症结,破解难题,回应社会公众对改革现行车检制度的呼声。本刊开篇文章已经对新措施中涉及的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推行异地检车等服  相似文献   

3.
近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新措施。此次新措施主要针对当前车检中的不严格、不规范、不方便问题,力求找准症结,破解难题,回应社会公众对改革现行车检制度的呼声。  相似文献   

4.
《汽车实用技术》2014,(9):I0002-I0002
<正>2014年9月起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5月16日据公安部微博消息,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出台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新措施主要包括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推行异地检车等服务措施、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管、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脱钩、强化违规违法问题责任追究等根据公安部、国家质监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公安、质监等政府部门不得开办车检机构,已开办的,9月底前必须彻底脱钩;自9月1日起,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不得指  相似文献   

5.
<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是车辆检测数据,而目前监管的车辆检测数据主要来源于原检测线控制系统。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监管检测数据的单位、标准及判定等,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监管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正>自今年上半年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推出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等18项改革新举措以来,车检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机动车检验工作更加严格、规范,人民群众感到更加便捷、满意。日前,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赴河北省石家庄市,与省市公安交管部门负责同志和检测站、驾校、私家车主代表座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14,(6):54-55
<正>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更好地保证GB 7258—2012和GB24407—2012中涉及车辆结构和安全装置的技术要求落到实处,受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委托,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机动车安全检验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6月5日,在北京组织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对国家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08)的修订征求意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科技处王凡、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督司机构处处长刘杰以及公安部交通管理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14,(6):7-11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工作情况,请及时报公安部、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机动车检验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一些地方存在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数量不足、检车排队积压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安检机构检验行为,提高检验水平,切实做好机动车查验工作,近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研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监管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10]126号)"。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对机动车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提高机动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国家管理部门的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注:按时间顺序排列)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依据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要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依据标准对从事运营的机动车进行检验。机动车检验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新措施,包括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上线检测、推行异地检车等服务以及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管、政府部门须与检验机构脱钩、强化违规违法问题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这些改革新举措的出台,对广大车主意味着什么?能否改变以往政企不分的状况?对此,笔名"国家手工业者"的行业人士发表了他对《意见》内容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2014年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推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制度的改革,2018年国务院提出货运车辆"三检合一"的改革措施,将我国现有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动车排放检验和汽车综合性能检验等各自为政的3类检验机构合为一体,尽最大限度降低了机动车能源消耗、排放污染、项目重复检测等问题,应该说,"三检合一"的实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我国对机动车采取的是强制定期检验制度,这是保  相似文献   

13.
<正>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粗略估计,几千万辆在用汽车以及每年增加的1000多万辆新车可以因为新政策免去繁复的上线检测。此次验车改革适应中国汽车社会目前的构成特点,有利于节约社会时间成本。长期以来,私家车等非运营车辆上线验车费时、费力、费心,成了屡遭网民抱怨的"槽点"。每逢月底验车动辄排几个小时长队、检测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环保检验和综合性能检验各自为政,各自为各自行业服务,"三检分立"检验制度给营运车辆的年度审验造成了诸多不便,与我国现阶段加快"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形成了制约。为了让广大营运车辆车主切实享受到"放、管、服"改革政策,给车主提供"一站式"营运车辆检验便民服务。2017年12月交通运输部会同公安部、原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快机动车检测检验机构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检车需求,2014年公安部、国家质监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公交管【2014】138号),文件明确规定:各地质监部门不再规划、设置、控制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数量和布局。2016年7月2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安部、认监委  相似文献   

16.
《汽车实用技术》2014,(5):69-69
<正>根据公安部、国家质监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公安、质监等政府部门不得开办车检机构,已开办的,9月底前必须彻底脱钩;自9月1日起,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不得指定检验机构,推动机动车异地年检。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关于加快道路运输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明确要求"加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题责任"。2018年2月9日下发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21号),其重点落实在既要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14,(12):14-16
自今年上半年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推出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等18项改革新举描以来,车检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机动车检验工作更加严格、规范,人民群众感到更加便捷、满意。日前,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赴河北省石家庄市,与省市公安交管部门负责同志和检测站、驾校、私家车主代表座谈,听取车检、驾驶人培训考试工作意见建议,研究相关改革措施,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民生为目标,在全面深入推进车检改革的同时,积极推动驾驶人培训考试改革,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期盼。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7]207号),明确要求"加强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最近,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做好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21号),其重点落实在既要实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确实降低运输经营者负担,又要确保检测服务的便捷  相似文献   

20.
张筱梅 《专用汽车》2013,(12):28-3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从即日起至2014年2月底,在全国组织开展机动车安全隐患大检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