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板冷藏车运行期间,车外热环境变化较大,传统的负荷计算方法是将冷板冷藏车作为静止物体处理,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本文综合考虑了冷板冷藏车运行时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动态变化,通过计算得到冷板冷藏车内壁面温度和车体传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外部热环境对冷板冷藏车车体传热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1902年开始有几辆外国造的两轴冷藏车,但真正的铁路冷藏运输还是在1952年开始的,当年的易腐货物运量只有110万吨,冷藏车仅有237辆。随着国民经济和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冷藏运输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到1990年易腐货物运量达到1200万吨,冷藏车增加到5000辆左右,其中冰冷车3100多辆,机冷车1800多辆。还有24个加冰所,4个保温段,一座以制造冷藏车为主的工厂以及一座检修工厂。此外,  相似文献   

3.
路网节点间铁路冷藏车空车调整的蚁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量调配和网络配流是铁路冷藏车空车调整的2个核心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抽象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冷藏车空车调整协同优化模型,将空车调整径路与数量两者统一到同一个模型中,实现两者整体上的优化。通过约束条件分析,在不改变铁路冷藏车空车调整问题协同优化性质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简化,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设计相应的蚁群算法(ACO),并对算法复杂度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算例分析表明,ACO算法易于利用计算机实现,对求解铁路冷藏车空车调整问题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加冰冷藏车运用方案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加冰冷藏车的运用方案,论证并指出加冰冷藏车“只加冰不掺盐”这一运用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冷板冷藏车运行热负荷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冷板冷藏车运行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并对运输冷冻和冷却货物时的热负荷进行了实例计算,为减小冷板冷藏车运行热负荷、确保货物冷藏运输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传燕 《铁道车辆》2000,38(10):30-32
根据铁路冷藏车辆面临的现状及蓄电池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发展蓄电池机械冷藏车的构想,并探讨了蓄电型机械冷藏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初步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冷藏运输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美国铁路冷藏车的发展,重点阐述了几种典型冷藏车的技术规格,以及利用卫星通讯技术遥控监测冷藏车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20 km/h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的技术特性及高原铁路环境对铁路冷藏车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在高原铁路环境中运用的可行性,探索了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在青藏铁路的运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武夫 《铁道车辆》1998,36(7):36-39
介绍了B22-2型机械冷藏车三机一辆技术状态的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科学组织、高效合理地进行机械冷藏车检修,提出了修改检修制度,向状态修、互换修和 中修方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种时速120公里的快速铁路冷藏车即将在京广、京沪等全国主要铁路干线投入试运行。这标志着铁路冷藏车研制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填补了国内铁路快速型蓄冷冷藏车的空白。 普通铁路机械冷板冷藏车运营速度只有70至80公里,无法适应  相似文献   

11.
铁路冷藏车传热系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铁路冷藏车隔热层厚度与传热系数的优化模型,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计算,求得了我国冷藏车最佳的隔热层厚度与传热系数,分析了各因素对隔热厚度与传热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冷板冷藏车运用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丰 《铁道车辆》2000,38(8):30-31
冷板冷藏车作为铁路冷藏运输装备中的一员,从初期依靠地面充冷站充冷的第一代冷板冷藏车发展到车上自带制冷机组,依靠地面电源驱动制冷机组充冷的第二代冷板冷藏车(机械冷板冷藏车),已经历了近20 a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行业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损耗大,且难以调节,不能满足现在市场小批量、多品种的运输要求,遭到公路冷藏运输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够尽快根据市场发展调整运输方式,很快就会被后者占领市场。针对这种情况,在原有单节冷藏车基础上,提出改装车厢结构,将其划分为多个温区,以实现同时存放不同种类、不同保存温度货物的冷藏运输,探讨了运用管理模式。多温多区铁路机械冷藏车降低了对运输货物量、货物种类的要求,拓宽了冷藏车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对B_(10)型机械冷藏车进行了功能升级改造设计,并对改造后的冷藏车进行了运用考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前苏联铁路加冰冷藏车、机械冷藏车组、单节式机械冷藏车及保温车的研制、生产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B6冷藏车车体扭曲量的测量方法,控制办法及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芳 《铁道货运》2010,28(3):44-46
介绍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分公司目前机械冷藏车运输面临的运量下滑的严峻形势,从市场需求、设备状况及服务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建立机械冷藏车基本保有量制度、优化编组站解编作业、丰富机械冷藏车种类、完善服务流程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徐贵荣 《铁道车辆》1998,36(6):29-30
揭示了机械冷藏车装货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指出影响温度场的因素,认为装载方式对温度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铁路冷藏车不稳定传热反应系数法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铁路冷藏车在结构、运行环境等方面与普通建筑相比存在较大区别,故传热特性不同,反应系数差异大。使用反应系数法研究铁路冷藏车的不稳定传热过程,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冷藏车围护结构的不稳定传热进行数值计算,考察不同车速、不同方程根项数以及不同反应系数项数等对冷藏车负荷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冷藏车运行速度对整体计算精度影响不大,取200 km.h-1时的相关数值最佳;方程根值取至-25,车顶的反应系数项数取至第30项,车壁和车底的反应系数项数取至第15项,即可满足求解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型机械冷板冷藏车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新型机械冷板冷藏车研制简况,主要性能与结构特点和第一次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