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既有线改建纵断面设计优化中,以掺落道量加权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对权的取值作了初步分析与计算,实例验算表明,方法正确,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铁路既有线改建纵断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在于乘子法的既有线改变纵断面优化设计方法,阐述了以起落道量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以样条函数插值求变坡点的原理和方法,实例验算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铁路纵断面设计优化的动态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应用动态规划法实现变坡点位置和设计标高同时达到最优的铁路纵断面设计优化的新模型。在本模型中,引入了基于B样条函数的铁路纵断面设计优化模型,并将从该模型得到的纵断面设计线作为本模型的出发解,大大降低了状态变量的维数,从而大大缩短了求解的计算时间。经实例试算,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可行的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4.
优化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案可降低列车运行能耗与风井建设成本.本文以盾构法施工的地铁地下线为研究对象,考虑地铁设计规范约束与实际施工条件,建立以列车双方向运行能耗与风井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线路纵断面优化模型.采用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的组合方法求解.广州地铁14号线案例分析证明,与实际方案相比,本文模型所得优化方案节省 2.65%的总成本.与仅考虑站站停模式下的纵断面优化方案相比,本文模型所得方案在快慢车总能耗方面更优,说明考虑停站方案进行纵断面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一种用数字地面模型进行铁路纵断面自动设计的方法。文中叙述了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阐述了目标函数负梯度的计算方法、约束矩阵的结构、利用数模获取地形资料的方法以及由电子计算机生成初始纵断面的方法。作者根据纵断面设计的步骤,编制了相应的程序系统,并用所编程序对实际线路纵断面进行了自动设计,结果令人满意。文末示出算例。  相似文献   

6.
以圆柱齿轮减速器各级传动中的小齿轮齿数、法面模数以及前两级传动比作为设计变量,以减速器各级齿轮中心距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和常规设计参数相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铁路电分相布设位置与线路纵断面设计相互影响,两者若不匹配会产生较高的列车牵引能耗与用户时间成本,甚至造成列车在分相区坡停等安全事故。本文以铁路电分相位置以及距离电分相中心里程一定范围内的纵断面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分相布设及纵断面设计协同优化模型,在满足铁路设计规范与列车运行安全的相关约束下,使列车运营能耗成本、用户时间成本和建设成本之和最小。设计基于间接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某高铁线路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电分相和纵断面布设方案相比,本文模型优化得到的方案可减小列车过分相后的速度损失及二次牵引能耗与时间,同时能降低线路建设成本,总成本节约率达 9.2%。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枢纽机场的航班时刻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延误传播的航班时刻优化方法;根据延误传播因果关系强弱来表征延误传播代价,建立了以最小延误传播代价和最大公平性的双目标函数;为了降低航班时刻存在的先天性延误和保证进离港航班的衔接性,引入了进离港点通行能力、常态化航路流量控制以及航班波特征等约束条件,构建了更加符合枢纽机场运行特征的优化模型;基于求解多目标函数的约束法,设计了两阶段求解算法,将多目标函数求解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函数求解问题;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案例,从资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两方面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前4%的时刻属于跑道超负荷运行时刻,优化后不存在跑道超负荷运行时刻;优化前PIKAS和LAMEN大约有5%的时刻、NXD大约有2%的时刻处于超负荷运行,优化后没有进离港点超负荷运行;优化前离港航班平均延误为23 min,有超过50%的时刻延误大于10 min,优化后平均延误为3 min,超过60%的时刻延误小于5 min;优化前进港航班延误为28 min,优化后85%的时刻延误小于5 min;优化前后航班正常率分别为82%、99%,优化后航班正常率提升了17%。可见,优化后...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算法的公路纵断面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纵断面优化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个可行域中自动搜索一个最优或较优解。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纵断面初始解建立一个可行域,通过编码建立染色体与实际设计变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对可行域中的可能解用一个评价函数(适应度)进行度量,利用遗传算法在可行域中选择最优解。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全局解空间搜索能力,从而实现了全局寻优的目的,对道路优化设计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线路纵断面设计优化的基础上,结合铁路线路设计中成图工作的需要,介绍一个基于AutoCAD R12.0版本的交互应用程序-铁路线路纵断面绘图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技术。通过实例,绘制了符合线路标准图式的纵断面设计图。  相似文献   

