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及城轨用踏面清扫装置气密性综合试验台的组成及相关试验功能,该试验台采用独立双工位设置,左右工位可独立进行产品试验,并具有独立的报警功能.可以完成踏面清扫装置的气密性试验、动作试验、缓解间隙试验及缓解性能试验,自动生成试验报表.气密性测试精度、自动化操作、数据采集等方面,均优于同类试验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某型城轨用踏面清扫装置关键部件动作特性影响因素,提高新品开发及工艺控制能力,降低产品发生动作异常的风险,对踏面清扫装置间隙调整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插销拉拔力为目标参数,选取了插销、翻边轴套、本体、插销盖相关尺寸为影响因素,通过极差分析和直观分析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插销拉拔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翻边轴套内孔直径、插销盖内孔直径及本体内孔直径对插销拉拔力影响最大,在零件开发及生产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零件尺寸的设计及工艺过程的管控。同时对相关零件尺寸进行了优化,优化后踏面清扫装置插销拉拔力CPK值由0.87提升至1.77,产品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青峰 《铁道车辆》2011,49(6):28-32,48
运营速度80 km/h常规城轨车辆的基础制动方式基本采用踏面制动+合成闸瓦,文章针对城轨车辆合成闸瓦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制动力分配方式对踏面磨耗的影响、闸瓦与车轮的匹配及热负荷计算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造成地铁车辆踏面异常磨耗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速动车组普遍配置踏面清扫装置,用于改善车轮踏面状态。施加踏面清扫力时对踏面上的异物进行清除,对踏面微小机械损伤进行修复,提升轮轨黏着系数,降低列车冲击、振动,抑制车轮转动噪声。文章从踏面清扫装置的功能需求出发,系统介绍了踏面清扫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踏面清扫信号设计、控制逻辑、手动测试、远程切除、故障诊断和信息显示等一整套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控制逻辑基于列车速度、制动指令、滑行、空转、线路条件和时间等参数设计,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参数优化;手动测试和远程切除功能大大简化了踏面清扫日常功能测试和故障应急处置工作;故障诊断功能可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进行故障诊断,实现故障信息、状态信息可视化显示,并将信息推送至健康预测管理系统(PHM)地面终端。该方案提升了踏面清扫功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便于踏面清扫装置实现健康预测管理和状态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地铁车辆在市郊露天高架线路上经常出现的车辆空转滑行现象,提出在车辆上增加车轮踏面清扫装置,用于改善轮轨踏面间的黏着状态,以防止车轮发生空转或滑行。详细介绍了车轮踏面清扫装置的作用原理,提出了为达到改善轮轨黏着条件,需要车辆实现的基本控制功能。分析了车轮踏面清扫装置的动作方式、踏面清扫的测试方案以及踏面清扫控制逻辑的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踏面清扫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盘形制动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于线路涂油、环境潮湿等原因容易导致轮轨黏着系数降低,从而增加车轮踏面擦伤的风险,现介绍新研制的城轨车辆用踏面清扫瓦,并成功应用于重庆地铁6号线车辆。实际线路测试证明踏面清扫瓦效果良好,实施踏面清扫后,轮轨黏着条件明显改善,有效降低了车轮踏面发生擦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基础制动装置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的措施之一。在分析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特点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具体类型,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踏面制动与盘形制动的优缺点,用有限元模拟城轨车辆车轮踏面温度场及热应力,表明速度100 km/h及以上的城轨列车基础制动不适宜采用踏面制动,指出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CRH_2型动车组装有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前端的研磨子在制动时可起到踏面清扫和增黏作用。