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笔者曾多次在长江上参加船舶的消防监督检查及船舶火灾事故调查,发现不少船舶上的灭火器配置不符合有关规范和法规。如有的灭火器没有经过中国船级社(CCS)认可和检验;配置的类型不对;摆放的位置不正确;数量不足等,甚至还发现有早已淘汰的化学泡沫灭火器。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近年来,实体经济不振,部分国内航行船舶的经营受到市场的影响经营困难。在消防器材维护管理上,一些船舶管理人员出现了重经济效益,轻维护管理的现象。笔者在长江对辖区停(靠)泊船舶进行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中发现,一些船用手提式灭火器实际配置的灭火剂类型、型号与相关规定不符,手提灭火器过期(长期)未检,使用国家颁布的淘汰1211的灭火器,到期或该报废的灭火器不报  相似文献   

3.
5.3.5船舶消防器材的配置与存放各种船舶按其用途在各部位配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用品、消防员装备和紧急逃生呼吸装置。5.3.5.1手提式灭火器的配置与存放海船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车辆处所、特种处所和滚装处所应配备适用型式和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详见表5.3.5.1。对于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其货物处所应配备总容量至少为12kg的干粉或与其等效的手提式灭火器。这些灭火器应是表5.3.5.1所要求的手提式灭火器以外的附加要求。注:"危险货物"详见ZC1999年《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4篇第7章第2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曹阳 《水上消防》2020,(2):24-28
对所收集的长江干线近年的船舶火灾隐患、船舶类型、船舶部位等方面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船舶火灾隐患共分两种.“消”患和“防”患分别占46.97%和53.03%。平均每艘运(吸)砂船和货船存在的火灾隐患数最高,分别是5.67处和5.29处,并且发现船舶的机舱是存在火灾隐患最多的部位,平均存在268处,占总数的60.1%。根据对船舶火灾隐患分析结果,提出部分改善的对策建议,为我国长江干线船舶消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叶邦全 《船舶》2008,19(5):61-63
各种船舶按其用途在各部位配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用品、消防员装备和紧急逃生呼吸装置。 5.3.5.1 手提式灭火器的配置与存放 海船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车辆处所、特种处所和滚装处所应配备适用型式和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详见表5.3.5.1。  相似文献   

6.
<正>新年伊始,晴朗干燥气候持续,极易发火灾事故。为吸取近期发生在陆上、水上火灾事故教训,防火于未然,广州海事局新沙处提出了9项抵港船舶防火措施。一是排查船舶火灾隐患,提高船员火灾防范意识;二是给船员讲解消防和求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船舶火灾事故中的逃生方法,提高船员消防灭火、逃生技能;三是检查船舶机舱油路管路、污油存放、电器设备及电气线路,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四是检查船舶消防灭火系统、火灾应急报警系统、消防器材等,及时补充不  相似文献   

7.
罗波 《水上消防》2010,(1):32-34
一、三峡两坝船闸水域消防交全形势的特点 (一)船舶火灾隐患问题具有共性。 1.消防设施、电气线路隐患存量居高不下。在船舶检查中,往往发现船舶消防安全隐患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消防设施器材、电气线路设备两方面,一直以来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8.
罗正 《水上消防》2008,(5):18-20
2006年以来,交通港行公安消防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第73号令),积极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强化企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宣传和教育培训,港航单位防控火灾的能力明显提升,火灾事故在逐年减少。但在各类火灾中,船舶火灾仍然占火灾总数较大比例,2006年占72.97%,2007年占53.49%。船舶火灾普遍具有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化工产品等火灾的特点,起火点隐蔽、不易发现,处所狭小、爆炸危险性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施救艰难,对流传导快、火势极易蔓延等特点。一旦失火.很难及时得到外部消防力量的援助.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救,  相似文献   

