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低速磁浮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其技术特点能否适应旅游景区发展需要综合分析评判。通过对景区发展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与传统轮轨交通技术特点,结合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在景区交通中的适应性。研究表明,(1)景区交通发展需解决景区可达性,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优化景区交通线网,保护景区生态环境。(2)中低速磁浮具有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线路适应性优、投资成本低等特点。(3)中低速磁浮在景区交通应用中应与景区发展相适应、与交通规划相适应、与客流水平相适应、与建设条件相适应、与经济效益相适应。(4)在凤凰古城的应用中,磁浮交通促进客流初期增长70.69%,改变71.6%的游客和71.4%的居民出行方式,相较出租车旅途时间缩短66.67%。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已经列入国家交通发展规划,空铁联运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铁路和航空2种高速交通工具的共享双赢。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铁路与航空的自由竞合发展现状、航空枢纽发展方向、国家交通发展战略需求等方面论述空铁联运是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空铁联运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行李托运服务、运营主体建设、交通衔接和应急处置服务等方面,提出完善空铁联运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和编制有利于指导我国高速磁浮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生产及运营中涉及的技术标准编制和实施工作,对高速磁浮交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标准应用阶段的不同,将该标准体系分为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产品3个分体系;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将各分体系中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结合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特点及标准体系编制规范,确定了标准体系表和标准编码的格式;建立了各分体系的结构框架,为标准体系表和各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苏州市磁浮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苏州高速铁路网主要构架以及苏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情况,结合磁浮交通的技术特点、工作特征和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苏州市磁浮交通技术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得到苏州远期城际线路及轨道快线推荐采用中低速磁浮制式的结论。为后续苏州轨道交通线网修编、规划建设提供指导,为磁浮技术在苏州的应用提供借鉴。本研究成果可为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线路轨道提供参考,为其他城市发展磁浮交通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1月20日,同济大学与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同济大学逸夫楼113会议室举行,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和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祥明出席了仪式并进行了协议签字。同济大学陈小龙副校长、科技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以及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管理部门、科研开发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磁浮交通技术研发、试验、产业推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心主持了磁浮上海示范运营线的安全评估工作以及“十五”国家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研究”重大专项、上海低速(城轨)磁浮试验线等重大科研任务。目前,中心正承担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多年来,同济大学与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直进行着十分广泛的合作。同济大学多个教学、科研单位参与了磁浮上海示范运营线工程、“十五”国家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研究”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新的发展战略观迎接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论述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不明确所带来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大城市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特殊状况出发,提出了我国未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交通服务等各个发展环节上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大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和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规划,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磁浮、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出租、长途客运、航空港等多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便捷换乘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在深入分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对象、服务功能、服务总量和区域开发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轨道交通局部网络调整方案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优化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登科 《中国铁路》2011,(10):60-63
阐述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政策与战略。以我国西部的兰州、西宁和银川三城市为例,分析轻轨交通的需求特点及轻轨交通系统的特征及适应范围;指出我国轻轨交通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对轻轨交通体系划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规范标准和实施细则,完善相关评价体系,指导轻轨交通系统的良性规划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合理规模机理及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及经济规模扩大,居民出行强度和结构发生变化。交通需求的相对无限性和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的有限性使人们关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合理的线网规模不仅是长度,而且是线路运营里程、输送能力、区域范围的需求辐射效应及多元化公交的有效整合。本研究着眼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相关特性及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出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需求的梯度效应、弹性效应、平衡效应和综合效应机理;通过城市经济承受力、环境资源容量等外部约束条件的综合筛选,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优选规模方案;分析了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梯度效应、弹性效应、平衡效应和综合效应规模初步匡算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分析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为基础,提出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速度目标值的分析理论和方法。首先,从系统投入方面分析了速度目标值对土建工程投资和车辆购置费的影响;其次,从运输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旅客作为消费者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探讨了磁浮列车服务水平(速度和票价)、项目长度(出行距离)、旅客时间价值和其他交通竞争者的服务品质等因素对磁浮交通市场份额的影响;最后,基于技术经济学方法,分析了速度目标值对磁浮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影响,并以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探求速度目标值的最佳决策。以某虚拟项目为案例进行演算,获得该项目的最佳速度目标值为520 km/h。  相似文献   

11.
