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中国铁路》2011,(12):75-79
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成立12月9日,依托于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轨道交通视频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共同组建的"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北京嘉苑饭店隆重召开。实验室以"探索适用技术,推动持续创新;把握现场需求,提升应用效益;融合  相似文献   

2.
5.8GHz无线频段车-地视频传输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轨道交通车-地视频传输应用的需求和适用性.介绍了轨道交通车地间视频传输系统的组成,并对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试验现场实地测试结果表明,可以支持有效的视频传输流量.验证了5.8 GHz频段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能力.测试与分析均表明,802.11a技术适合在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领域中应用,作为视频控制、旅客信息传递、高清视频等业务传输的无线通道.  相似文献   

3.
以轨道交通橡胶元件研发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轨道交通橡胶元件的典型应用,有限元技术在橡胶元件研发体系中的技术体现,以及测试及分析技术在橡胶减振元件可靠性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在未来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轨道交通装备中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技术特点、工艺力学及固化变形测试技术。首先,介绍了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的优点及其轨道交通装备中典型的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其次,总结了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固化变形及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变形测试的非接触光学技术及其应用。为未来轨道交通装备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工艺力学设计及评价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轨道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振动危害。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引起环境振动的研究及测试结果,介绍目前主要的环境振动控制形式,对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提出建议,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简讯     
《铁道通信信号》2012,48(1):84-85
▲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正式成立2011年12月9日上午,依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轨道交通视频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厂商共同组建的"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北京嘉苑饭店召开。  相似文献   

7.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领域的大量应用,对运输安全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为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化的进程,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一批在路内外安全监控领域知名的、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共同组建了"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Laboratory of Video System Technologies for Rail Transportation,简称VST-R)。VST-R接受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是非营利性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我国民用建筑中的大量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也开始引入此项技术。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东延伸工程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该技术的应用可使项目建设的成本、进度、质量得到更好的控制,提升了项目的管理效率,对于提高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融IC卡由于交易速度、结算方式等瓶颈尚未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使用.通过制定技术指标、新增系统接口等技术手段在上海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内逐层进行改造,以“标准先行”、“方案制定”、“应用测试”、“试点运行”、“投产实施”进行过程控制,完成上海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金融IC卡应用改造.该项目实施后不仅增加了一种车票支付类型,同时也开拓了金融IC卡的应用领域,提升了城市金融产业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12月9日,依托于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轨道交通视频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共同组建的“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北京嘉苑饭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北京地铁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应用BIM技术和管理方式,从建设管理、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通过对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并以北京地铁19号线BIM技术应用为例,介绍北京地铁的信息化实践过程,为轨道交通进一步应用BIM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按照网络应用开发软件的高可靠性要求,阐述了软件测试流程与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测试实践经验加以总结。通过网络控制应用开发软件合格性测试,软件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电磁兼容标准主要以EN 50121和IEC 62236系列为代表,其制定和使用已有二十余年,是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兼容设计和验证的重要依据,GB/T 24338也是基于该系列标准制定。总体看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晚,因此有必要对标准制定的历史进行深入探析,增强对标准的理解。从标准横向和纵向演变角度,介绍EN 50121制定的法规背景,分析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欧洲标准、IEC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间的演进关系,考证条款确立的背景和依据。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演进大体可分为初制定、应用发展和优化调整等3个阶段,按此对标准版本更新中的主要技术变化进行梳理,包括应用范围的逐步澄清、限值曲线的优化调整以及测试频段的拓展等。对标准的历史研究有助于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建造和验证中更准确地应用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依托于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轨道交通视频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知名企业共同组建了轨道交通视频技术实验室( Laboratory of Video System Technologies)(简称实验室,VST-R).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提出BIM设计在信号工程设计领域应用分三步走的方案,并对每个阶段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内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我国几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典型材料的功能特性和技术关键点,介绍了现有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我国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以车辆装备为核心的复杂大系统。在历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轨道交通装备始终走在科技革命的最前沿,推动着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发展。文章从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轨道交通在智轨快运系统、重载机车智能驾驶和智能运维等领域开展的智能化应用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及轨道交通在运输安全与高效方面的提升。最后,从单体智能、群体智能和系统智能3个维度对轨道交通未来的智能形态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及RFJD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介绍了RFID系统作为点式设备在轨道交通领域主要在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轨道交通列车控制领域欧洲标准的RFID产品(也称为查询应答器)的参数选择、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在论述国内外光纤光栅传感器生产厂商概况和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上,分析列举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若干应用实例,展望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轨道交通车辆上应用前景。随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传统的测试系统逐步由光纤光栅测试系统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文中阐述了氢能相关产业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了燃料电池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未来,氢燃料电池车辆将会发展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