11.
运用响应面法,以提高发动机支架的强度、刚度为目标,在极限工况下对发动机支架进行了优化分析,找出其最优设计值,分析表明:在涉及结构参数、设计要求、优化目标函数等多变量情况时,该方法能得到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给定压力分布的螺旋桨面元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改善螺旋桨的空泡性能,提供了一种基于面元法的螺旋桨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给定压力分布进行设计。压力分布可以由设计人员指定,也可以由升力面设计方法获得。或者通过修改母型螺旋桨的压力分布而得到。桨叶形状的表达用B样条方法实现,这样可以通过较少的控制角点来表达桨叶形状。将面元法计算得到的压力分布与给定的压力分布之差的平方和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桨叶形状。  相似文献   

13.
多目标模糊优化问题的神经网络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函数联接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解决工程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问题的新算法。该算法以设计人员对目标函数值的满意程度作学习样本,采用神经网络取代传统的隶属度函数,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隶属函数的描述问题。在解决多目标模糊优化问题中,该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归纳和总结了铁路线路智能优化与三维空间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OSG技术对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组织,加工处理与信息输出为一体,建立了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为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搜索提供可视化地理信息环境。以平面交点坐标、交点半径、纵面变坡点里程、变坡点高程为设计变量,充分考虑了空间线路平面约束、纵断面约束、平纵组合约束和环境影响约束条件,深入分析铁路三维空间线路优化费用目标函数,建立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综合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浮点编码方式,以交点偏移距、交点曲线半径、链式变坡点高程为基因序列,针对多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生成线路方案群;基于多目标排序矩阵方式对每代中线路方案进行适用度计算,设计了选择、交叉和变异三类遗传算子,逐代遗传进化,实现了线路方案向最优线路方案群自动搜索,完成了铁路三维空间线路智能寻优过程。以本文提出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基于vs.net、OSG、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铁路三维空间智能选线系统的开发,结合实际工程对本文的理论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多水源供水系统分级优化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系统分解的思想,将多水源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分为两级:第一级,以供水净收入及压力分布数作为目标函数构成一非线性多目标规划课题,并利用SCDD算法求解各水源供水泵站最佳供水量和供水压力;第二级,以第一级优化结果作为调度指令,以代电耗作为目标函数,运用枚举法确定投入运行的最佳水泵组合,经对某大型城市供水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该优化调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圆柱齿轮减速器各级传动中的小齿轮齿数、法面模数以及前两级传动比作为设计变量,以减速器各级齿轮中心距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和常规设计参数相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桁架结构形状优化的一种分层方法,即分为截面层优化和节点层优化。在节点层,不以结构的重量作为目标函数,而以杆长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形成了标准的二次规划,采用Lemke方法即可求解。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数控铣床加工低碳钢零件时进给速度的优化问题.在基于加工效率(可等效转化为加工工时)和加工成本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对这两个目标函数运用多目标函数理论进行综合,得到了多目标综合函数.通过计算,并综合表面粗糙度,进而得到进给速度的优化范围,并对不同转速下的进给速度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参数,目的更接近生产实际,使技术人员不仅了解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因素,也可在实际生产的应用中更加快捷和方便.  相似文献   

19.
既有线改建纵断面设计优化CAD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既有线改建纵断面设计优化CAD系统的开发情况,主要包括系统结构,模块设计,关键技术,集成环境,功能和开发规划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以最小时差理论为核心的驼峰溜放纵断面的优化模型,并采用约束变尺度法进行计算,应用GKS 图形标准开发后置图形处理模块,实践表明,该 CAD 系统对驼峰溜放纵断面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