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铜镍铍合金性能及断裂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固溶时效后不同冷却方法对铜镍铍合金的硬度、电导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在透射电镜和后描电镜上观察分析了合金析出的物的特征和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及断裂机制。讨论了析出物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为断裂机制、冲击韧性与合金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铅酸蓄电池负极板耳腐蚀是一种非典型失效模式。为提高铅酸蓄电池可靠性,本文针对负极板耳选用二元合金和五元合金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测试,结果表明负极板耳选用五元合金耐腐蚀性能优于二元合金。  相似文献   

3.
在保证抗拉强度的情况下,为降低40Cr杆件表面腐蚀并提高其表面硬度,本文设计了镍铬合金/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及镍铬合金/含防污剂的微纳米Al2O3.TiO2复合涂层,并对WCCoCr、CrCCrNi、Al2O3.TiO2及氧化铬等陶瓷涂层进行了中性盐雾腐蚀、电偶腐蚀、实海腐蚀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速火焰+爆炸喷涂微纳米Al2O3.TiO2复合涂层综合性能良好,可有效提高杆件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硬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定量分析两个不同织构的锆合金样品上氧化膜晶粒的形核和生长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高压釜腐蚀实验、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定量计算分析,对不同织构的锆合金样品上在两个样品生成的氧化膜物相组成、形貌、晶粒大小、织构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斜相氧化锆晶粒取向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化是因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激光功率对激光熔覆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IPG光纤激光器在45#钢基材表面进行不同功率下的Ni45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激光熔覆的多道搭接.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和渗透探伤等,探讨了激光功率对熔覆层物相、显微组织、熔覆层硬度以及宏观裂纹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裂纹与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熔覆层稀释率增大;激光功率的改变对熔覆层的物相无明显影响;显微组织在不同功率下大致相同,都是由胞晶、树枝晶结构组成,晶粒大小与分布随功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熔覆层的显微硬度随着功率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少;随着组织晶粒的细化及分布的规则化、硬质相的增加和熔覆层硬度的提高,熔覆层裂纹增多.  相似文献   

6.
正5083 Al-Mg铝合金属于非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利用加工硬化和微合金化来提高其综合性能,且没有低温冷脆的问题,在低温条件下仍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5083铝合金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易于表面处理,弯曲加工性好,同时具有自重轻、抗腐蚀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LNG液舱,如IHISPB舱、MOSS舱、LNTA-BOX舱及LNG储罐的建造当中。  相似文献   

7.
2Cr13钢转动座耐腐蚀性能受其热处理工艺影响较大,分析尾轴密封装置转动座腐蚀失效的原因,优化2Cr13钢转动座热处理工艺,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通过反复试验,全面测试了2Cr13钢转动座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与热处理的关系,分析了2Cr13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中随析出相不同,其物理机械性能和抗腐蚀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Cr13钢在低温回火时,材料的综合性能强,可同时保证硬度、强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钛青铜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替代污染严重和价格昂贵的CuCo2Be,文中介绍了合金元素总量小于3.5%的钛青铜,确定了其最佳热处理和冷变形工艺,在900℃×1h(水淬) 20%(冷变形) 510℃×1.5h(时效)的典型工艺条件下,其综合性能达到了标准规定的CuCo2Be合金水平。并对钛青铜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及室温和高温断口进行了观察、分析,利用TEM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该合金属于N i3Ti和Cr的复合沉淀强化,主要析出相N i3Ti弥散分布于基体,颗粒尺寸在20 nm左右。与CuCo2Be相比,钛青铜的晶粒度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故应避免在过时效状态下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完成了国内首家制造5059牌号铝合金板材产品厂的工厂认可和首批产品检验发证工作。5059牌号铝合金是目前行业内公认技术难度最大的高端船用铝合金,在列入CCS《材料与焊接规范》的铝合金材料中,5059牌号铝合金的强度指标以及其焊接性能的强度指标是最高的。此前国内5059牌号铝合金应用技术不成熟,认可无  相似文献   

10.
对厚4 mm的5083铝合金板材进行搅拌摩擦焊焊接,研究搅拌头在焊接速度为100 mm/min的条件下,不同旋转速度(600~1200 r/min)对焊缝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焊缝横截面呈"盆"型,焊核区晶粒显著细化。当搅拌头旋转速度为1200 r/min、压入量为0.3 mm时,焊缝强度系数最高,为97.5%,且无底部未焊透和弱连接缺陷,折弯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金相、断口、表面等分析,确定了Ti2相的析出是造成Ti31合金焊缝金属冲击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新的热处理制度,使Ti2Ni相重新熔解,最终使焊缝金属冲击韧性值满足指标值要求。  相似文献   

