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磊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2):188-190
在科学实验、工业生产、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温度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一般的温度控制系统有超调量大,响应时间长等不足,为此研究以TMS320C549为平台实现PID控制算法在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提出PID算法时间最优化与PID参数寻优处理的方法,给出基于DSP实现的温度控制系统。经实验验证,系统达到响应快,无超调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DsP控制芯片为核心,以全数字方式进行自控频率调压调速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3.
张骁  宋义超 《船电技术》2010,30(9):46-49
本文介绍了PWM整流器控制结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原理及其DSP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PWM整流器控制系统以很少的外部硬件电路实现数字化整流,受外部环境干扰小、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设计出既能缩短航程又能降低能耗的新型船舶航向控制系统,本文系统分析了船舶运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和常规的航向比例-微分-积分(PID)控制算法;在此基础上运用遗传算法(GA)在线自动优化整定常规的PID控制参数,从而实现反馈控制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运用小脑模型(CMAC)神经网络进行前馈非线性控制、进而抑制源自船舶内外部的非线性干扰,最终确保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在船舶操纵模拟器上对所设计的新型航向控制系统作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优越可靠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王华权  王耀青 《中国水运》2007,5(10):213-215
为了提高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效果,本文采用TI公司生产的专用于数字电机控制的DSP芯片-TMS320LF2407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控制系统,介绍了实现该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硬件结构.以TMS320LF2407为核心的该控制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实时性和快速性的要求,而且该设计方案电路简单、可靠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汤升庆  黄涛 《中国水运》2006,4(11):130-131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嵌入式语音识别控制系统.硬件核心是TMS320VC5409,接口芯片为数模/模数转换器TLC320AD50C,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TL16C550.软件模块包括语音端点检测、MFCC参数求取、离散隐马尔可夫算法、识别结果判定、模板训练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识别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以及电力电子器件也随之快速发展。同时,大功率交流调速技术的进步使得船舶电力推进日趋完善,船舶电机控制系统与之相辅相成。灵活化、机动化和高效化的船舶电机控制系统已成为现今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日趋完善,数字控制装置对于船舶电机控制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基于DSP的无刷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已得到广泛关注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电子设备中使用的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简述其工作原理。采用DSP+CPLD构成的嵌入式通用控制系统,具有外部接口丰富、成本低、体积小、功耗少等特点,实现了对负载的可靠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发现水域中那些偏离正常航行轨迹的船舶,从而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设计基于PLC技术的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提取船舶航线轨迹数据的方式,弥补缺失信息的插补空隙,完成PLC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度量轨迹内航行节点间的相似性,按照正常轨迹点的建模需求,实现对时间复杂度的精准分析,完成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技术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GMM航迹分析算法相比,应用PLC自动化控制方案后,QIE水域避障系数提高至6.32,不仅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也可有效发现偏离正常航行轨迹船舶的实时所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基于DSP的立体智能停车库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部分立体车库采用以PLC为控制核心带来运行速度较慢,控制精度不足,生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采用以DSP2812为核心配以其他输入输出模块辅助构成的控制系统。研究表明该控制系统基本功能全部实现智能控制,实现了车辆的快捷存放与取用,操作简单,运行安全稳定,性价比高,整体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倒立摆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实现变比例PID控制.并介绍了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器的直线型倒立摆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实物验证,算法可行,系统稳定,且DSP作为控制器有利于系统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12.
刘成  沈琪  刘志强 《机电设备》2004,21(4):36-39
根据系统控制对象的特点,从模块化及数字化的角度出发,选取以LF2407A为控制芯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正弦波无刷直流电动机矢量控制方案.按照模块化的思想,将系统控制中的矢量运算通过DSP实现算法控制,最终完成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正弦波无刷直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系统满足了正弦波无刷直流电动机高性能伺服控制所需参数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交流电机在船舶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启动冲击电流比较大,对电网和电机的冲击比较大,因此对电机启动控制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介绍了软启动器的特点、用途和其在船舶上的应用,并根据软启动器的原理,利用DSP和晶闸管,设计了一个基于DSP控制的调速系统。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度和导通时间,来实现电机的平滑启动,以降低启动对电网和电机的冲击。最后对电机的软启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燃气轮机被广泛应用于船舶的动力装置,其具有装置简单、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船舶运行在不同工况下会对船舶的动力系统提出不同要求,为了保证船舶运行的稳定性,实现负荷在不同燃气轮机之间的转移。本文使用DSP 28335芯片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了一种船用燃气轮机并车控制系统,分析了燃气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2台燃气轮机的并车策略,最后设计了硬件电路。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的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数字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给出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并对其中的关键电路进行了分析及描述。该硬件系统己经成功地应用在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永磁材料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直流无刷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其优势包括效率比较高、使用时间长、噪声非常小、转速平稳、输出转矩大等,它在小型船舶的电力推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直流无刷电机在船舶上的工作效果不理想,阻碍其在高性能电力推进船舶中大量的普及推广。直流无刷电机简称BLDCM,其关键问题是电机的控制策略、转矩稳定控制以及无位置传感器。本文根据BLDCM的速度环和电流环的响应特点,利用传统的PID算法和现代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然后建立了基于DSP的小型船舶直流无刷电机控制装置。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模糊PID算法对电机进行控制的效果更好,可以实现脉动更小的输出转矩和更大的转速,同时此系统能够在小型船舶的电力推进系统中稳定、持续地工作,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P的船舶机舱自动化CAN总线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对于通信高实时性、高可靠性的要求,在对DSP内置CAN控制器与iCAN协议下CAN总线通信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F2812型DSP芯片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电路、软件设计和程序调试.将其应用在机舱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了上位机监控系统与下位机DSP之间的实时通信.  相似文献   

18.
基于DSP的船用蓄电池分级恒流充电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1种基于DSP的船用蓄电池分级恒流充电控制器的方案,分析了控制器硬件及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并在大功率直流电力系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器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水下航行器远距离信号对接容易受到速度、噪声等影响,导致信号自动化对接准确性较低,为此提出多方向水下无人航行器远距离信号自动化对接技术。对对接信号衰减程度估计及时变网络的输出进行多普勒谱分析,确定对接最佳频段,并将多种群竞争机制引入免疫算法进行对接,实现多方向水下无人航行器远距离信号自动化对接。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对接技术误比特率低,并且在不同距离下对接信号图谱与实际图谱相差都较小,证明此次研究的远距离信号自动化对接技术对接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传统船舶仿真系统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航行数据的识别及转发处理。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VR技术的新型船舶航行仿真系统。通过层次逻辑结构设计、仿真拓扑结构设计2个步骤,完成新型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通过VR交互程序设计、航行传输协议设计、仿真数据库设计3个步骤,完成新型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实现基于VR技术船舶航行仿真系统的顺利应用。模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系统相比,应用基于VR技术船舶航行仿真系统后,航行数据识别及转发处理时间均得到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