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藏铁路加筋土挡土墙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多青 《路基工程》2010,(6):169-171
加筋土挡土墙是青藏铁路重要的路基支挡类型之一,分布于错那湖、那曲、桑雄、拉萨市区等地段,全线共计11处、4 651 m,其中路堤式581 m,余为路肩式。选用高强土工格栅做拉筋,包裹式,1◇0.2的斜面结构,是青藏铁路乃至拉萨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并较详细地叙述了加筋土挡土墙设计构思、考虑因素、设计、施工工序及体会。  相似文献   

2.
挡土墙是一种保证路基与边坡土体稳定的构造物,它的作用是防止路基边坡土体发生位移与崩塌,对挡土墙安全性的研究是工程设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此,以仰斜式挡土墙为例,结合工程实践建立了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挡土墙高度、基础埋深和墙顶填土高度的因素影响。采用理正深基坑6.0软件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敏感度指标分析;最后总结仰斜式重力挡土墙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3.
路基悬锚式挡土墙是一种新型的挡土墙,其墙背土压力分布与常规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不同,不能套用现有的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其受力特点,结合项目研究的需要和依托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墙高8,9,10 m这3种工况对路基悬锚式挡土墙的墙背受力情况及土压力分布情况进行现场试验和跟踪检测。通过实体工程的实测数据及其结构特点对悬锚式挡土墙的墙背土压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墙后土压力设计值及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路基悬锚式挡土墙各测试点的墙背土压力随时间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沿墙高呈3段式非线性分布;墙背土压力近似分布图形可以参照现有锚定板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得出,但需进行修正,土压力系数宜取1.2~1.4;为提高挡土墙墙背的受力均匀性及挡墙的整体稳定性,第1层锚杆高度与底板的距离宜为挡墙建筑高度的1/3且距离底板不宜大于2.5 m,各锚杆层间高差宜为2.5~3 m;墙背最上层锚杆位置由于受土压力较小,因此最上层锚杆布设高度宜为距墙顶1/3高处,且适宜高度为2~3 m;悬锚式挡土墙的双层锚杆与锚定板型式建筑高度宜为6~10 m,3层锚杆与锚定板型式建筑高度宜为10~12 m。  相似文献   

4.
杨正国 《路基工程》2010,(4):111-112
根据力多边形原理,推导了挡土墙有限范围填土土压力计算式,并通过算例与现行路基手册中公式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手册公式较文中计算式计算偏的大,据此设计的挡土墙不甚经济合理。建议完善其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5.
任波  魏新平 《路基工程》2014,(2):148-152
以土地整理中的某挡土墙为例,在挡土墙高、墙顶宽度、墙体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形式的挡土墙进行受力及稳定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挡土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与一些参数有关,在同等条件下,满足挡土墙稳定要求时,仰斜式挡土墙受力及断面尺寸都最小,在土地整理中有着较好的使用条件,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重力式和衡重式挡土墙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丽  王齐荣 《路基工程》2010,(4):207-209
选定同一路基横断面,用理正岩土51软件设计出相同安全系数的重力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二者加固路基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拟静力法和有限元法计算出两种挡土墙的支护抗震性能,从其位移云图分析比较表明,在静力作用和安全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只考虑水平地震力,两种挡土墙的抗震效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锚定板式挡土墙和悬臂式挡土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路基新型支挡构造物—-路基悬锚式挡土墙,并依托延安经志丹至吴起高速公路修筑悬锚式挡土墙实体工程,对其混凝土应变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实体工程混凝土计应变实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墙体外侧布设的混凝土计,无论是横向还是竖向其所测数据均为负值,且同一断面上混凝土应变沿墙高方向由下向上逐渐增加,而同一高度的混凝土应变由边跨(与伸缩缝相邻)向中跨部位逐渐减小。牛腿处布设的混凝土计所测数据均为正值,且由边跨向中跨近似于线性递减。  相似文献   