12.
排气阀作为内燃机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可靠性将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选用一种新型排气阀用镍基高温合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效热处理制度(T1:850℃×4h,AC.+730℃×4h,AC.,T2:704℃×24h,AC.,T3:760℃×16 h,AC.)对该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组织变化、时效析出相γ'([Ni3(Al,Ti)])和碳化物的分布形态.γ'相呈球状分布,T1制度下的平均尺寸为50.18 nm,分别为T2制度下的3倍和T3制度下的2倍,合金室温硬度随γ'相尺寸的增加而增加,T1制度下硬度最高为347HV10,T1、T3制度下室温抗拉强度≥1200 MPa,T2制度下延伸率最佳(30%),适用于塑性要求高的工况,T1、T2、T3室温断口均表现为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特征,裂纹沿晶界方向扩展,断面韧窝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3.
高强钢因长期处在海水强腐蚀环境中,需要在其表面堆焊一层铝青铜耐腐蚀合金层.液态铜合金极易浸润奥氏体晶界,而高强钢基体在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奥氏体相,直接堆焊铜合金极易在基体熔合区生成渗透裂纹.选用堆焊热输入较低、对基体影响较小的CMT焊接方法,通过ER409L铁素体钢焊丝堆焊形成中间层后,再在中间层表面堆焊铜合金以形成复合接头,并研究复合接头的微裂纹情况和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在高强钢表面直接堆焊铜合金的CMT堆焊接头相比,添加了ER409L焊丝钢中间层的CMT堆焊复合接头铜/钢界面裂纹情况明显改善,钢侧渗透裂纹长度由原来的100μm缩短至3μm左右,且耐蚀性也有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排气阀的工作环境恶劣,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机器人自动化堆焊技术在排气阀表面堆焊一层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微观组织及成分分析、性能试验及超声波检测等手段对堆焊层质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堆焊电流为120~140 A,电压为17.5~19.5 V,焊接速度为0.19~0.23 m/min,摆动3~4 mm,频率1.5~2.0 Hz时,焊缝成型及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5.
Ti6Al4V合金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经济的价格,在海洋产业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机,对Ti6Al4V合金在海水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主要考察摩擦、温度等条件对合金耐腐蚀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在不同环境和温度中,对Ti6Al4V合金的耐腐蚀性进行测定并记录数据。最终结果表明,相比于淡水环境,海水对Ti6Al4V合金造成的腐蚀影响较为明显,同时材料的摩擦作用也是造成腐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沈雁  谢荣  王天闻 《船舶工程》2018,40(10):4-9
为了制备性能良好的微弧氧化膜层,以提高海洋平台用2Al2铝合金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本实验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将不同浓度的MoS2颗粒(0 g/L、1 g/L、2 g/L、4 g/L、6 g/L和8 g/L)添加到电解液中,在2Al2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摩擦磨损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等实验方法分析了镀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MoS2颗粒含量的增加,陶瓷层表面微孔尺寸减小,微孔数量增加,并且孔洞的分布更加均匀,致密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膜层厚度随着纳米MoS2颗粒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添加纳米MoS2颗粒后,使得膜层摩擦系数降低,并且基本稳定在0.45左右;当纳米MoS2颗粒含量为4g/L时,陶瓷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JMatPro软件模拟平衡合金相图、CCT、TTT曲线等,研究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成形工艺条件下析出相的析出规律,以及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成形温度为950℃时,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界析出σ相,随着热成形温度的升高,σ相逐渐溶解,铁素体含量上升,奥氏体含量下降,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抗拉强度和硬度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升高,延伸率和冲击功呈现先急剧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规律。当热成形温度为1050℃时,出现力学性能变化的拐点,此时材料的抗拉强度为860MPa、显微硬度为26.9HRC、延伸率为37.6%、冲击功为148J。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及JMat Pro软件模拟平衡合金相图、CCT和TTT曲线等,研究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成形工艺条件下析出相的析出规律以及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成形温度为950℃时,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相界析出σ相,随着热成形温度的升高,σ相逐渐溶解,铁素体含量上升,奥氏体含量下降,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呈现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升高的规律,而延伸率和冲击功呈现先急剧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规律;当热成形温度为1 050℃时,出现综合力学性能变化的拐点,此时材料的抗拉强度为860 MPa,显微硬度为26.9 HRC,延伸率为37.6%,冲击功为148 J。  相似文献   

19.
ECAP法制备纯铜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纯铜等径角挤压后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BC方式10道次ECAP(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后,得到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平均晶粒尺寸为0.75μm,硬度从78.7 HV上升到185.3 HV。通过对不同ECAP道次后的退火试样的硬度测量和观察组织发现,ECAP 8道次试样在433 K发生静态再结晶,且随ECAP道次的增加,开始再结晶的温度降低,再结晶软化的速率增加。说明大变形后纯铜的热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Fe Co Cr Cu Ni Mo VSi B高熵合金涂层.借助SEM和XRD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激光熔覆高熵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相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研究表明:制备的Fe Co Cr Cu Ni Mo VSi B高熵合金涂层显微硬度最高可达740HV;其微观组织主要由树枝晶组成,相结构为FCC+BCC+简单立方结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主要的磨损机理为剥层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