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边线测量     
《公路》1959,(4)
路线测量一般是定中线进行的,在一般路线上下地形一致、没有河流峭壁傍靠而易于左右兼顾的情况下,中线测量是适当的。但在某些特殊地形的山岭地区,路线不利于中线测量时,须另行采用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边线法(见图1)。1958年6月,我厅第三测量分队在测量阳春~信宜公路的最后一段路线时,曾经初次试用了边线测量,继后第六分队在丰顺县丰良~潭江公路测量,也曾经应用边线测量了4段路线。上述两次边线测量,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2.
中点全站仪法高程控制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全站仪架设于两点中间测量三角高程,不需量仪器高和觇标高,求出两点间高差,可推算高程.经精度分析,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能满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基平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公路中平测量工作量大、速度慢,而在中线测量中利用全站仪附带测量中桩高程,仪器必须安置在控制点上,中桩测量进度,易产生错误。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站仪单纯进行中平测量的方法,速度快、效率高,大大节约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4.
贺国宏 《公路》1991,(11):4-9
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各个阶段,要进行各种施工测量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有恢复公路中线测量,纵坡放样、路基放样和边坡放样,横净距计算和放样等。在每一个施工阶段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和检测,使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路基宽度和横坡度、平整度及边坡坡度、横净距等均符合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由于施工测量贯穿在公路施工的各阶段中,施工测量是否方便简单,将影响施工的进度,其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质量。传统的施工测量方法是将各种施工测量工作分开进行,因此是繁琐的、不方便的,要达到规范规定的限差也是不易的。  相似文献   

5.
测量山区公路中线时,往往会遇到交点不能在实地定出。此时欲测定曲线须先定出转点再求得两转点至虚交点的距离然后按正弦定理解算三角形(如图1P为虚交点,A、B为转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研究了误差分析,提出了全站仪单程高程测量替代四等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计算公式,为公路外业高程测量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施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路测量采用地面数字化测图时,测量中主要涉及控制点的测设、地形图的测绘,以及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根据需要,我们还要对控制点的高程进行水准测量。GPS测量具有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可全天候观测等优点,因而在公路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GPS测量中也会产生误差,以下就公路控制测量中各种误差的产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如何减小误差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GPS-RTK技术在公路中线放样中的有关问题,包括适用于RTK作业的公路中线任意点坐标的计算通式、坐标转换、高程计算等.提出了公路中线的放样方法.以实际测量为例,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工程实测过程.通过对实测数据成果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纵坡大小是衡量公路技术等级的主要指标之一。公路的验收,现有公路的技术普查以及大型设备运输都想知道公路纵坡的确切数据。要是用仪器实地测量那是非常费事的。最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创造了利用汽车本身测量公路纵坡的方法。做到汽车停在哪个坡上,就知道哪个坡的坡度是多少。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一、工作原理:在汽车内装一连通管,  相似文献   

10.
GPS-RTK技术放样公路中线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GPS-RTK技术在公路中线放样中的有关问题,包括适用于RTK作业的公路中线任意点坐标的计算通式、坐标转换、高程计算等。提出了公路中线的放样方法。以实际测量为例,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工程实测过程。通过对实测数据成果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对地形或地物复杂约道路地段(如山领地区、大河桥位、铁路或公路交叉处、排水困难地段等)进行勘查时,为得出缩尺1:2000、1:1000或1:500的平面图,要进行地形测量。根据实践证明,三角视距测量法是最快的。观测点与测站的高差,按照三角高程测量法的高差公式求得之: h=(dsin2α/2)+i—υ (1)或 h=Ltgα+t—υ (2)式中:h——两点的高差; d=k?+c(k为视距系数); ?—在视距尺上上下两横线间的读数; c—仪器中心至物镜中心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 (RTK )GPS在公路中线放样中应用原理及方法 ,并结合实际分析了 (RTK)GPS中线放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在规划道路的定线测量中,有时会遇到用解析法通过密集居民点作直线定点、定线的中线测量,在此基础上再作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解析法定线有很多种,现介绍一种简易而精确的导线法定线,其主要特点假设道路中线为纵坐标轴,所求得的坐标增量ΔX、ΔY 即为道路中线上的投影距和偏离中线的偏距,水平角观测改为在水平度盘上直接读坐标方位角,这种计算简便,能很快的测定中桩和里程桩的位置,其实测步骤如下(见图1):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测量中,计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乍看去似乎是简单的加加减减,没有奥妙的计算,其实这项工作是在测量中最易出差错的。在测量山区公路时,由于地形复杂,弯道往往多得一个接连一个,计算工作感到十分繁忙,发生差错的现象也就会越多。为杜绝差错,及时校错为正,现将自己在测量中的一点体会介绍一下。我们知道:在相同半径曲线内,切线长和曲线长是随折角大小成正比关系的,为此,中线交点桩的里程亦恒大于平面曲线中点桩的里程(如下图)。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GPS动态测量定位技术在公路测设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在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数据采集,施工、竣工测量等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GPS的外业、内业使用操作方法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GPS动态技术在公路测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GPS动态测量定位技术在公路测设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在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数据采集,施工、竣工测量等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GPS的外业、内业使用操作方法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贺国宏 《公路》1989,(11):32-37
一、前言我们知道,公路中线测量一般包括定线、偏角、定中线桩、基平、中平及横断面等的测量工作。传统的做法是按以上测量的分类设立相应的测量组分别地进行工作。在定线中,一般用经纬仪定直线桩;曲线中桩测设中,一般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由于切线支距法简单易行,许多中线测量作业组尤喜使用。而在基平、中平测量中,一般用水准仪测量方法。这种分组方法和测量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时的设备条件而提出来的,它的缺点是分组多,用人多,各组独立工作而又相关,而且受地形、地物影响较大。例如在山地,基平、中平测量常较缓慢;切线支距法也较费力。特别是精度较低,难以达到规范的要求。对于要求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水柱式气动量仪的工作原理、指示压力与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气动放大倍率及共调整原理、仪器的总放大倍率;最后介绍了重锤式稳压器的工作原理。本文最后介绍了本仪器的主要精度指标,指出它的主要误差是非线性误差,而且随放大倍率的减少而显著增加.但由于本仪器的主要测量参数是流速,指示压力很低,在测量段上非线性误差很小。本文最后指出本仪器的精度与放大倍率的关系。本文曾经1978年10月在汽车学会第二届年会宣读。  相似文献   

19.
介绍全站仪在公路导线和中线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技巧,提出全站仪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王群  张蕴灵  董永福  傅宇浩 《公路》2021,(2):276-281
围堤是填海造陆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填海造陆工程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收集了79景Sentinel-1TOPS模式影像,应用时序InSAR技术监测了上海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围堤在2018年10月24日~2020年4月18日期间的沉降分布情况,并与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围堤上6个水准点的沉降测量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表明,时序InSAR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垂直方向上水准测量与InSAR技术互差的均方根误差为8.67mm/a;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围堤监测点平均沉降速率主要分布在-129~-30mm/a之间,围堤外围保滩工程沉降速率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20~10mm/a之间;InSAR技术相比较围堤传统的水准、GPS沉降测量手段,具有监测点密度高、形变分布更加连续的优势,更利于全面及时掌握新建围堤的沉降变化情况,在填海造陆区围堤沉降监测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