9.
对历年船舶火灾案例分析、各火灾因子所占的比重、航运企业状况及船员结构、进行数学建模,并用计算机VB编程分析,结合最新的船舶消防理论建立起来的船舶消防能力评估系统。它能自动得出综合评估结论,能较科学的反映出船舶消防能力。对于提早发现船舶火灾隐患,修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防火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率,增强船员的安全防火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几种老式灭火器将被淘汰。在采用新型灭火器替代之前,必须了解、掌握新型灭火器的性能与使用保养方法及合理选配情况。为此,对几种老式灭火器被淘汰的原因及新型灭火器的性能指标、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作了介绍,并对船舶灭火器的配置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5月中下旬,笔者参加了广东海事局组织的广州辖区2023年度船舶检修检测服务机构的检查工作,发现两个与船上救生消防设备息息相关的安全隐患问题:一是有一种救生艇的艇底塞(占检查船舶数量的40%)从外观上看不出缺陷,了解其装配过程后不难发现,这种艇底塞存在非常隐蔽的安全隐患问题;另一个是手提灭火器的检验报告问题。鉴于这两个问题的严重性,应提醒业界高度重视,消除船舶救生消防设备相关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在对灭火器日常维护保养中发现,仅仅按照SOLAS和海安会文件规定船用灭火器的维护保养是不够的,还要顾及船籍、船级社的规范要求和灭火器的型号等。介绍船用灭火器的维护保养中容易忽略的问题,以提高船舶安全、降低外部检查缺陷。  相似文献   

13.
正2008~2012年间交付的船舶安全质量问题值得关注。其中,防火分隔不完整在次新船舶缺陷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近年来,随着新建船舶的不断交付与老龄船舶的陆续拆解,全球船队的整体船龄开始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通常次新船相对于老龄船而言船体结构与机械设备状况更好,船上救生消防、通讯导航与防污染设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在船上布置和配置船舶消防泵设备,减少设备配置成本,提升船舶消防安全等级,基于SOLAS74公约,从船型、总吨位、分舱型式上归纳出船舶消防水系统需要配置消防泵的数量和配置应急消防泵的条件,并进一步理清两者的关系。经5 000 t打捞起重船和122 m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应用证明:消防泵的配置数量必须要满足SOLAS 74公约的最低要求,应急消防泵的配置与分舱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对船舶消防监督检查实践中,部分民警对火灾隐患认定感到标准难以掌握、隐患种类难以界定,更不知如何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消除意见。在此,笔者结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谈谈自己在开展船舶消防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的数量不断增加,消防安全问题日显突出,特别是内河船舶的火灾,船舶起火原因大多数都与电气老化、油路泄漏有关。船舶火灾隐患,受到水上安全管理部门、消防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极力想方设法提高其消防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新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整治火灾隐患,是国家赋予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免遭火灾的侵害。运用网络技术整治长江船舶火灾隐患是近期提出的研究课题。经过调研,我们认为运用网络技术辅助长江船舶消防整治工作最为有利,这种新型手段能发挥远程监控指挥与协同作战的优势,及时传递法律文书与音像证据,调动各个消防监督站的力量,有效控制船舶火灾隐患的整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后,将对长江船舶火灾防控工作起到极大的作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能否在网络中严格按《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要求操作,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本文就长江船舶运输的实际情况,实现网络技术在整治长江船舶火灾隐患工作中的运用以及解决难点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水上消防》2012,(2):20
"清剿火患"战役期间,各交通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45960人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965次,组织"清剿火患"专项行动210次,检查港口、航运企业单位8839个,其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655个,检查重点船舶6069艘次,对单位的排查率达到138%,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13171处,督促整改13007  相似文献   

19.
船舶火灾施救技术的现状 船舶一旦失火,及时进行有效的自救是最根本的措施.但船舶现有的火灾施救技术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现大量装备的各种手提式灭火器,因为作用距离太近,致使它们在大中规模火灾的施救中几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二是现有的各种大型灭火机,虽然灭火剂的携带量较大,但很笨重,机动性太差,作用距离只有10m左右;三是当前对大中规模火灾施救最常用的消防水枪喷水法,只有当火源位于消防水可直接喷射到的地方并且能够准确发现火源具体位置时,才能够进行有效施救.  相似文献   

20.
张浩  肖金龙  温泉 《水运工程》2019,(7):110-114
针对长江中游干线航道服务系统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该航段通行船舶运力及构成的变化特征,以促进航道服务水平和航运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数据调研和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长江中游干线航道服务船舶流量年均递减率1. 8%、总净载质量年均递增率9. 0%、船舶年均大型化率11%;以城陵矶断面为界,上、下航段船舶日均流量之比为1∶2. 2,上航段内5 000 t及以上船舶占比持续增长,5 000 t以下船舶占比不断下降;下航段内万吨及以上船舶占比持续增长,万吨以下船舶占比持续下降。结果表明,随着长江中游干线航道条件的改善,船舶大型化显著,对航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