通过调研及跟踪发现,装有踏面清扫装置的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出现的比例较小,当部分动车组出现车轮多边形后,在改变运行条件下,车轮多边形有减轻现象,说明研磨子对车轮多边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研究研磨子对车轮不圆的修形作用,开展研磨子修形台架试验及修形线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研磨子多次作用,20阶多边形的车轮表面粗糙度由31?dB降为16?dB,研磨子对车轮不圆修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动车组用踏面清扫装置的间隙调整原理,结合动车组车辆的实际运营状况,分析不同情况下踏面清扫装置的研磨子与车轮踏面间隙异常的原因,提出了间隙异常时的解决及预防措施,保障了动车组车辆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借助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踏面清扫器研磨子在干态、水介质、油介质3种工况下对城轨车辆轮轨粘着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压力下研磨子对轮轨增粘的效果变化,考察了轮轨粘着系数的变化情况,为城轨车辆粘着的改善提供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踏面清扫器研磨子能显著改善轮轨的低粘着,保障城轨车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城轨电动客车进口踏面制动单元的国产化问题,对国产踏面制动单元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完全能够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可以取代同类进口产品装车运用.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地铁1号线车辆为例,分析新型地铁车辆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救援的影响。事故救援多因列车走行部重要部位(排障器、安装支架)断裂、齿轮箱吊挂装置脱落等恶性事故引发,此时当事司机无力回天,专业抢险队伍的迟缓往往造成运营瘫痪。HRDA型制动控制装置实用、简便,但其制动压力信号采集却存在着隐患;SFM型城轨车辆安装了NABCO的制动控制装置、KNORR的踏面制动单元及带停放制动装置的踏面制动单元,但列车制动系统与停放制动系统却没有形成完美的组合,致使停放制动成为列车故障救援时的桎梏,因此,在新型车辆的应用中,解决好列车的停放制动,就是为运营线上列车的故障救援提供最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为了能够精准地测试车轮踏面损伤的长度、凹陷量等尺寸参数及数据,以便量化踏面损伤大小及形状差异导致对于车辆的影响;阐述了新型的车轮踏面形状测量装置开发的概况,以及装置的规格,测量实例,评价了该装置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随速度提高使其运营成本逐渐增加。对于运营速度80 km/h的城轨车辆,基础制动方式基本采用踏面制动+合成闸瓦,就城轨车辆主要采用的踏面制动方式、车轮及闸瓦热负荷匹配特性、电空制动力分配比以及黏着利用等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基础制动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城轨车辆制动的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探讨造成地铁车辆踏面异常磨耗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DCL-32k型连续式双枕捣固车作业后在轨枕间形成镐窝、道砟密实度及均匀性差等问题,为了实现捣固、镐窝回填和枕面清扫的机械化、一体化施工,本文提出了一种捣固车加装镐窝回填及枕面清扫装置的方案。对加装的镐窝回填和枕面清扫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重点分析了枕面清扫装置滚刷轴的可靠性、限界安全性等关键技术;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性需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作业后镐窝回填平整,轨枕面干净整洁,道床密实度好,镐窝回填效率高。采用该装置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及安全风险,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炳勇 《铁道车辆》2011,49(11):37-40,48
结合运用经验,介绍了城轨车辆车轮踏面裂纹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分析、探讨了解决车轮踏面裂纹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轨车辆用踏面制动单元例行试验机的组成及相关试验功能,该例行试验机系统采用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平台,通过计算机控制面板进行测试过程的操作,在测试项目、测试精度、自动化智能化操控、数据采集等方面,均优于同类试验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城轨车辆制动系统整体性能,采用理论分析和地面试验的方法,验证了在制动施加和缓解过程中,城轨车辆踏面制动单元由于内部摩擦力的影响,在相同的制动缸压力下,其实际输出的闸瓦压力并不相同;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特性对常用制动性能、闸瓦磨耗等制动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为今后城轨车辆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增粘块用于维持踏面表面粗糙度,以获得适当粘着力。从分析增粘块的工作时间入手,利用增粘块产生熔着现象的再现试验,找到了抑制增粘块熔着现象的踏面清扫装置的控制方法,并经现车运行试验,确认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踏面清扫装置关键运动零部件化学镀镍层修复技术,通过对退镀工艺进行研究,并采用合适的镀镍工艺进行镀层修复,通过有效的试验验证,确保通过镀层修复可有效延长镀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