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规范化安全评估与港口船舶交通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船舶交通是海上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所具有的危险性,可能造成的损失,人们可接受的风险值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都依赖于有效和合理的安全评价。规范化安全评估(FSA)是近年来国外已在不断推广应用的一种安全评估方法。在简要介绍FSA特点与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文中根据港口船舶交通安全评估的实际情况与需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港口船舶交通系统的模型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论述,并就相应人为因素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港口船舶交通安全工作和提高其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船舶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船舶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指数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综合考虑了能见度、日均换算交通量、助航设施、碍航物、海上交通事故、大风等指标,较科学地对长山水道的船舶交通安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船舶航行事故无小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船舶航行安全事故分析,深入了解影响船舶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发现货物因素、人员因素、设备损坏以及恶劣气象环境等是影响船舶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建议,对海上船舶货物安全运输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搜集整理有关船舶安全管理评价方法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国内外关于船舶安全管理评价的方法,并侧重介绍海事综合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瑞婷  胡宗敏  梁刚 《水运工程》2011,(11):137-141
在港口装卸作业以及船舶航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发溢油事故,对周边海域环境造成损害。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对船舶溢油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峡船舶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台湾海峡的交通量、航行环境、海上交通事故等多种因素,建立评价台湾海峡船舶交通安全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模糊数学原理构建每个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的模糊子集,并由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对海峡交通安全进行定量的评价,为台湾海峡定线制的实施,改善台湾海峡交通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文成 《中国水运》2007,7(3):39-41
通过对VTS和船舶安装使用AIS情况的调查,分析了AIS对于船舶避碰和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作用。随着AIS的广泛应用,必将对VTS工作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使VTS系统更加充分地实现其功能,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服务。但是,目前AIS的安装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使它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可靠性都存在不少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通过对交通流量及影响交通流量的因素,交通流量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航道的交通流量,并保证船舶的交通安全,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航道的通航能力的航政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许晖 《世界海运》2006,29(2):19-21
介绍了FSA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在船舶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航行船舶安全状况风险预先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爱媛  赵耀 《船海工程》2006,35(6):124-126
从人、船、环境三方面影响因素对船舶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制定了前瞻性、独立性、协调与效率、相互牵制等船舶风险预先控制原则,在工作程序、方法、信息的不断循环过程中选取有效地控制方法,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文中研究了航运业内存在的多套载重线问题,提出借助完善法律制度、加强船检与公司监管、规范文书管理、加大检查力度等手段,加强对多套载重线船舶的安全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航标船舶特殊的工作条件,谈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春颖  王丰春  徐通 《船舶》2010,21(2):53-56
分析了军运船舶配积载中存在的风险,将风险矩阵引入到军运船舶配积载的风险评估中,为军运船舶配积载提供了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较有见地的应对之策,为科学合理地组织军运船舶配积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炜  崔鲁宁 《舰船科学技术》2012,(4):107-110,115
近年来舰船安全性与舰船生命力一样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进行舰船安全性设计,在分析舰船安全性和生命力的内涵、技术途径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从特点、作用条件、作用时段、作用范围、度量指标、实现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共同点,而且密切相关。在舰船装备研制中除了并行开展设计、研究和验证工作外,还需要以事故风险为核心开展共性研究,以便系统地解决舰船安全性和生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7.
LNG罐式集装箱水运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建华 《世界海运》2007,30(3):27-29
LNG公路运输成本高,交通事故频发,为此有关专家提出LNG罐式集装箱水路运输的模式。该模式将会使运输成本显著降低,但如何保障运输安全就成为关键问题。该文就LNG罐式集装箱水路运输涉及的各个环节——LNG罐式集装箱、码头装卸和水路运输的安全性要求进行探讨,分析LNG罐式集装箱的积载和隔离方式,并提出一些建议,为中国开展LNG罐式集装箱水路运输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国籍非国际航行船舶的安全检查没有系统的选船机制。为了填补这一项空白,提高上海港以及我国的船舶监督管理水平,文中研究了我国非国际航行船舶安全检查的选船因素,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我国非国际航行船舶安全检查的选船机制。最后,还将选船的数学模型转化为简单易用的选船软件,为日常的安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deals with education of ship engineer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maritime policy in global shipping. The central problem, how to reconcil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with training en route to improving safety, is defined. A complete conceptual model for solving a central question is formulated and described. At the beginning, a short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the need for training is presented. Next,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conceptual model, including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new standards of competences for Electro-Technical Officers in the wake of Maritim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ET)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A key point of the assessment procedure is focused on the formulation of criterion defining the impact of new standards on the given processes characterizing a professional carrier development of seafarers. These processes, which mean certification process and recruitment of candidates to seafarer profession, are strongly linked with and influenced on MET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shipping. Empirical application by pointing the Polish case study to the framework of conceptual model under consideration is shown and analysed. Finally, the future works as well as the concluding remarks are formulated and commented on.  相似文献   

20.
文中研究了现行船舶安全检查机制,利用成本费、事故率、保险费等数据统计,以港口国监督为代表,对船舶安全检查效能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