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的植被恢复技术主要依靠人工和自然力两种,目前公路植被恢复基本靠人工建立植被群落,而做为土壤种子库载体的表土的保护在公路建设施工及后期植被恢复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公路植被恢复及表土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分析,提出土壤种子库在公路植被恢复中的潜力与应用,为公路植被恢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生态工程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公路生态工程技术、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的公路植被恢复工程,其主要内容涉及生态绿化设计,植被恢复及交通安全,它不同于我国以往的单纯绿化,是一项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公路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群善  邹胜文 《公路》2001,(6):87-91
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出发点,搞好环境保护,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和不同路域植被功能,结合使用现代植被恢复技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西部公路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影响公路边坡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植物组合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效果.为了探索适宜伊犁地区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措施,以S242线巩留至尼勒克公路边坡为例,设置不同植物组合、不同覆土厚度的植物措施进行实地试验,创新性地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相互关系,构建植被-土壤耦合模型综合评判公...  相似文献   

5.
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公路边坡植被生长的适应性分析,阐述了集土壤保水,结构改良和营养等技术于一体的恢复公路边坡生态环境的技术原理,方法及其工程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山区公路弃土场植被恢复覆土的主要作用,在对覆土来源、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中对植被恢复覆土厚度的规定及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立地条件的弃土场植被恢复对覆土厚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锡乌穿沙公路修建在库布齐沙漠高大的流动沙丘区,风沙流侵袭与沙丘整体前移埋压公路是主要沙害形式。现有防沙措施是沙障保护下的人工植被及封育恢复起来的天然植被构成的综合防护体系,固沙及阻沙效益明显。文章重点介绍了防护体系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戈壁沙漠地带边防公路防沙、固沙、恢复植被进行生态治理.以保护公路不受风沙侵蚀。  相似文献   

9.
孔亚平  陈济丁  辛有俊 《公路》2008,(3):179-184
植被是维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来观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青藏公路沿线植被的种类、类型及其特征,提出青藏公路沿线最普遍的三类植被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高原沼泽群落,沿线植被生存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通过样方数据揭示:除取土坑外,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公路界外50 m;受公路建设的干扰,公路两侧草原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明显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高寒山地公路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对植被恢复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折多山4个海拔梯度土壤理化性质,并与同海拔原生植被土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寒山地公路边坡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处于极度缺乏水平,除恢复初期进行了原始表土覆盖的3800m处样地外,恢复一年的样地仅占原生植被土壤的3.7%和9.4%,人工恢复5年的样地也只占11.16%、24.37%和21.29%、30.66%;碱解氮除3800m处样地外均未检出;土壤密度与同海拔原生植被土壤相比均显著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明显减少,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0~20 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不到原生植被土壤的50%。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极度缺乏可能是高寒山地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极其困难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在高寒山地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原始表土进行有效保护并回填或用有机客土覆盖并适量追施氮肥是保证边坡植被恢复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公路边缘效应与植被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是一个人工干扰廊道,其边坡的植被受其影响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但与其他区域的边缘效应不同,它的植物物种并不是最丰富的区域,相反受公路小气候条件影响,其风速大、污染重、温度高,而且N元素可以得到不断的补充,这与其他自然原因造成的边缘效应明显不同,本研究仔细调查了多条不同路龄的公路边坡植被,分析公路边坡边缘植被的特点,为将来进行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防止公路沙害和恢复生态环境是锡盟省际通道生物固沙工程设计的主要目的。通过合理、科学的生物防护措施,有效地遏制沙害威胁公路、促进植被人为恢复及自然恢复.又能减少噪音,减弱太阳辐射,净化大气和调节小气候.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以期达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创建一条具有草原特色的绿色环保高等级通道。  相似文献   

13.
公路建设对于山区自然景观的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文章通过对边坡植被和生态恢复实例的论述,探讨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边坡类型以及设计方法,对于今后公路边坡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中山区公路岩石路堑边坡植被自然恢复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公路岩石路堑边坡植被的自然恢复效果,为山区公路边坡防护设计和植被恢复设计提供参考,调查了鲁中山区的6条省道和2条国道,得到了边坡的岩石类别、风化程度,以及边坡的建设年限、坡度、坡高和边坡植被的覆盖度与优势物种,并简要分析了植被自然恢复的原因。初步结果显示:(1)花岗岩、闪长岩边坡的植被自然恢复效果远好于石灰岩边坡;(2)黄背草、荩草等为花岗岩和闪长岩边坡的优势物种,而荆条、酸枣等为石灰岩边坡的优势物种。建议:(1)对稳定的花岗岩和闪长岩边坡宜采用不妨碍植被生长的防护型式,实现植被的自然恢复;(2)对石灰岩边坡,宜采用岩石裸露处理,并穴栽灌木进行美化;(3)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充裕不应成为随意扩大边坡工程防护的理由,将边坡植被自然恢复的理念应用到高速公路边坡设计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北京山区公路大多为盘山或沿溪走向,为满足公路技术要求必须开山或架桥,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避免。因此如何维持原有生态平衡、恢复植被是山区公路建设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着重阐述了运用工程和绿化相结合的手段解决北京山区公路建设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将生态平衡恢复到建设公路以前的水平或有所提高。增加公路经过地区的绿量,改善局地小气候,防治水土流失。防护公路,保证行车安全,为行旅提供舒适环境。提高公路沿线自然景观价值。弃渣边坡植被恢复,种植密度考虑近期和远期效果相结合,植物配置考虑乔灌木相结合,常绿和落叶相结合,绿叶植物和色叶植物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立体覆盖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学松  黄礼光 《公路》2008,(2):104-105
吸取以往公路边坡绿化的经验,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新河高速公路边坡原生态植被恢复中,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总结,找出了更适合新河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原生态恢复的植物配置方案和种植、管理、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区公路边坡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公路边坡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恢复效果,对北京市延庆县境内的栾赤公路进行了植被调查和土壤性质的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群落结构要明显优于自然恢复模式;自然恢复模式下灌木层、草本植物层的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略优于人工恢复模式,而植被盖度小于人工恢复模式;人工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优于自然恢复模式.在尊重自然生态演替规律的前提下,对公路边坡进行合理的植物种植将有利于边坡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西部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流失方式和流失规律,对于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和护坡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土地复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珊  鲁亚义 《公路》2003,(2):80-82
结合同三国道主干线拉林河至长春高速公路土地复垦的设计与施工,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公路建设项目中土地遭到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土地复垦、恢复植被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蔡欣宇  汪平  周晶  高振燕  赵满喜 《公路工程》2008,33(2):22-24,31
依据荒漠藻固沙结皮与风沙学基本原理,针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环境特点,分析了省际通道公路建设取沙过程产生的地表植被剥离、沙丘活化等环境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风沙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取土场扰动减缓措施与沙障恢复技术。结果表明,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固定取土场边坡和底部的流沙,并有利于生物结皮的形成,改善土壤营养成分,促进植被恢复,是一种成功的取土场固沙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