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原地区公路梁桥桩基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公路桥梁设计,利用数值方法对平原(厚冲击层)地区钻孔桩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相关地质资料,结合数值方法,通过桩土相互作用分析,获得桩侧阻力,进而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浆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浆工艺,在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已得到推广。实践证明该工艺能够提高基桩承载力。本文介绍这一施工工艺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浆工艺,在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已得到推广.实践证明该工艺能够提高基桩承载力.本文介绍这一施工工艺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桩式地锚的力学行为,应用桩基础研究成果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公式,论证桩式地锚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BP神经网络,对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桩径、桩长、入土深度、桩侧摩阻力加权平均值、桩端阻力平均值等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影响。对混凝土预制桩单桩静载试验资料进行分析和取样,将包含上述参数的样本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形成数据对,采用三层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输入层为各参数,输出层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通过参数分析,能够得出各参数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比较合理的单桩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钻孔灌注桩(摩擦桩)桩身混凝土的体积为目标函数,选取桩长,桩戏为设计变量,并以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1]为依据,提出了钻也灌注桩尺寸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列出算例,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骆首峰 《公路》2004,(10):86-90
基于大直径钻埋混凝土桩施工工艺的分析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别模拟桩与桩侧、桩端介质在不同注浆情况下的相互作用性状,分析了桩侧介质变化时不同深度处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和桩端介质变化时引起桩端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结合甘肃地区,特别是跨越黄河流域公路桥梁的实体工程,对大直径钻埋混凝土桩在该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该桩型在甘肃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对DX挤扩灌注桩的挤扩装置特性进行介绍,并根据DX挤扩灌注桩在河北公路桥梁桩基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通过对三座公路桥梁的试桩结果得出:DX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明显高于同直径、同长度的直孔灌注桩,并可大幅度提高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型钻孔灌注桩原位测试结果,分析了摩擦型桩的承载力工作机制,提出了在粘性土层中单桩的桩侧土层以及桩土接触面上,有效应力-排水状态占优的观点.根据这一观点,分析了桩侧粘性土应力水平对其极限侧摩阻力的影响.根据粘性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及物理状态指标间的差异性,讨论了桩侧极限摩阻力规范取值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所陈述的观点,对今后摩擦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分析计算及相关规范的修正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维锋  刘建辉  张宇翔 《公路》2021,66(7):115-120
桩基主要依靠桩侧和桩端土体提供承载力。大直径超长桩基的受力特性复杂,受土体性质、桩基类型、桩顶反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泥浆护壁施工工艺形成的侧壁泥皮的影响,其桩基承载力发挥离散性大。为研究桩侧泥皮对大直径超长钻孔摩擦桩承载及受力性能的影响,基于现场取样获得的泥皮强度,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从荷载沉降、桩身压缩、荷载分担比等角度,定量分析研究了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受泥皮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摩擦桩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提供,泥皮效应对单桩极限承载力折减显著,其极限承载力仅为不考虑泥皮效应的38.5%,随着泥皮强度降低,桩侧土体侧摩阻降低,相同桩顶反力时沉降增大,单桩极限承载力降低。在实际工程中,泥皮的存在客观上很难避免,对于以桩侧摩阻力为主来提供承载力的大直径超长摩擦桩,宜采取措施降低泥皮含量,或增加泥皮强度,以保证桩基承载力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1.
钻孔灌注桩桩尖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廷 《公路》1998,(1):35-37,51
试桩实践证实钻孔灌注桩摩擦桩的极尖部分发挥抗力所占桩的极限承载力比例很小,与JTJ024-85规范中公式4·3·2-3计算值相差较远。原因是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桩尖部分发挥的抗力远未达到极限状态,为了安全和可靠建议取消公式4·3·2-1的桩底抗力计算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选取站房7根钻孔灌注桩进行静载试验研究、测试了各桩的竖向极限承载、水平临界荷载、水平极限荷载结果表明:在采用正循环钻进成孔工艺的条件下,两种不同类型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分别取1 560、3 896 kN、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可分别取780、1948 kN,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可取320kN,单桩水平极限荷载可取640 kN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3.
郭跃飞  章本本  罗正东  谢测坤 《公路》2023,(10):111-117
基于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了其承载机理和破坏模式。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对两种常见破坏模式下的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得出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和套筒长度是桩体破坏模式的判定依据。结合工程实践案例,探究了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套筒长度以及桩径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竹筋格栅套筒通过提供额外的径向约束力有效限制了碎石桩的鼓胀变形,从而大幅提高了碎石桩承载力。同时,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套筒长度以及桩径3者之间存在最优组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综合考虑3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选取最优组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碎石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规模巨大,桥梁基础的安全是公路桥梁安全运营的根本。钻孔灌注桩基础承载能力大、工艺成熟,是公路桥梁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为掌握公路桥梁桩基础受力过程安全与否,需要摸清桩基础受竖向荷载桩侧土接触面的损伤机理。首先构建桩土作用模型,在桩身任意深度处取一微分桩段由平衡条件建立桩土作用微分方程,通过大量桩基工程试桩试验和本研究进行的室内模型试验及相关研究成果给出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基τ-S关系曲线,开展理论分析研究了钻孔灌注桩基础受荷机理和桩土作用传递函数;然后进行桩土接触面损伤机理研究,建立了公路桥梁桩基础受竖向荷载桩侧土接触面损伤指数和损伤传递函数模型,为桩基础受竖向荷载损伤分析提供依据;再进行了25组桩-土接触面损伤模型试验,试验采用5种有代表性土样,每种土样分别模拟10,20,30,40,50 m深度工况,深入研究了公路桥梁桩基础受竖向荷载桩侧土接触面损伤机理。通过试验测试数据与本研究提出的桩土接触面损伤指数和损伤传递函数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最后对理论研究成果和模型试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供相关工程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桥梁中,钻孔桩用得较为普遍。多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力图简化、推广钻孔桩的设计计算,进行了大量的钻孔桩荷载试验,总结出不少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法,特别是m法已广泛应用,并列入了《公路桥梁设计规范》(1974,下文简称《桥规》)。《公路桥梁钻孔桩计算手册》一书对该法亦提出一套完整的计算公式及相应的图表。但尽管如此,在桩基设计中尚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群桩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光靠图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86,(10)
钢筋混凝土桩是公路桥梁常用的基础型式之一,一般有钻孔桩、挖孔桩、打入桩(包括射水和震动下沉)、管柱及其它类型的桩。其中钻孔桩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一种型式。钢筋混凝土桩在季冻区公路桥梁上应用,发生不少冻胀现象,严重地影响交通运‘输,给国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生产部门迫切要求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苏丹西纳大桥由分离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组成,公路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刚构组合箱梁桥,跨径组成为57+2×98+57m,桥梁全长310m。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墙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基采用桩底注浆技术,以提高其单桩承载力。该桥按中国相关规范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并用美国AASHTO规范进行验算校核,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各项指标均满足中国规范和AASHTO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综合了各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以实测数据为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讨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其可行性。研究表明,该法更能反映桩的实际受力过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平衡测试结果等效转换及超长桩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自平衡测试结果向传统静载转换的方法,并对泥浆护壁成孔的钻孔灌注超长桩,提出了通过自平衡转换曲线判断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利用单桩静载试验的试验数据,用双曲线法推算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并用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用双曲线法预测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简单、实用、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