8.
方明 《公路工程》2009,34(4):118-121
利用SIGMA/W分析库区高水位对路基沉降影响,结合河南省道S231鸭河水库段的库区路基工程实例, 分别采用分层总和法和SIGMA/W计算出各断面的应力分布和地基沉降,分别对设置挡土墙时的库区路基和考虑库区水位影响下的库区路基2种情况,进行了固结应力与沉降计算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路修建部门,计算路基土石方的数量都采用平均断面乘长度(即中桩间距)的方法。这种计算方法,其优点是计算简单,省时;其缺点是数量精确度差。特别是山岭地区,小半径弯道多,相邻断面变差大,如按平均断面计算,数量偏多偏少,难于合理计算,并造成计件工资上的困难,因而影响按劳取酬原则的正确贯彻。为了较合理的计算土石方数量,兹提供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商讨。一、在土石方数量很大的小半径弯道地段,两断面间距可采用两断面之重心间距。断面重心可从断面图上找得左右面积相等之中线即得。因两断面的重心至弯道圆心半径不相等,可以用近似的平均值来计算,如图1,  相似文献   

10.
王亚玲  周玉利 《公路》2006,(12):92-94
针对山区沿河路基河湾凹岸的护坦防护机理及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护坦顶面应低于河床面,其减冲防护效果与护坦宽度BH有关,提出凹岸护坦防护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际应用,证明河湾凹岸路基冲刷防护采用护坦基脚式挡土墙或护坦式基脚护坡是一种经济有效、易行的浅基防护型式。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高原湿地路基加筋挡土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青藏铁路那曲河地段路基施工实际,详细介绍了加筋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工程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原则,总结了施工经验,对于加筋挡土墙在铁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某市老路拓宽工程为背景,根据实际工程改进悬臂式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得出一种悬臂式挡土墙的优化设计—仰斜式悬臂挡土墙。通过对普通悬臂式挡土墙和仰斜式悬臂挡土墙的对比分析,得出在一定的工程条件下,仰斜式悬臂挡土墙在土压力、稳定性、地基承载力、材料经济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从而能为某些在具体情况下的挡土墙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加筋格宾型挡土墙较传统路基挡土墙具有生态环保、占地少等优点.在该新型挡土墙土压力、筋材长度、结构稳定性等方面计算分析基础上,就工程施工工艺应用进行论述,可为建设生态公路和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津霸线路基填料为粉砂土或黏砂土地段,雨季冲刷、坍塌严重,危及行车安全。针对病害产生原因,采用山皮土、三和土、L型钢筋混凝土板、片石路肩挡土墙等方法加固路基边坡,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新胜 《路基工程》2010,(3):170-171
综合考虑挡土墙的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验算公式,推导出俯斜式挡土墙截面尺寸计算的表达式,并给出了换算系数的关系曲线,可得到合理的截面尺寸。算例表明,该法简捷、直观,结果可靠,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张桑高速公路3个典型路基断面实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GM(1,1)、Verhulst和非等时距UGM(1,1)三种模型对各断面的沉降数据进行了拟合及预测,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各阶段最适宜的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各断面的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Verhulst灰色模型模拟和预测精度更高,适用于路基断面的中长期沉降预测,预测结果可为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于西南山区某火电厂大件设备运输道路的挡土墙进行针对性分析。在合理模拟重载效应的前提下选取典型挡土墙断面,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重载传递到路基中,在分析填土、墙体及重载作用效应的基础上,对挡土墙的内力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该方法不仅可以考虑土与墙体的本构关系,还可以合理地反映界面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重力式挡土墙以其适用范围广、建设成本低及易于施工等特点,在路基防护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路基防护中设置重力式挡土墙的四种主要情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挡土墙形式。对于从事交通土建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两层锚定板的悬锚式挡土墙墙身稳定性验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高速公路网建设向中西部地区的推进,中西部地区山区较多,路基挡土墙的应用也愈来愈多。为了适应中西部地区的地形、土质、地质等条件,满足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需要,开发并研究新型的支挡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悬锚式挡土墙是利用悬臂式挡土墙技术与锚定板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轻型支挡构筑物。本文以两层锚定板的悬锚式挡土墙为研究对象,较系统研究了悬锚式挡土墙墙身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现有的路面设计与计算中,路面的计算图式没有考虑路基路面各层材料弹性模量 E沿深度增加的图式。但是实际上 E 沿深度(一般是基层和路基部分)增加的路基路面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大量的。例如:在广大北方冰冻区春融初期当基层和土基未完全融冻时;在山区道路岩石路基地段;在多年冻土路基地段;在刚性桥涵面上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