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舰船设备通信质量及稳定性,设计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抗干扰算法。建立舰船多信道模型,获取舰船多信道网络信号,提取舰船多信道网络干扰信号特征、计算干扰信号特征数据邻域距离、可达距离和异常因子,从信号中挖掘干扰信号;改进小波阈值算法对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实现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的抗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后,舰船的多信道无线网络的频率变化稳定,抗干扰效果较好,可保证接收端完整接收发射端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模型调度多信道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链路时,所需周期较长,导致调度效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吞吐量的多信道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链路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构建主要分为4步:第一,设计多信道链路调度模型拓扑结构,筛选需要调度的链路;第二,对需要调度的链路优化问题进行描述;第三,进行约束条件下的链路调度优化计算;第四,利用遗传算法求取最优解。结果表明:利用本次设计模型进行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链路调度后,调度周期较传统模型有所缩短,最后当数据信息量达到700时,二者调度周期相差了8.6 s。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下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敏感数据防泄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云计算下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敏感数据的保密传输性能,进行数据防泄露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域混合编码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敏感数据加密技术,采用异值分解方法对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敏感数据进行向量量化分解,在数据传输链路层对加密数据进行随机置乱处理,在有限域内对舰船网络传输敏感数据进行循环移位和随机线性重组,构造密钥协商协议进行混合编码,实现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构造,实现云计算下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敏感数据防泄露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数据加密,数据的抗明文攻击能力较强,防泄露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数据的保密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4.
传统舰船网络入侵目标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效率偏低的问题,因此提出舰船网络入侵目标检测效率优化方法分析。通过对网络入侵目标的函数定位计算,锁定入侵目标信号波;对锁定的信号波进行熵值得特征计算,得到入侵信号的特征熵值信息。根据得到的熵值信息对粒子检测算法进行优化计算,提升入侵目标检测效率。通过设计仿真实验场景,对提出设计方法进行对比测试,证明提出的舰船网络入侵目标检测效率优化方法,具有提升舰船网络入侵目标检测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在舰船网络中存在的检测误差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舰船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构建舰船通信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下实时采集通信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采集的数据作为输入项,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提取网络入侵特征。根据网络入侵行为设置行为特征标准,结合舰船网络入侵节点聚集度的计算结果,得出舰船网络入侵检测结果。通过与传统入侵检测算法的对比发现,设计算法的检测误差有所降低,即入侵检测精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了缩短异常入侵行为集成识别的时间,提高舰船通信网络感知层异常入侵行为的识别能力,提出了舰船通信网络感知层异常入侵行为集成识别方法。采取短时过零率与短时能量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舰船通信网络感知层异常入侵行为特征的提取流程,完成了舰船通信网络感知层异常入侵行为的特征提取;又结合异常入侵行为集成识别流程的设计,实现了舰船通信网络感知层的异常入侵行为集成识别。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异常入侵行为识别方法与基于数据挖掘的识别方法相比,异常入侵行为的识别能力提高了56.8%。  相似文献   

7.
入侵行为检测是保证舰船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当前入侵行为检测与识别存在检测误差大,识别准确性差等严重不足,为此设计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算法的舰船网络入侵行为的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对舰船网络入侵行为的检测的原理进行分析,并收集大量的舰船网络入侵行为检测特征。然后采用核主成分分析对舰船网络入侵行为检测特征进行选择,并通过聚类分析算法建立训练样本。最后建立舰船网络入侵行为检测与识别模型。利用标准舰船网络入侵数据集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舰船网络入侵行为特征数量,降低舰船网络入侵行为检测的复杂度,舰船网络入侵行为检测的实时性增强,而且能够获得更高正确率的舰船网络入侵行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对舰船通信网络异常识别能力,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舰船通信网络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采用最短路径和最大覆盖范围寻优方法构建舰船通信网络的节点覆盖模型,通过最小间隔均衡技术对舰船通信网络的信道均衡控制,提取舰船通信网络的信道传输信息特征。对舰船通信网络的行为特征参数分析,结合谱分量融合和融合聚类处理方法,实现对舰船网络异常行为的数据驱动控制。根据数据驱动的图模型参数识别和异常谱特征聚类分析,实现对舰船通信网络异常行为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进行舰船通信网络异常行为检测处理,提高信道均衡性能  相似文献   