历时一年多的上海市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及分析已顺利完成,3月10日举行了第四次综合交通调查成果新闻通气会。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上海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改善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交通出行环境。据报道,上海市内轨道交通现已形成一个由12条线(含高速磁浮线)构成、运营线路总长452.6 km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特性和站场布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磁浮交通的发展现状,阐述磁浮交通的技术特性,结合高速轮轨技术和上海磁浮示范线的设计建设情况,对磁浮交通运输组织、站场布置等有关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并对磁浮交通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问题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建设规模和速度史无前例.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理论方法体系还不完善,规划理念落后,基本沿用原有的道路交通工程理论,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及标准体系的支撑,更表现在与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关系不协调以及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等方面.针对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特点,从宏观政策、城市发展、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客流预测等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6方面的发展建议:加强法律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与城市一体化规划,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深化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寻求适合我国城市特征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磁浮交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磁浮交通的技术特性,结合高速轮轨技术和上海磁浮示范线的设计建设情况,对磁浮交通运输组织、站场布置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对磁浮交通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研究,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全局和宏观视野层面,综合国家城镇化进程、社会汽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容量、国际大都市的公共交通承担出行比数据、中国特大型及大型城市的城轨交通规划和建设等多方面情况,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中国城轨交通发展的社会内在需求和环境背景;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当代的前沿技术、城轨交通各种制式的适应性、行业技术发展以及地方财政和投融资模式等各种因素,深入分析中国城轨交通未来5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预估未来5年中国城轨交通发展的十大趋势,即:规模扩大化、发展差异化、结构网络化、制式多样化、行业标准化、系统智能化、技术自主化、资金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地位战略化,并提出对策和策略,为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城轨交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特点与建设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莞市地处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交通特性与城市布局。针对东莞市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需求进行分析,认为东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具有区域性强、快线设计、换乘衔接点多、客流对出行特征敏感性强、资源共享明显等特点。提出近期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发展的思路:强化"内聚外联"功能,加强规划控制,做好网络间换乘衔接,引入新型交通方式,超前开展资源开发、融合当地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出行要求,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时公交先行和城市轨道交通优先建设等措施被倡导实施。中低速磁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它与传统轮轨列车不同,利用电磁力将列车悬浮、导向和驱动。在其线路的分析、计算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磁浮列车的特点。由于我国研究的中低速磁浮大都参照日本的HSST技术,现以该技术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中低速磁浮线路部分参数的选取,为我国中低速磁浮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速磁浮交通与大运量客运交通的兼容和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磁浮交通和高速轮轨交通同为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方式,它们在客运交通中可形成一种互补、兼容和并存的关系.磁浮交通是目前世界上可以投入商业运营的最为快速的一种轨道交通方式,具有安全、快速、舒适、无机械摩擦等优点,可在大都市之间形成快速连接通道.430 km/h的高速磁浮列车正好填补了火车与飞机之间的速度空白段,为乘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分流部分航空、铁路和公路的客流.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国内尚无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找出服务现状和出行需求之间的差异,以明确提升服务水平的方向,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他们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决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各种因素;依据相关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了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并将评价指标量化分级;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规划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借鉴国内外多种交通方式联运应用经验,为实现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简称:12306)"一站式"购买联运电子客票,和一票制"一体化"出行,提出构建多种交通方式的铁路旅程规划平台技术方案,设计符合铁路旅程规划业务及需求的铁路、铁空、铁公、铁水联运产品,阐述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旅程规划算法,并基于铁路电子客票二维码技术提出联运电子客票"融合码"智能出行方案,为将12306建设成为为综合交通出行服务智能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