9.
传统舰船监控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实时性差,无法及时发现舰船监控网络中的入侵行为。为了满足舰船监控网络入侵检测的实时性,加快舰船监控网络入侵检测速度,提出一种舰船监控网络入侵的实时检测方法。首先提取舰船监控网络入侵行为特征,然后引入特征降维算法对舰船监控网络入侵行为进行处理,使得舰船监控网络入侵行为特征数量变少,最后引入支持向量机对舰船监控网络入侵行为进行分类和检测,并通过实例分析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出现"维数灾"现象,具有较好的舰船监控网络入侵检测实时性,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能够有效保证舰船监控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准确率无法满足检测性能要求,提出了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通过设计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数据解析模块和检测模块,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在选择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深度解析协议设计了舰船电子通信网络入侵检测算法,完成了软件设计,实现了舰船电子通信网络的入侵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文中入侵检测系统无论在假冒入侵攻击下还是编造入侵攻击下,都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船舶中网络数据较多,传统病毒入侵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对正常数据与异常数据分类,从而导致网络病毒入侵检测率与误检率较低,基于这一问题,将数据挖掘算法应用到船舶网络病毒入侵检测中。对网络数据采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算法将数据集合中对象划分成若干个类,聚类后形成多个数据集,在此基础上,确认离群点,划分为正常类与异常数据类,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离散点中的频繁项集,寻找到病毒入侵中出现的频繁异常数据集,实现船舶网络病毒入侵检测。实验将检测率与误检率作为入侵检测指标,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方法检测率高,并有效降低了误检率,证明所研究的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增加了舰船通信任务量,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提升舰船通信性能成为重点研究课题,因此提出CDMA的舰船无线移动通信研究。应用CDMA技术搭建舰船无线移动通信框架,以此为基础,对框架构成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将舰船通信信号转换为多支路信号,并对每个支路的通信信号进行扩频相加,基于抽头延迟线模型构造通信信道模型,利用扩频系列的正交性提取通信信号分量,计算判决变量,通过并串转换输出通信信号,实现了舰船与基站、其他舰船之间的高质量通信。实验数据显示:在扩频因子为64阶与128阶下,误码率均能满足舰船通信需求,表明CDMA技术应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传统AES算法仅能用于舰船通信过程中本地数据的加密计算,无法对无线通信中的数据进行加密计算。在无线传输为主要通信方式的当下,通信数据加密安全直接关乎着舰船航行安全。因此,提出AES算法在舰船通信数据加密技术中的应用。分析Socket通信信道,获得准确通信参量;创建无线加密通信信道;对通信数据进行基于AES算法的T盒加密计算。完成加密计算设计后,对设计应用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实验。通过数据对比证明,提出设计具有数据加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适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海上舰船航行的安全,解决传统航行数据挖掘方法中存在的延时长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数据挖掘方法。遵循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搭建数据挖掘框架,在该框架下确定舰船的航行方向、航行路线等数据为待挖掘数据。在舰船的相应位置上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以采集的实时航行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去除错误、航行位置计算等步骤,得出海上舰船航行数据的挖掘结果。通过与传统数据挖掘方法的对比发现,设计方法的数据挖掘速度提高了约50%。  相似文献   

15.
舰船网络非法入侵行为识别受到识别算法的影响,使得误检率较高。因此,提出特征优化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舰船网络非法入侵行为识别方法设计。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完成舰船网络数据特征优化处理,有效提升了识别效率。以SVM算法为核心设计行为分类算法,完成舰船网络数据的分类。最后,通过构建网络非法入侵行为识别模型,实现非法入侵行为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从单一类型非法入侵行为识别结果分析,本文方法的平均误检率相比传统方法降低了4.8%,8.69%;从多种类型非法入侵行为识别结果分析,本文方法将平均误检率分别降低了10.02%、10.74%。  相似文献   

16.
周俊成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15-117
舰船机舱监控网络高维感知数据主要包含正常状态数据与异常状态数据,其中异常状态数据规模较大,增加舰船机舱监控网络高维感知数据弱关联挖掘的难度,导致数据弱关联挖掘效率较低,为此设计一种舰船机舱监控网络高维感知数据弱关联挖掘方法。采集舰船机舱监控网络高维感知数据,计算采集到的数据点与数据点之间的紧密联系度,确定异常数据最合适的异常处理时间,在此基础上,对正常感知数据与异常感知数据特征相关性参数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对数据弱关联模糊值评估,完成舰船机舱监控网络高维感知数据弱关联挖掘。实验证明,在正常感知数据与异常感知数据弱关联挖掘上,此次设计的方法都比传统2种方法的挖掘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舰船网络服务器是保证舰船正常运行的重要设施。舰船网络服务器一旦遭到入侵,网络流量就会发生异常,严重影响舰船的正常运行。但现有的舰船网络入侵检测方法无论从速度还是准确性上都无法满足入侵检测的要求。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船舶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对舰船网络流量异常特征提取算法的优化,找出最佳特征子集,进行去噪,建立舰船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模型,优化流量异常检测流程,以实现对舰船网络服务器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最后通过测试结果表明:舰船网络服务器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能有效地检测船联网系统的异常状态,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舰船监控网络病毒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精度较低的问题,设计安全防护环境下舰船监控网络病毒检测系统。在此次设计中沿用原有舰船监控网络病毒检测系统硬件,着重进行系统软件设计。通过构建软件框架进行软件设计,设定病毒规则库并对网络数据进行捕获;将捕获后的数据通过滤波进行预处理;采用聚类的方式进行数据挖掘并构建病毒特征库;将网络中的数据与病毒特征库进行匹配,完成网络病毒的检测。至此,安全防护环境下舰船监控网病毒检测系统设计完成。构建对比试验,对比检测范围体现检测精度。与原有系统相比,此系统检测范围更加完成。由此可见,此系统检测精度更高,检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舰船通信网络防御模型数据加密性较差的问题,设计新型舰船通信网络的主动防御技术模型。通过风暴通信数据截获、精准捕获参数计算2个步骤,完成舰船通信网络的入侵因子获取。在此基础上,通过防御特征路径长度确定、通信网络效率计算、防御流程完善3个步骤,完成新型模型的搭建,实现舰船通信网络的主动防御技术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防御模型相比,应用新型舰船通信网络的主动防御技术模型后,网络自身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加密传输时长明显缩短,数据加密性较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0.
舰船通信设备的复杂化,使得通信数据量级增大,受到噪声、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潜在的数据很难被发现,而云计算可以提供并行编程服务,因此,进行云计算环境下舰船通信数据深度挖掘方法研究。基于云计算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式,引入数据聚类技术,将通信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集,根据节点计算资源分配通信数据集,通过KNN分类挖掘算法计算每个节点数据之间的欧式距离,基于确定阈值分类通信数据,实现了通信数据的深度挖掘。实验数据表明:当数据量大于200万条,提出方法数据挖掘执行时间较低,更适用于舰船通信数据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